第71章 归乡,归乡……凡我华夏子民,回来吧,这里是家乡……(2 / 2)
全部测试通过之后,这九座陶屋,按照特事局测算的方位,分别放在九座城市……
沈乐在地图上略微扒拉了一下,感觉应该是按九州排的。
当然,不一定准确,毕竟古代的九州就有好几种说法,九州当中,每个州的中心,也不见得是现在的核心城市——
比如说,冀州的中心,你敢说是现在的京城?
大禹定九州的时候,京城连城市雏形都没有好吧!
一百座小型陶屋,围绕着一座大型陶屋,在城市当中组成节点。
大型陶屋被安置在城市中心,地脉交汇之处,或者历史悠久的庙宇、道观等气息祥和之地;
小型陶屋,则按照特事局人员的测算,星罗棋布,围绕着大型陶屋一圈一圈撒开,努力织成网络。
为了让奔走测算的特事局人员显得不太奇怪,特别是看着不太像搞迷信的,特事局加急开发了专用设备:
改装一台工程用激光测距仪,在测距仪
罗盘与测距仪并用,测方位,测距离,测灵气反馈的灵敏度,测小陶屋和小陶屋、小陶屋与大陶屋之间的共鸣……
当然,还要在小陶屋里面,安装专门的供能灵玉碎片,并且不能让这些碎片被偷走抢走:
不怀好意的人把它偷走了,你能把人抓回来丢看守所里,单纯感知灵敏的鸦科大佬钻进去啄碎片您要怎的?
又或者,流浪猫、流浪狗,把这些固定在街边的小陶屋,占据成自己的新窝了,您又要怎的?
短短半个月时间,特事局的修行者们,累得头发一把一把地掉,互相看看,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深重的黑眼圈。
没有加班费,没有津贴,更没有奖金,还要解决一大堆新问题,大家能做到的就是互相安慰自己:
“忙完这一轮就好多了……忙完这一轮,需要我们解决的‘脏东西’就少多了,一个礼拜来捡一轮就行了……”
这些事情,沈乐完全不知道,他也完全感觉不到陶屋带来的变化。
毕竟距离太远,景德镇在古九州当中,大约在荆州和扬州的交界线附近,距离哪个核心城市都有十万八千里;
但是,当九座大型陶屋,和九百座小型陶屋一一落定的时候,沈乐忽然有了奇怪的感觉:
“好像……哪里不一样了……”
他下意识地走出窑炉区域,走出瓷妖赵先生的专属秘境。果然,一出秘境,天地之间冥冥的感应就更加清晰,一波一波,荡漾而来:
“当——”
脑海中,一声前所未有的清越鸣声,轰然炸响。
周围行人没有任何异状,或者匆匆行走,或者拿起瓷器把玩,或者笑脸招徕顾客。
沈乐恍然,这鸣声并非响在耳中,而是响在他的识海深处,震荡他的灵魂:
是什么?
是,很熟悉的东西……
他加快脚步,找了个隐秘所在,一头扎进地底。在大地的怀抱中安然入定,他终于可以瞑目内视,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意识海中:
那枚铜片,那枚被他一直贴身携带的铜片,又一次在识海中主动显形。
这一次,长出了四面鼎身和下方鼎腹,还缺四个鼎足的铜鼎,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缓向下生长。
新生的部分,像是一棵大树的根基,正要深深扎入地面,去吸收地气,去把自己与整个大地交融。
虽然距离完全补全,还差不知道多少个节点,但是,它又进展了一大步!
沈乐下意识地向它伸出手去。肉眼无法看到,但是他能够感觉到,以铜鼎为核心,无形的经纬线,丝丝缕缕,向外拓展——
曾经亲眼见过、修补过的天地屏障,那片笼罩神州大地的无形屏障,随着这些经纬线悄然震动起来。
那天地屏障,原本只是笼罩在外,用于分隔这个世界,和遥远的、神灵妖物所居的蛮荒,用以抵御外邪和界外侵蚀;
但是此刻,沈乐清晰地感受到,随着经纬线开始拓展,这层屏障竟从大地深处,悄然向上浮起!
“这是……天纲地轴,开始转动了吗……”
沈乐几乎是战栗地看着。这片新升起的屏障,也浮现在鼎身上,与鼎上山川河流的地形图遥相呼应;
那星星点点、细碎如沙的光芒,明灭不定,又显然组成了九个小小的团块:
“这些光点是……刚刚放下去的陶屋节点……吗……”
刚刚被烧制成的陶屋们,吞吐着地气,与铜鼎共鸣着,与阿梓共鸣着,散发出一股坚定而柔和的力量。
这力量,并没有任何破坏力,只是用于梳理与引导。它自下而上,缓缓沉降,又缓缓抬升,加入整个世界的循环当中:
一股清晰无比、温暖平和的“指引”意念,顺着大型陶屋的核心力场,和小型陶屋的节点共鸣,缓缓弥漫开来:
“归乡……归乡……”
“凡我华夏子民……回来吧,回来吧……这里,是家……”
一点点光华亮起。因为灵气复苏,而开始有了力量,却因为各种原因而迷茫徘徊的灵体,在这一刻,仿佛听到了遥远的呼唤:
回家了……
可以回家了……
这里是家乡,这里是安宁的归途,这里,没有危险,没有痛苦,只有温暖的怀抱……
点点磷光无声飘拂,向着最近的陶屋节点缓缓汇聚,踏上归程。
沈乐静静地看着它们,无声笑起:
责任还很沉重,他至少要把每一座城市,每一个乡村,每一个需要的地方,都铺满这些节点。
但是,上下弥合的天地屏障,可想而知,在灵气复苏的大潮面前,会起到更好的作用:
它会更好地,保护华夏的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