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快去请西天佛祖——不,快去请学校教授!(1 / 2)
沈乐探出一点点精神力,心地围绕那团金气转了几圈。金气中,寒气凛冽,稍微靠近就刺得发痛,仿佛脑子要被直接割一刀下来。
沈乐连转几圈,连靠近都不能,更别探查里面放的到底是什么——唯一能确定的就是,那里面的东西,不止一件,至少能有两三件的样子?
他绕了几圈都绕不进去,没办法,只能暂时停一停,去探索漆箱里的其他藏品。
泥金版占据了整个箱子的三分之二容积,而右手边三分之一,则是整齐地堆放着一捆又一捆竹简。
竹简的编绳,能摸得出明显损坏,不知道是在翻阅过程中就表演了“韦编三绝”,还是在漫长的保存过程中开始腐烂;
但是,沈乐提着十二万分的心,用精神力摸索了一下,却能感觉到这些竹简已经非常脆弱:
精神力触摸上去,感觉甚至有点要散成竹丝的感觉,上面的墨色、朱红标记,隐隐约约,给他一种要脱离竹简,溶化在水里的样子……
救命,这玩意儿,到底要怎么拿出来?
这种饱水竹简,已经脆弱到一定程度,碰都不太好碰了吧!
沈乐现在唯一的安慰,就是他能做到的保护措施,都已经做到了。抬升这个土块的时候,他做到了尽量稳定,尽量柔和,不倾侧,不突然启动,给它施加过载;
取出、装箱的过程中,他用精神力牢牢裹住土块,不让它和外界达成空气交换,不让里面进入哪怕一点点氧气;
取出来以后,立刻装入保管箱,充氮气,关灯……
隔绝氧气,隔绝震动,隔绝光线,保持恒温。如果还有他没有做对的地方,那只有一开始,他就不应该动这件藏品了……
他展开精神力,把这些竹简仔仔细细摸索了一遍,确认里面没有卷着什么东西,
确定完了,这才伸进去一块仙玉削成的薄板,把竹简部分和泥金板隔开。
先用精神力平平托起上面盖着的帛画,恭恭敬敬“请”进专门的保管箱,再一块一块,开始起吊泥金板。
吊起一块,封存一块,再吊起一块,再封存一块……
罗裙们在黑暗的实验室里飘来飘去,忙个不停。操作夜视录像,推来保管箱封存泥金板,充氮气,编号,贴号码,分门别类保管……
分担了沈乐八九成的工作,而且,完全不用沈乐发号施令,或者指导操作细节。
一块块泥金板被移走,终于,中间那团金光,露出了真面目:
沈乐深深吸了口气。室内几乎没有光线,好在对修行者来,这片黑暗,并不能阻挡住他的视线。
他看得清清楚楚,泥金板中央,已经不是漆匣,而是一个黑漆漆,看上去十分粗糙,与精致帛画、精致的泥金板,完全不合拍的玩意儿:
一个陶罐。
一个形状甚至有点不太标准,表面粗糙,罐口磕掉一大块,罐外的釉质坑坑洼洼,看起来像是集市上随便买的陶罐……
如果何家村陶瓮是这种程度的质量,大概,那两瓮金银玉器,没法完好无损地保存到被发现的时候吧……
沈乐默默感叹。他不敢挪动陶罐,只能自己飞起来,居高临下,透过罐口往下看。里面的东西,零零碎碎,几乎完全残破:
一卷同样饱水的丝帛,颜色暗沉,因为卷在一起,完全看不出内容是什么;
半截残匕,锋刃如银,千载而下,犹未腐朽,唯有刃口处一层凝黑,看不出是什么材质;
一块颇大的残铁,锈蚀严重,几乎看不清原本的形状,只能勉强辨认出,应该有一根木头插在它上面;
还有一块疑似竹木制品,已经酥软得快要就地摊平在陶罐底部,完全看不出原本是什么玩意儿……
然而,这些东西,不管是柔软的丝帛,是锋利的断匕,是锈蚀的残铁,还是快要腐烂的竹木,它们内部,都有一团金光,凛凛盘旋——
用肉眼能够看见,用普通人的手段或许能够接触,但是,用修行者的精神力,只要稍微挨近一点,就会被那炽烈的金光斩碎!
沈乐盯着那口漆箱,盯着漆箱里一触即碎的丝帛,盯着那随时可能散架的竹简,和陶瓮里的那些不明物体,脸色越来越是沉凝。
哪怕只是站在保管箱外,他也能感受到陶瓮里金光的性质。锋锐,凛冽,一往无前,舍生忘死:
直觉告诉他,只要修复完毕这口漆箱里的所有东西,他要的答案就在眼前,他就能完美控制龙君法舟边缘的金光;
但是,要修好这些东西……
开玩笑好吗?!
他的精神力,能够束缚水流,能够凝聚土块,能够在仙玉当中刻录阵法,束缚陶瓮里逸出的金光。
但是这些文物,这些脆弱到极点的饱水文物……
他连碰都不敢碰一下!
别给它们脱水,定型,加固,修复,完成其中的任何一步,那些竹简,他挪动都不敢挪动,生怕挪动一下就散了!
什么,照着论文上的给出的方案动手修复?
好主意,看看论文上怎么写的吧:
“将它们放在玻璃板上,置于蒸气中,数分钟后,待其软化到一定程度,即用玻璃板轻轻压平,左右则以玻璃条缓缓将其夹直。
竹简平直后,离开蒸气,待其冷却,可使翘曲的竹简形状得以矫正。”
写得很简单,来,动手去干吧——蒸气多少度?气压多少?数分钟是多少分钟?软化到“一定程度”是什么程度?
用玻璃板轻轻压平,什么性质的玻璃板,要不要考虑玻璃板和竹简、蒸气接触的时候,产生的酸碱腐蚀问题?
轻轻压平是多轻,缓缓将其夹直是多缓?
这些问题,一个都不知道,你就去试吧,一试一个不吱声,试一根竹简,毁一根竹简……
任何一个环节出错,这些无价的瑰宝,这些已经在漫长岁月当中,侥幸保存到今天的瑰宝,都会在他手中化为乌有!
这是犯罪!
是在对国家,对历史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