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愧疚(2 / 2)
随着叶昌志的这番话落下。
村民们即使有些不情愿,也识趣的开始散开。
几分钟后。
不光村民们走了,叶昌志等人也离开了。
庄园外大门前的宽敞场地为之一空。
只留下叶安和叶健以及四个小家伙。
他们人虽然走了,但议论声却没有停止,反而更大了。
不过,叶安的那番话和金钱攻势,还是起到了作用。
村民们对叶安这个突然出现的超级大富豪,并没有产生多少仇富心理,反而认为叶安的接地气,生出了不少的好感。
所以,议论声不绝,只是国人的凑热闹心态在作祟,并没有出现诋毁之类的言辞。
至少,明面上是这样。
村民们彼此见了,谁不夸奖一句叶安的大气。
叶安的名声,也随着村民们的口口相传,没几天时间,就在周围村里扩散开来,甚至镇里县里都有不少人听说了叶安这么一号人物。
他们现在,还不知道叶安带了几百号大美女一起回来。
要是知道了,是否还会像现在这般就很难说了。
不过,叶安也无所谓就是了。
嘴长在别人身上,只要不当面骂他,他还能阻止别人闲言碎语不成?
……
刚才人太多。
段有凤、叶平、叶乐、汪松柏以及几个半大孩子,就没围过来。
这会,人群散去。
他们都走了过来。
大妈段有凤,不复当初瘦弱干巴的模样,不仅恢复了年轻,气色也好了不知道多少。
跟叶乐站在一起,看着就像两姐妹似的。
而叶平和汪松柏,也同样变得年轻帅气很多。
不熟悉的,根本不会觉得这是一家两代人,倒更像是兄弟姐妹。
原本家里最小的汪叶可(原汪叶宁,但写着写着就忘了,有了叶宁,就只能让汪叶宁改名了。)和叶航两个小家伙,都超过了十岁,已经不能称之为小家伙了。
前者出落的愈发漂亮,俨然也是个美人胚子。
后者个头也不矮了,不再是那个流着鼻涕泡的小屁孩。
最大的叶帆,更是快十四岁了。
身高已经追上了他爸叶平,上唇下巴上已经有了胡须,声音更是跟公鸭嗓一样。
无一不在表明,他已经是个小大人了。
“小叔。”叶帆的性格,显然随叶平,沉默寡言,叫人后,就站在了叶平身边,没有其他动作。
汪叶可和叶航就活泼多了。
他们乖巧的叫了一声‘小叔’后,就分别凑到了叶健和叶安面前,开始逗弄着两人怀里的小家伙。
温安乐四个小家伙,除了温安乐,稍微有点认生外,其他三个,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做认生。
更何况,彼此还认识熟悉。
很快就打成了一片。
叶健和叶安干脆将四个小家伙放下来,任由他们兄妹几个在一起疯玩。
等叶宁和叶怡玩累了。
叶安才抱起两个小家伙带着大伯一家人,往庄园里走。
至于温安乐和叶欣,也不需要人抱,迈着小短腿跟上。
庄园外大门到建筑群落,足足几百米远。
一行人就缓步而走,用了十多分钟,才来到建筑群落前。
自从庄园建成后。
别人就进不来了。
但不包括大伯一家。
饶是如此,大伯一家在建筑群落前时,还是有被震撼到。
叶安带着他们,在内院的一间房间内落座。
内院不止有卧室。
还有用来专门招待客人的房间。
当然了,这里一般是关系到位的亲朋好友才能进的。
一般人,也只能止步于前院。
大人们坐在一起,聊天喝茶。
孩子们,就在叶帆的带领下到处扑通。
叶健抿了一口茶后,问道,“小安,你花了这么大的代价,在这里建房子。是以后打算常住这里吗?”
这个问题,叶健早就想问了,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
现在,房屋已经建成,叶安也入住进来。
他再也没忍住,直接问出了口。
段有凤几人虽然没开口,但也都在等待着叶安的答案。
叶安点了点头,“短时间内,可能还没办法常住。”
“不过,等一切都安排妥当,以后每年很可能大半时间,就住这里了。”
得到叶安肯定的回答。
叶健等人,尤其是叶健和段有凤夫妻俩,脸上都露出欣喜之色。
他们不像叶平这些小辈。
哪怕身体都变年轻了,心态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但,还是习惯了在农村的生活。
这几年,除了暑假去一趟东海市或者一家人旅旅游,他们几乎都留在老家。
以后,叶安也要回老家生活了。
他们就能和叶安有更多的相处时间。
这对他们来说,绝对算得上一个好消息。
段有凤是纯粹的喜欢叶安这个侄子。
而叶健想的就多了一些。
他一家人,因为叶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说是一夜间鲤鱼跃龙门都不夸张。
可正因为如此。
他对叶安的愧疚就越来越浓了。
当初,叶康过世时,他不是没有得到消息,也不是不知道叶安的存在。
虽然这其中有很多原因,促成他没去管叶安这个亲侄子,放任叶安寄宿在秦兰家。
但,没管,就是没管。
原因还重要吗?
做亲大哥的,不仅没帮到弟弟唯一的血脉,就已经够让他惭愧了。
他还反过来受益。
所以,他就想着能否,借叶安常住老家的机会,给予叶安更多的长辈关爱。
来弥补,叶安自小就千疮百孔的亲情。
这一点,他跟任何人,包括段有凤,都不曾提过。
叶安早就看出了叶健的心思。
只是,装作不知罢了。
对于叶健当初任由自己寄宿在秦兰家,不管不问。
说实话,起初,他心里还是有点芥蒂的。
当听说了爷爷、父亲、大伯,还有秦家之间的过往。
他心里的那点芥蒂,早就消失了。
真要论起来。
没有绝对的谁对谁错。
都是命运使然。
而且,人活着,总是揪着过去不放,难受的只会是自己。
又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