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无限流之中式副本 > 第738章 猎风雪原与兽皮的温度

第738章 猎风雪原与兽皮的温度(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他手里的修枝剪磨得发亮,咔嚓一声便剪下多余的杂枝,切口平整光滑,仿佛在为果树梳理毛发。见众人走近,他直起腰,手背在裤腿上蹭了蹭泥土:

“这棵老梨树有一百二十年了,”他拍着粗壮的树干,“我爷爷年轻时栽的,每年结的梨甜得能粘住牙,现在的新品种,看着光鲜,哪有这股子醇厚味。”

艾琳娜望着沟里的果林,大部分果树都枝繁叶茂,却有几棵歪斜的老树被荒草半掩,树皮干裂,枝头只稀稀拉拉地挂着几片叶子。“秦老爹,那些树怎么了?”

“是被嫌弃的‘笨树’,”秦老爹叹了口气,指了指旁边一片整齐的果园,“那是去年种的速成苹果树,三年就能结果,卖相好,收购商抢着要。

这些老果树要五年才挂果,十年才丰产,年轻人嫌它们‘笨’,说占着地不赚钱,去年差点被砍了当柴烧。”

他从树洞里摸出个布包,打开是几卷泛黄的纸,上面用毛笔记录着果树的长势:

“民国二十五年,老梨树挂果三百斤,个头虽小,甜度超往年”。

小托姆拿起一卷纸,纸页边缘被虫蛀得有些残破,上面的字迹却清晰有力,还画着简单的果树素描,标注着“此处需剪枝”“根部宜培土”。

“这些是您记录的?”

“是‘果木谱’,”秦老爹的声音带着几分自豪,“我父亲记了一辈子,哪棵树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结果,哪年生了虫灾,都写得清清楚楚。你看这页,”

他指着其中一张,“是1959年的,那年大旱,老梨树只结了二十个梨,我父亲摘下每个都称了重量,说要记住果树的委屈。”

他抚摸着老梨树的树干,“这树也通人性,你对它好,它就使劲结果;你冷落它,它就闹脾气。”

顺着沟谷往里走,能看到更多的老果树,有的树干上缠着稻草,有的根部培着新土,显然是被精心照料过的。“那片是‘百年园’,”秦老爹指着一片果树最密集的地方,

“里面有桃树、杏树、苹果树,都是光绪年间传下来的。我小时候,每到春天,满沟都是花香,蜜蜂能把人蜇得跑着躲。”

他指着一棵半枯的桃树,“这棵去年还结了三个桃,甜得像蜜,就是树干空了心,不知道还能活几年。”

沟谷深处的石屋里,堆着些老式的农具——有带着木柄的疏果剪,有缠着布条的嫁接刀,还有个布满铜锈的喷雾器,罐身上刻着“1978”的字样。

“这是我父亲嫁接用的刀,”秦老爹拿起那把嫁接刀,刀刃虽钝,却透着温润的光泽,

“他能把桃树嫁接到李树上,结出的果子又像桃又像李,我们叫它‘桃李仙’。现在的年轻人用机器嫁接,快是快,就是长不亲,结两年就死了。”

正说着,沟口传来卡车的轰鸣,几个穿着工装的人扛着锯子往里走,为首的拿着图纸嚷嚷:“这片老果树都要挖掉,改种速成林,老板说了,月底前必须完工!”

秦老爹脸色一变,张开双臂拦在老梨树下:“不能挖!这些树是祖宗留下来的,比你们爷爷岁数都大!”

“老东西让开!”工头不耐烦地推他,“一棵破树能值几个钱?速成林一年就能卖钱,这才叫划算!”

小托姆突然指着老梨树的树干:“你们看!”只见树皮上刻着密密麻麻的年轮,最中心的几圈特别细密,秦老爹凑近一看,突然喊道:

“这是‘记年痕’!我爷爷说过,每棵老树都记着沟里的事,这圈细密的是光绪三年的大旱,这圈发黑的是民国六年的虫灾……”

他指着最新的一圈年轮,“这圈最宽,是去年雨水好,说明果树正旺,哪能挖!”

工人们都愣住了,他们从没听说过树木能“记年”。

秦老爹趁机给他们讲起老果树的好:“老梨树的根能固水土,去年山洪,就因为有这片果林,沟里才没受灾;

老果树的果子看着小,可味道是骨子里的甜,城里的有钱人专门来买,一斤能卖几十块,比速成林值钱多了!”

这时,沟里的泉水突然变得浑浊,带着泥沙往下流。秦老爹指着说:“这就是挖了上游的老树,水土保不住了!再挖这些,下次山洪就能把你们的速成林冲光!”

工头看着浑浊的泉水,又看了看枝繁叶茂的老梨树,犹豫了半天,终于挥挥手:“先停工,我回去跟老板说说。”

接下来的几日,秦老爹领着沟里的老人给老果树施肥、修枝,秦老爹的儿子也从城里回来了,

他学过生态农业,说要给老果树申请“古树保护”,还打算开个“果木文化馆”,让游客来体验摘果、嫁接,知道老果树的好。

当春天的花苞渐渐绽放时,整个果木沟都浸在花香里。秦老爹摘下一朵梨花递给众人:

“闻闻,这香是慢慢酿出来的,速成树开的花,香得冲鼻子,哪有这股子清甜味。”

离开果木沟时,秦老爹送给他们每人一篮刚摘下的青杏,用柳条筐装着,上面盖着块棉布。

“这杏要放放才甜,”他站在老梨树下,阳光透过新叶在他身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就像这些老树,看着笨,却活得扎实。树要慢慢长,果子要慢慢熟,人过日子也一样,急不得,得一步一步来,才会有滋味。”

走在蜿蜒的沟谷里,花香随着春风轻轻浮动,老果树的年轮仿佛在耳边絮语,诉说着百年的风霜。小托姆捧着青杏,突然问:“下一站去哪?”

艾琳娜望着南方的湿地,那里隐约有片芦苇荡的轮廓。

“听说那边有个‘渔樵湾’,湾里的渔民世代用古法捕鱼,樵夫靠山林取柴,只是现在,渔网越来越密,斧头越来越快,鱼虾和树木都少了,湾里的烟火气也淡了……”

果香还在鼻尖萦绕,艾琳娜知道,无论是百年的果树,还是粗糙的果木谱,那些藏在年轮里的智慧,从不是守旧的固执,而是对自然的顺应——

只要有人愿意守护这些沉默的老者,愿意等待每一朵花的绽放、每一颗果的成熟,愿意把祖辈的经验融入每一次修剪、每一次培土,就总能在时光的沉淀里,收获最醇厚的甘甜,也让那份流淌在枝叶间的生命力,永远滋养着这片土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