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回到八零机械厂 > 第596章 为什么不出门迎接?

第596章 为什么不出门迎接?(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人群中有的欢呼、有的叹气。

全国几十个厂子,一年辛苦的成果,就在这一张薄薄的纸上定了命运。

陈露阳依然坐在展馆门口负责人的小值班室里,一边跟大哥吹牛逼,一边眼睛不住的往外瞟。

「嚯,这车是个好车啊!」

离老远,他就看见一辆墨黑色红旗车开进院子。

「能来这的车,哪辆不是好车————呦!」

负责人突然扔了手里的毛嗑,一个纵跃猛蹿出了值班室。

陈露阳:???

只见负责人大哥一溜小跑到院门口,冲著车热情的就迎了上去。

陈露阳好奇的探出个脖子往外看。

只见车门打开,元部长穿著中山装从车上走了下来,在他身后跟著东洲厂的许铁成还有于岸山。

卧槽!

陈露阳猛地一个弯腰,把自己的脸藏在窗台后面。

透过门缝,等元部长、沈柏亭还有一干随行的人走进了展厅,陈露阳才慢慢直起腰。

丢人————

陈露阳愤恨的一把将手里的瓜子磕成两瓣。

展馆里,众多参会代表都在热情的鼓掌,迎接元部长的到来。

通常说,元部长是不需要来参加预展会的,但是今天大家心里都有数,他是为了陈露阳才来的。

乐呵呵的在场馆里走了一圈,元部长走到东洲厂的展厅,看向他们的车。

只见眼前的小汽车造型流畅、漆身漂亮,确实是一辆好车!

元部长问道:「许厂长,听说你们这车是借用了外援,才拿到了广交会的展票。」

许铁成回答:「不仅是外援,简直是天兵相助啊!」

说著,许铁成领著元部长走到了省机械厂的展台,指著地上摆著的小千斤顶道:「这千斤顶简直就是神兵利器,没有他,我们厂的车可就咋拉来的,就得咋拉回去。」

元部长瞅著那矮胖的千斤顶,笑道:「于厂长,你们这老牌军工厂,不做飞机不造车,咋还开始鼓捣起这些袖珍小玩意儿了。」

于岸山实事求是的回应:「这还真不是厂里造的。」

「这个小东西,是我们厂的车间主任陈露阳的想法。年轻人嘛,想法多,就喜欢鼓秋点以前没有的。」

元部长点头:「想法多是好事!总是走老路子,没意思。」

「这东西怎么用?陈露阳呢?」

「他怎么没在这?」

于岸山赶紧开口:「领导,小陈现在被拿下了翻译资格,交了证件,进不来展台。」

「现在正在大门口值班室里候著呢。」

沈柏亭冲著元部长笑道:「这人是喜欢看大门还是怎么著?」

「昨天我见他的时候,他就在门口守著,今天还在值班室!」

「要我说啊,咱俩都多余把他安排进来当翻译,就应该让他去守大门!」

如果此时宋廖莎在这,必定会高高竖起大拇指,高呼一声「领导英明,陈露阳那厮的绰号就叫陈大门儿!」

等陈露阳被叫进来的时候,他感觉自己好像是一个走红毯的明星,两侧的参会代表都目光炯炯的看著他。

自光里,饱含深情!

陈露阳心里一哆嗦。

昨晚上自己差点就被这群人拽进房间里,身上的外套都快被扯破了。

「领导好。」陈露阳走到元部长和沈柏亭眼前,恭恭谨谨的问了声好。

元部长看著陈露阳:「他们说你在值班室,怎么刚刚进来的时候没看见你?」

陈露阳心里一个咯噔。

坏了,这是见自己没出去迎接,挑自己毛病来了。

「我辜负了领导的栽培,没脸见您,就躲起来了。」

「胡闹!」元部长语气铿锵。

「有错就认,有事就担,咱工业人从来都顶天立地,不知道什么叫躲。」

「成吨的车都顶的起来,还怕顶不住两句批评?」

陈露阳「啪」地立正站好。

「领导您说的对!」

「我违反了工作纪律,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我接受一切批评和后分。」

瞧著陈露阳一副洗干净脖子等著挨刀的模样,元部长板著脸,语气却柔和:「于厂长,你们对于年轻干部的培养啊,还是力度太轻!」

「该压的没压住,该骂的又舍不得骂。」

「就这种惯常调皮捣蛋的,就应该多摔打多历炼,扔到一线车间去淬火。」

于岸山笑著反应情况:「领导,人家现在是北大的大学生,独立在片儿城管著一号修理厂,干著折腾标准件的大事业呢。」

「我们倒是想骂想管,也够不著啊!」

展览会的记者,已经夹起了照相机,在旁边拍摄了好几张照片。

元部长看回千斤顶,问道:「你这宝贝是怎么用的?给我们演示演示。」

陈露阳胸膛一挺:「报告领导,这是一款我们修理厂自行改进的小型脚踏液压千斤顶。」

「原理还是传统的液压传动,只不过我们把泵体和油缸一体化,改成侧踏式。脚一踩,活塞就能往上顶;再踩几下,就能把一吨多的小车举起来。」

他边说边动作,踏杆轻轻一踩,气阀发出「嗒」的一声。

元部长怀疑道:「你这个千斤顶看著也就有正常机器的五十分之一,能扛起来小汽车吗?」

「能啊!」陈露阳道:「我们物件小,但是劲儿可不小。」

「传统的瓶式千斤顶是靠一个大油缸直顶,个头大、行程长。我们这个是「短缸高压式」,缸短了一半,压力却翻了倍。」

元部长来劲了:「压力翻倍?咋翻的?」

陈露阳回答:「靠的是双油道的高压腔。」

「两个小活塞轮著打油,像抽水机那样一上一下交替加压。活塞行程短,可压力叠得快,一脚下去能顶两毫米,踩十几下就能把一吨多的车抬起来。」

「还有个关键,」

陈露阳拿起千斤顶,向大家展示:「这个底是整块锻钢铣的,重心低,不打滑。」

「咱们修车的地方油多、地滑,顶得稳才安全。以前那种长油缸的,一脚没踩稳就偏,这个不会。」

沈柏亭在旁边听著,不由得问道:「其他的结构特点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