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夹道欢迎(2 / 2)
“莫急,且听为师慢慢道来。这临洮城虽处楚地,但实际上已被我大秦牢牢掌控长达三十余年之久。在此期间,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人闻等方面,皆与我大秦紧密相连。”
“更何况,早在楚国尚未灭亡之前,此处便常被用作我大秦进军楚地之重要据点——也就是桥头堡。”
“历经多年战火洗礼,这片土地已然深深烙印下了大秦的印记。”
“暂且不论我大秦曾向此地迁移近十万秦人之举,单就这漫长的三十年岁月而言,那些新出生的孩子们自幼便接受秦人熏陶,自然而然地将自己视为正宗秦人而非楚人。正因如此,他们才会对我大秦表现出这般拥护。
这么多年发展下来,洞庭郡竟然成为了楚地最为拥护大秦帝国的郡县。
相比之下,其他地方或多或少都会发生一些叛乱事件。
扶苏听后,陷入了沉思之中,“老师不必担心,我知道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更重要的是,绝不能让陛下和天下百姓对你失去信心。”
“扶苏,你一定要牢记在心。当今之世,大秦已经找不到比你更为合适的继承者了。唯有由你来继承皇位,方可平息楚地之乱,稳定江山社稷。”
秦然稍稍停顿一下,凝重地看着扶苏,
“当然,你的兄弟们当中也许有人具备一定的才能。待你登上大位之后,可以委以重任,让他们为大秦立下功劳。”
“但对于那些既无才干又品德败坏之人,就任由他们做个逍遥自在的闲人好了。”
秦然其实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提醒扶苏,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那些兄弟之中可能已经出现了一些心怀叵测之人。
至于为何秦然不选择直言相告?这其中自然有着他独特的考虑因素。
毕竟,终有一日他将会离去,如果事事都替扶苏点明道破,那么扶苏便永远无法真正学会独立思考和应对问题。
因此,某些事情最好还是留给扶苏自行去琢磨领悟更为妥当。
“老师请放心吧!对于我的兄弟们,我一定会全心全意地善待他们。”
此时此刻的扶苏,似乎并未全然领会到秦然这番话语背后所蕴含的深意。
在随后的几日里,扶苏迅速行动起来,并与洞庭郡的各级官吏共同商讨并制定出一系列旨在抚慰本地百姓情绪的政策措施。
而在此众多举措当中,最为深入人心、令人难以忘怀的一项当属,未来两年的时间里,官府将无偿向洞庭郡的老百姓供应用于播种的各类粮食种子。
此消息一经传出,犹如巨石入水般激起千层浪,瞬间在整个洞庭郡范围内引发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巨大反响。
“真的假的啊,官府竟然会给咱们免费送种子?”
“我都已经活到三十多岁了,这种事情可是从来没有听过呢。”
站在一旁的那名中年汉子摇着头说道,表示难以置信。
“小刘子,别说是你了,像老夫这样活了六十个年头的人也同样是头一回听到这种消息啊。”
另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附和道,脸上满是震惊之色。
就在这时,突然从人群里传出一声高呼,“千真万确!这次绝对不会有错!”
众人闻声纷纷转头望去,但见说话之人正是之前那位前来传递消息的差役。
只见他清了清嗓子后继续说道,“此次朝廷之所以要如此行事,一方面是想向各位百姓表明诚意。”
“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到大家可能心存顾虑,害怕官府无法兑现承诺而延误了春耕时节。因此,为了打消诸位心中的疑虑....”
说到这里,差役故意卖起关子来,引得周围民众一阵骚动。
终于,在众人焦急地等待之下,差役缓缓开口,
“扶苏公子将会于近日亲临此地,亲手把这些珍贵的种子交到你们手中!”
话音未落,全场顿时沸腾起来——百姓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场面异常热烈。
“真的吗?”
“千真万确。”
紧接着便是一句更为响亮的口号,
“扶苏公子万岁!”
更多的声音加入其中,如潮水般一浪高过一浪。
““皇帝陛下万岁!!”
原本只是少数人的呼喊声,很快便演变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狂欢。
然而,在这片喧嚣与热闹背后,是有一群人在呐喊助威。
但这些人眼神中却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尤其是当有人喊出“扶苏公子万岁”时,其中几个更是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寒颤,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震慑住一般。
不过好在他们反应迅速,立即提高嗓门大喊“皇帝陛下万岁!”来引导周围的百姓。
这些人都是秦然提前安排的。
秦然特地嘱咐他们千万不要让百姓们高喊扶苏万岁。
因为秦然知道一旦这种事传回咸阳,扶苏必然会被弹劾。
好在喊扶苏万岁的声音只持续了一声就被皇帝万岁的声音掩盖了下去。
三日之后,在临洮城郡守府前。
数千百姓已经排好了队伍。
扶苏站在前方,他的身后放着几千斤的种子。
“开仓!!”
随着一声高喊,扶苏开始亲手为百姓们发起种子来。
而秦然则是悠闲的坐在一旁喝着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