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科举文中的反派炮灰16(1 / 2)
不愧是你!
这忽悠,啊不,激励人的招数是真熟啊!
瞅着眼睛发亮,愈发精神百倍,开启肝帝模式的林女士,统子忍不住嘴角抽搐。
“对了,宿主,你咋好像一点儿也不担心林小舅能考上似的?”
“秀才,难道很容易吗?”
六月,窗外不时传来些许蝉鸣。
不同于老林家愁容惨淡,各房争执不休,因着安宁小哥成功取中,名次还不低,整个上半年,老梁家都处在一派忙并快乐的氛围中。
尤其近来大公子成婚后,安宁大姐,也就是梁大姑娘婚事也很快提上了日程。
晨起时分,假山旁一处角落,正放着一个肚大葫芦口的青白釉瓷瓶。
抬手精准的将手中小球投入壶中,十二岁的安宁已经出落的格外精致,一袭齐胸芙蓉梅花纱罗长裙,眉眼间活泼之色不减半分,可见这几年日子确实舒适。
这会儿闻言更是眼都不眨:
“或者说,统子,你也太低估寒门,不,还算不上寒门。准确来说是农门秀才的份量了,旁的不说,只看小哥这些年读的书,好多经义,批注,甚至书籍。
这些,可都是梁家这些年花大价钱四处寻来的。”
“就这,还只是些皮毛罢了,要不是阿娘空间里那些现成的释义,梁小哥想在这个年纪取中秀才,别说廪生了,门儿都没有!”
所以,杨夫子有自知之明,才会说并非是自已的功劳。
因为就连他自已,也是蹉跎了几十年才勉强压底儿中了秀才。
这年代,除非是闻一知百,领悟力超群的天纵奇才,否则名师,资源,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意跟身旁几个姐妹叽叽喳喳的搭着话。晨光中,少女语气寻常,却也足够冷酷:
“寒门,不,农门学子,书都没有几本,光是知识面儿这一点儿就输太多了。”
当然只是秀才的话,还没得那般严重,努努力,也不是没有那个可能,譬如之前那位张秀才。
还有之前有个位面,同样只是小地主出身的某位姐夫。
“但系统,你知道人家张秀才是怎么做的吗?”
“自十一二岁取中童生起,便开始为书舍抄书,多年来一日不忘同书舍老板打好交情,跟同窗相处更是周全却不失风骨,这是书籍,也是人脉资源。”
“对先生,每每拜访,必事必躬亲,悉心侍奉,年节关口,纵使送不了贵重之物,也务必要让先生看到他的诚恳之意。”
“若有疑难,想要向县里几位举子求教,纵使在人家家坐冷板凳,白白等候大半日,甚至十次中有八九次也未必能见人家一面儿,问上一句,也从未有丝毫怨言。”
知识面再加一加一。
“于人情,张秀才之所以能读的起书,有钱赶考,除自已努力外,其亲姐姐一手绣艺同样不错。”
但人家是怎么做的?
还没考上秀才那会儿,就时不时将姐姐家的孩子接来亲自指导开蒙。经义笔记从不吝啬,就算有人偶尔有人说些酸话,也能坦荡承认旁人的付出。
考中后,除去夫子,第一时间就是大大方方的给姐夫家送去谢礼,此后更是时常将外甥带在身侧。
这是知恩。
无论真心假意,起码人家做到了,让亲姐姐在婆家挺直腰板,后代受益无穷。
“系统,如果你是夫子或是教谕,张秀才还有姓林的,若从中选一个倾囊相授,或者提拔之人,你会选哪个?”
“那还用问,自然是张秀才了!”
是啊!安宁不由点头:
“人,自已可以凉薄不记恩,但一定会想自已帮助,或者即将要拉拔的人记恩。”
“就这,林小舅拿什么跟人家比!”
而张秀才,也只是千千万万个中从科举出头的农家子常态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