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一把双刃剑(1 / 2)
就在赵云澜发往大同村的信件离开京城的第二天。
养心殿内,熏香袅袅,却驱不散皇帝赵承岳眉宇间那抹化不开的阴郁与疲惫。
他刚刚批阅完又一封来自青田县令许之言的奏章。
上面依旧罗列着顾洲远的种种“罪状”。
林林总总,虽无铁证,却将顾洲远描绘成一个在地方上横行无忌、渐成割据之势的枭雄。
起初,赵承岳还会为此震怒,但随着几乎每隔一两日就能收到类似的弹章,他的心情已经从愤怒转为一种近乎麻木的烦躁。
就像耳边有一只苍蝇不停地嗡嗡作响,明知它讨厌,却一时拍不死,只能耐着性子忍受。
他甚至开始怀疑,这许之言是否能力有限,除了这些捕风捉影的指控,竟拿不出更多实质性的东西?
就在他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准备将许之言的奏章如同前几份一样搁置一旁时。
一名内侍几乎是连滚爬爬地冲了进来,手中高举着一份插着红色翎羽的加急军报,声音因为激动而尖锐变形:
“陛下!陛下!淮江郡八百里加急捷报!大捷!前所未有之大捷啊!”
赵承岳猛地抬起头,眼中的疲惫瞬间被锐利取代:“捷报?快呈上来!”
他一把夺过内侍手中的军报,迅速拆开火漆封印。
目光扫过那由淮江郡守何清源与郡丞侯靖川联名签署的奏章。
他起初是惊疑,随即是难以置信的震动,到最后,拿着奏章的手竟微微颤抖起来!
奏章上的文字,每一个都像重锤般敲击在他的心头上:
“……赖陛下天威,将士用命,兼有义士大同村县子顾洲远,率护卫四十余,千里驰援。”
“……于突厥盗匪肆意张狂之时,施以神鬼莫测之手段,摧敌帅营于雷霆,焚其粮草,乱其军心,致使突厥攻城大军顷刻溃败……”
“……顾县子更亲率麾下精锐,于万军之中,生擒突厥右王阿史那咄苾!现已押解待审……”
“……此战,顾县子所部毙敌无算,缴获战马、军械、粮草众多,自身竟无一阵亡,仅数人轻伤……”
“……顾县子于伤兵营,施以神乎其技之医术,活人无数,军中医者皆惊为天人,奉若神明……”
暖阁里变得异常安静,太监们全都屏住呼吸,生怕惊扰了激动的陛下。
“生擒突厥右王……自身无一阵亡……雷霆手段……活人无数……”
乾帝反复看着这几行字,仿佛要将它们刻进眼睛里。
这哪里是什么捷报?
这分明是神话!是传说!
与他龙案上摞起来厚厚那一叠奏章、那些关于顾洲远“跋扈”、“尾大不掉”的奏章,形成了荒诞而剧烈的反差!
一个被他视为心腹之患、需要小心提防甚至准备动手剪除的“幸进之徒”,转眼间竟成了挽狂澜于既倒、擒敌酋于万军、活人无数的国之柱石?!
这巨大的转折,让皇帝一时间竟有些恍惚,甚至怀疑这军报的真实性。
但何清源与侯靖川皆是稳重之臣,联名奏报,加盖郡府大印,绝无作伪可能!
“呼……”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将心中翻腾的惊涛骇浪强行压下,眼神恢复了帝王的清明与冷静,但深处那抹震撼却久久不散。
“传朕旨意,”他沉声对内侍道,“即刻召文渊阁大学士李青松、温景行、周砚辞入宫议事!”
“还有,去一趟苏府,将苏师傅也一并请来!”
“是!”内侍不敢怠慢,连忙躬身退下传旨。
不到半个时辰,四位大乾王朝权力核心的重臣,便齐聚于养心殿之中。
他们看着御案后神色复杂难明的皇帝,心中皆是猜测纷纷,不知那淮江郡的捷报,究竟带来了何等惊人的消息。
赵承岳没有多说,只是将那份加急军报递给了为首的苏文渊。
苏文渊接过,快速浏览,饶是他历经风雨、心如止水,此刻握着奏章的手也不由自主地微微一颤,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