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章 秘书们的问题(2 / 2)
按照最新实施纪律处罚条例办。
根据《红星党纪律处罚条例》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党员嫖娼的,一律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此条款,量纪幅度也仅有一个档次,便是开除党籍。
无论情节轻重或是否既遂,一经认定即适用。
就这么简单。
他不相信,这条规定裴一泓不知道。
可既然对方问了,事情就不可能这么简单。
刘华涛琢磨了一下,也明白了过来。
这位于副书记对裴一泓的工作一向支持,裴一泓自然不可能下重手。
要是处罚太狠了,必让两人心生嫌隙。
不管怎么说,田封义是于华北的老秘书,一手提拔的市长。
多少年感情?真就能狠下心顶格处罚?
而且处罚严重了,又会不会间接影响于华北的下一步晋升?这些都是一把手要考虑的。
毕竟,一个班子的稳定也是一把手的重要工作之一。
刘华涛想了想说:“这位同志的影响的确恶劣,但好在同伟同志把事情控制控制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
我的想法,他毕竟对文山还是有一定贡献的。
咱们还是要秉着治病救人的态度,给他一个机会,要不就给他一个严重警告的处分吧。”
裴一泓摆了摆手,“太轻了。我的意见是,除此之外,还要调离文山市市长的职位,发生这种事,他已经无法再继续担任这么重要的岗位了。”
刘华涛点头附和说:“当然,这是一定的。”
“那你觉得把他放哪去合适?”
“我听说这位同志平常还喜欢带学生,不如把他放在教育部门去。”
裴一红笑了,“华涛,他自身都不正,把他放到教育部门去,那不是误人子弟吗?”
刘华涛也笑了,也默然了。
你想放哪里,你倒是给个暗示啊。
“不过,你这点倒提醒我了,这还是位大教授呢,可惜,学不以致用。
既然如此,那就说明学的还不够,应该把他放到一个可以学习的地方去,最好是那种人人都两袖清风,思想层次又高的地方。”
刘华涛瞬间想到一个位置,“裴书记,省作家协会怎么样?”
裴一泓愣了一下,“嗯?哎,这个好,就让他和那群作者打打交道,写写东西,陶冶一下情操嘛。”
两人心照不宣的决定了一位市长的去留。
……
与此同时,省委4号院。
急促的电话声,响个不停。
但曲正平根本没有心情去接听。
他现在满脑子都在忧心着李永宝的事情。
他是今天中午才收到红旗粮库的消息,这个消息不是李永保,也不是高远汇报的。
而是赵安邦中午将他叫到办公室,一阵敲打,他才知道红旗粮库发生了这么大的事。
这说明什么,说明上下都在有意识的隔离自己。
这件事影响太恶劣了。
李永宝如果逃不了干系,那他就很可能受到牵连,谁敢通知他?
毕竟,在升任这个省委常务副省长之前,他是主管全省农业工作的副省长。
红旗粮库的亏空,大概率就是在他的任职期间发生的。
他甚至猜想,这件事极大可能是他的老秘书一手操控的。
电话还在响,曲正平心思百转,极力的理清思绪。
这时,妻子张茗杰打着哈欠走下楼,埋怨道:“电话响了这么久,你怎么不接啊?吵死了!”
张茗杰今天刚从国外见女儿回来,正在倒时差。
曲正平没好气道:“接什么接,不用接我也知道,是李永宝打过来的。”
“怎么了?你们俩又起了争执?”
张茗杰并不知道红旗粮库发生的事,只以为丈夫和李永保闹了矛盾。
习惯性就想去接电话,给两人缓和台阶。
往日里,两人常常意见不和,都是她在从中调和。
“我劝你还是不要接这个电话,我怕你到时候说不清了。”
张茗杰手伸到一半,顿住了,不解的看向丈夫。
“你这话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红旗粮库丢了好几个粮仓的粮食,省里现在已经认定主要责任,就是李永保。
他现在打电话过来,是来求救的,我不会接,我也劝你不要接。
红旗粮库的负责人已经被规起来了,他也被限制了出行,下一步很可能就是隔离审查。”
曲正平知道自己妻子跟李永宝肯定在某些事情上有过中饱私囊的行为。
他只能当做不知情的划清界限。这对谁都好。
张茗杰愣愣的在沙发上坐下,只觉得的心脏跳的厉害。
“正平,咱们不接,上面难道就不会联系到你…我了吗?
我觉得…还不如趁此机会早点商量一个对策。
再说了,你是清白的,你还怕省委查吗?
接自己老秘书一个求救电话而已,你可以不表态,但是你必须知道下一步的应对方案吧。”
妻子说的很对。
他要面对接下来可能变化的局势,李永保的态度很关键。
兔子急了会咬人,狗急会跳墙,何况人呢?
万一因为自己的不接电话,让对方心生怨恨,往自己身上泼脏水怎么办?
曲正平略做思考,拿起了电话。
“老领导,您终于接了。”李永保苦笑道。
曲正平语气平和道:“我也刚回家,一进家门就听见电话,响了个不停。
你怎么不打我手机啊。”
“您手机关机了。”
“瞧我,我给忘了,今天下午有个很重要的会议,我就关机一直没开。”
曲正平解释了一句,略过话题,“永保,你的事情我听说了,我的意见是,你好好接受审查。省委这边我会尽力替你斡旋。
只要不是你做的,任何人都不能把帽子扣在你的头上。
不过,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你也要做好心理准备,该承担的责任也要承担。”
听着这赤裸裸的暗示,李永宝只觉的心凉如冰,嘴上却还在说:
“老领导,您放心,我知道怎么做,我会承担我应有的责任。
这些年,承蒙您的提拔与栽培,让我李永宝能从一个工人子弟,得以走到今天。
说实话,已经无憾了,只是以后,不能再为您鞍前马后,还望您多多保重。”
李永宝说的情真意切,曲正平不由得湿了眼眶。
细数这些年的风风雨雨,两人携手走过,早就不是一般的上下级关系。
而且他的仕途,李永宝出力颇多,这点他是清楚的。
有时候他反倒觉得李永宝像他的上级,为他一步步铺路。
他能成为如今汉江最年轻的副省级干部跟李永宝的付出不无关系
如今这位老秘书即将走到穷途末路,他这位老领导却还在极力撇清关系。
说到底,反倒是自己这位做领导的对不起这位下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