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7章 高层次的斗争方式(1 / 2)
于华北的顾虑,不无道理。
站在裴一泓的角度来说,这么做才是政治上最优解。
为了一个小厅官得罪在华夏举足轻重的夏家,不划算。
至于党纪国法,呵呵,他们说出来的话就是党纪国法。
想要改变这一结局,除非他去找裴一泓,把事情摊开了讲,以系统的尿性,或许能让裴一泓下定决心硬刚夏家。
当然,也只是或许,因为裴一泓也有可能会劝说祁同伟息事宁人。
毕竟,从另一方面这也是为了祁同伟好。
为了一个李永保得罪夏家实在不理智,即便有钟家撑腰。
“于书记,要不我去找一下裴书记,讲清事实经过。”祁同伟提出建议。
他还是想试一试,对于这种差点令自己身败名裂的人,就这么轻易放过不是他的作风。
开除党籍公职根本无法平息他的怒火。
于华北思考了一会,摆了摆手,“还是不要告诉他了,要是告诉他了,我怕会起反作用。”
以于华北对裴一泓的了解,这位裴书记一旦知道他和曲正平杠上了,绝对会喜闻乐见。
这位一把手,最喜平衡术。
这些年,他和赵安邦这对老冤家深有体会。
一旦他压过赵安邦,对方就会“倒向”赵安邦,通过这样那样的手段替赵安邦挽回颓势。
同理,当赵安邦压过他时,这位一把手又会“支持”他。
凭借这样的手腕,裴一泓上任只用了短短几个月,就稳稳掌握着汉江的局势,成为汉江名副其实的一把手。
要是对方知道他又树立了一个对手,裴一泓一定又会明里暗里给予曲正平支持,以维持汉江政治上的平衡。
“什么意思?”祁同伟不解。
于华北笑了笑,没有立马解释,而是指了指共和道问:“同伟,你知道我们这条共和道的由来吗?”
祁同伟摇摇头,他哪有闲情逸致研究一条道路的历史。
于华北说:“共和道在清朝时期叫巡抚路,民国后,便改成了共和道。
为什么改这个名字,因为这和民国的民主主义有关。
民主你应该明白,就是多数决定论,这一点我们延续的很好。
而共和呢,则是通过权力制衡保护少数,在这一点上,整个汉江,只有老裴深谙其中三味。
一个曲正平,我还真不放在眼中,但咱们绝不能在省委,在老裴面前露出自己的想法。
否则,为了稳定整个汉江的局势,老裴一定会出手干预,甚至暗中帮助曲正平。
当然了,在这一点,他做的并没有错,作为一把手,省内的斗争一定要处在一个可控的位置上。
这是一个一把手应有的责任和基本职业素养。
要是今天下去一个副省长,明天下去一个副书记,你说,他这个省委书记的工作还怎么干?”
祁同伟皱了皱眉,没忍不住插上来道:“那您的意思,咱们就什么都不做?就眼睁睁看着李永保逃之夭夭,曲正平高枕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