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3章 苏定方不见了!(1 / 2)
他们留下马尔万的性命,分明是为了更好地管理阿拉伯。
只要马尔万这个君主被好好地养在长安,阿拉伯纵使有人组成反抗军,反抗大唐,也不可能越过马尔万,真的重新推选出一个君主来。
二来,也能减少阿拉伯百姓对大唐的抵触,同时昭示降者不杀,还能被大唐好吃好喝地招待。
正因为马尔万活着,对大唐好处多多,他们才决定多费点功夫,尽量将人生擒,哪来的大唐和阿拉伯的情分?
纵使有那么点浅得可以视若无睹的情分,经过这一战,肯定是分毫不剩了。
亏庆修还能厚着脸皮说出这种话来。
大唐朝臣在心里唾弃庆修的胡言乱语,然后自己眼也不眨一下地附和。
“庆国公说得有理,看在往日情分上,不若留阿拉伯君主一命,只要他安分守己,大唐多养一个人也不差。”
大唐朝臣你一言,我一语,不仅将他们另怀目的,留下马尔万这条明显有用的命的行为,包装成惦念昔日情分,所以网开一面。而且把大唐塑造成仁慈之辈,对留下马尔万一条性命更是有大恩大德。
马尔万当场气笑了,大唐进攻阿拉伯,联手罗马覆灭了阿拉伯,还仁慈之辈?
呸!
分明是和罗马一样,是盯上了他们阿拉伯这块肥肉的狼!
他怒气冲冲下,张嘴就想反驳,耳边却传来庆修悠悠的声音。
“马尔万,说话前你最好想清楚,这里可不是阿拉伯,你面前的人是大唐皇帝,容不得你乱说话。”
庆修好心提醒他,“好死不如赖活,你难道真的想就此丧命?”
“是想逞一时意气,死了一了百了,还是好好活着,虽无权势但好歹能享荣华富贵,你说话前,可要先想清楚这一点。”
马尔万眉头一皱,想说与其受辱,不如一死时,话到嘴边却怎么都说不出来。
想到真的会丧命,哪怕他做足心理准备,却也还是忍不住生出惧意。
他最终闭上了嘴,只恨恨地剜了眼庆修这个表面与他交好,背地里却捅了他一刀的人。
庆修了然,看来马尔万已经做出选择了,至于马尔万怨恨的眼神,他对此嗤笑一声,不放在心上。
成王败寇,有何可怨的。
诚然,大唐和罗马秘密联手,在马尔万这个因此落败者眼里,固然不厚道,可是……
难道换成是阿拉伯有这个机会,会装成圣人放弃不成?
弱肉强食,既为强时,有机会不壮大自身,莫非要等到哪日他人强大,自己沦为被宰割的鱼肉时,再来后悔吗?
马尔万一认怂,后面的事便好办多了。
李二给马尔万封了一个侯爵,将人养在长安,再往对方府里塞满眼线,并且禁止马尔万离开长安后,这桩事就算告一段落了。
最后剩下的大问题,则是怎么和罗马瓜分阿拉伯了。
马尔万一被送下去,朝中立刻转而开始为这件事吵个不停。
一派以魏征等文官为首,认为大唐既然与罗马签有协议,那就不该再出尔反尔,有损大唐威严。
一派以程咬金等武将为首,咬定这是他们大唐将士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城池,断然没有为了一纸协议,将将它们拱手让人的道理。
程咬金等人没有魏征那些文官那么好的口才,能咬文嚼字,引经据典,说得好像大唐不按照和罗马的协议进行,就会颜面扫地,沦为笑柄。
他们直接指着那群文臣破口大骂。
“我呸!”程咬金被气得当场不顾形象地“呸”一口,“你们说得轻松,打一场仗,哪怕是胜仗,依然会死不少儿郎。”
“咱们花费粮草银钱,好不容易打下这么多座城池,你们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要当烂好心人,把这些城池给送出去。”
“这么大方,你们咋不把自己的家财,全部送给大唐那些过得比较穷苦的百姓!?”
“一个个假装大方的伪君子。”
庆修忍不住看了看一人顶十个,骂得唾沫满天飞的程咬金。
好家伙,程咬金这嘴上功夫,还真是越来越厉害了。
连庆修都忍不住侧目,一干文臣更是被程咬金骂得面色青红交加。
有几个御史,还抓紧机会,当朝弹劾程咬金殿前失仪。
李二头疼地撑着脑袋,殿前失仪?程咬金这老匹夫殿前失仪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些弹劾对他来说,和挠痒痒没什么区别。
“行了,都别吵了。”李二不耐烦地一挥手,斟酌该拿哪套说辞来用比较好。
他自然是偏向大唐打下的城池归大唐。
只是毕竟有以前与罗马签订的协议在,总要找套说得过去的说辞。
正斟酌着的李二,一抬眼就看见
“庆国公怎么看?”
庆修不慌不忙,“当然是……大唐打下的江山,便归大唐。”
此话一出,程咬金等一干武将顿时各个趾高气昂,边附和庆修,边得意地瞅了眼那群文臣。
“万万不可!陛下!此事有关大唐的颜面,绝不能随意做这种撕毁协议的事,若是如此,日后还有谁敢信我们大唐。”
庆修眼皮也不抬一下,“魏大人多虑了,只要大唐手里的武器足够利,拳头够硬,不管他们信不信,也只能信。”
“至于撕毁协议……”他有些匪夷所思地看着那群声称要维护大唐颜面和声誉的文臣,“自古以来,撕毁协议的事出现得还少吗?”
“他们撕得,我们大唐撕不得?”
一个文臣甩袖道:“他们这些蛮夷之邦,不懂什么是礼义廉耻,所以才能毫不羞耻地违约,我们大唐乃是礼仪之邦,岂能干出这种事来!”
庆修微扬了下眉,“所以礼仪之邦只能被蛮夷之邦撕毁协议,自个不能毁?这是什么道理,若是这样,还不如做蛮夷之邦。”
“挨几句不痛不痒的骂,便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样的好事,我倒是想知道哪里有。”
庆修两三句话将人噎了回去,又在那群文臣中有人想要开口与他争辩前,率先朝李二道:
“不过……纵使如此,陛下,臣认为,大唐不该毁约。”
庆修的话锋突然骤转,还想抨击他的官员,话头一下子就被噎在了喉咙里。
众人震惊地看着庆修,然后下一刻,他们便听见庆修道:
“但是我们和罗马又没有协约,何来毁约一说!”庆修说得信誓旦旦,振振有词。
如果不是昔日与罗马签订协议时,朝中不少重臣皆在场,怕是真要信了庆修的鬼话。
李二先是一愣,随即立刻反应过来,清清嗓子,赶在有人质问出声前,率先将庆修的话敲定了。
“没错,是朕记岔了,当初我们压根没和罗马签订协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