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9章 动嘴不如动手!(2 / 2)
李二展开契书看了眼,挑了挑眉,“你要这么多这东西干什么?索要了整个阿拉伯境内所有的这玩意。”
他印象里,这种漆黑粘稠的玩意,只能用来烧,烧了还会有毒,只有实在没有柴火,没办法才会用。
“这其实又叫石油,目前派不上用场,是因为要经过冶炼,而且对冶炼的要求很高。”
庆修说得很简单,石油的用途可大得很,但是这种涉及到太多的物理和化学原理,他解释了李二也未必听得懂。
他就懒得多费口舌,只简单地道:“暂时还用不了,等以后可以用,总之石油这种东西,多多益善,稳赚不赔。”
闻言,李二皱了下眉,还是在已经签了两个阿拉伯君主的名字,盖了两次阿拉伯君主印章的契书上,将自己的名字和章盖了上去。
横竖不是什么重要东西,他没有继续追问。
“行吧,有一部分阿拉伯城池落在了罗马人手里,那边你自己找人去说。”
庆修心满意足地将契书收起来,谢过李二后,回去便往如今在阿拉伯的朱亮和李剑山去了一封信。
让他们和罗马那边交涉。
他也不急着等结果,两地路途遥远,消息一来一回也要花费不少时间。
另外则是,罗马虽然拿这些石油,除了当柴烧外,也想不出其他用途。但是他们毕竟最近才在阿拉伯的时候输给了大唐。
估计不会轻易松口,朱亮和李剑山他们和罗马交涉,怕是也要花费不少时间。
……
转眼时间流逝,又到了秋季。
一日,庆丰商会负责管理棉花、纺织等产业的掌柜,抽空去铺子里巡视,顺带查账。
他有挺长一段时间没有巡视和查账了,忙着收棉花,还有纺纱织布的事,最新一批的纱和布已经全部收齐,他又歇了几日后,便抽时间来查账了。
免得他太久没有来查账,手底下有人不安分。
只是,他刚踏进铺子,就愣住了。
一是铺子里门可罗雀,二是铺子货架上摆出来的,只剩下些平时没什么人买的布匹。
掌柜懵了下,“这是怎么回事?铺子里的货呢?”
负责铺子的小管事正坐在柜台后面,仰头靠着椅背睡得正香,冷不丁听见顶头上司的声音,吓得一个激灵,从椅子上蹦了起来。
“掌柜,您怎么来了?”
掌柜背着手,语气不善,“哼,不来我都不知道这铺子成这样了,到底怎么回事?”
管事不仅不慌张,反而高高兴兴地掏出账本,“掌柜你不知道,不止是这间铺子,咱们商会名下,在长安的布庄现在情况都差不多。”
“有位大主顾,来我们铺子里几乎买走所有布料。”管事指了指剩下的那些,“就剩这些平时也没什么人买的布料了。”
这段时间,庆丰商会名下,位于长安的布庄,喜气洋洋。
棉花,或者其他原料也好,纺织也好,他们刚接收了一批货,离下一批布料出货时间还远着呢,他们短短几天里将布全卖了,剩下的时间就能轻轻松松地吃喝玩乐。
掌柜翻看着账本,有些发懵,“全部卖掉了?”
“没错!都卖了,账都记得一清二楚的,您瞧瞧。”
账确实是记得清清楚楚的,按理说这也是件好事,但是掌柜总觉得奇怪。
他们手头的货,量可不少,这是能够供布庄卖几个月的量,好端端的,怎么会有一下子买这么多布料?
对方买这么多布料作甚?
掌柜正琢磨着,门口进来了一个胡商。胡商进门张望了一圈,神情肉眼可见的失落。
“你们这家店的布料也卖光了?怎么庆丰商会名下的布庄,布料全卖光了。”
胡商唉声叹气,“看来只能去买那些价格比较高的了。”
他摇摇头,也不理铺子里面面相觑的掌柜等人。
掌柜脑海中灵光一闪,叫住了对方,“稍等,你方才说去买那些价格比较高的?”
“据我所知,长安城内,布料价格与庆丰商会名下的布庄差不多的,还有好几家布庄,甚至有价格比我们更低,怎么会只能买价格比较高的?”
对方奇道:“那些布料又不是庆丰商会名下布庄的布料,只有你们的布料,运出去才是最好卖,价格也能卖得更高的。”
庆丰商会名气足够大,他运到罗马也好,沿途的其余国家也罢,只要一开口说这是庆丰商会的布料,才露出庆丰商会的商标,那立刻便会有人围过来买。
哪怕叫价比其他布料高上许多,一样不愁卖。
这种情况下,他们胡商进货时候,自然是更乐意进质量更好,能卖出价格更高,又不愁卖的庆丰商会的布料了。
掌柜反而听得更加糊涂了,“你的意思是,去别的地方买庆丰商会的布料?”
这时,管事凑到掌柜耳边低语了几句。
“是买了我们这几家铺子所有布料的人,他在集市上,另外转卖从我们这里买来的布料。”
管事“呃”了声,“价格更高点。”
那胡商被问得有些不耐烦了,加上买不到货本就苦闷,“你们这没有了,自然要去别的地方买。”
话罢,胡商便直接离开了。
掌柜猛地看向管事,“那不就是在我们眼皮子底下转卖?这样的事,怎么不告诉我?”
他就说,怎么会有人一下子买这么多布料,还直接买空了他们这几家铺子,感情是为了抬高价格,方便高价转卖。
而且不像胡商,也不像那些进货拉到大唐其他地方贩卖的商贾,这是在他们铺子入货,然后就在隔了两条街的集市上倒卖啊!
管事“嗐”了一声,“他卖高价,归根结底和我们没什么关系,再说了,这人明显盯上的是胡商,赚的也是胡商的钱,卖高价便卖高价了。”
反正他们的货卖出去了,利益没有受损,被坑的还不是大唐人,他更是心安理得。
“糊涂!”
掌柜气得骂了一声,“一次两次没影响,但是对方吃到了甜头,以后都这样怎么办?”
“那些胡商想要的是庆丰商会的布料,不得不吃这个亏,接受对方故意抬高的价。等时间久了,他们再多吃一两次这个亏,难保不会怀疑我们和对方勾结,哄抬价格!”
“长此以往,我们庆丰商会的布庄,信誉势必会受到影响!”
他气得戳了戳管事的脑门,“目光短浅,糊涂啊你!”
话罢,他转身匆匆去寻庆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