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汴京酒楼大掌柜 > 第384章 葫芦谷遗物,平安达汴京

第384章 葫芦谷遗物,平安达汴京(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向平没说话,走到老妇身边,对着那块灵牌深深一揖。

夕阳刚好落在灵牌上,他的影子投在地上,跟老妇的影子叠在一块儿。

“掌柜,”他声音很轻,却能盖过城门下的嘈杂,“我们到家了。”

向平领着十辆载着遗物的马车,从汴城南门拐进河边的窄路——路两旁是半塌的旧河堤,芦苇长得比人高,风一吹就哗哗响,刚好盖过车轮碾过石子的声音。

到漕运仓门口时,日头已经沉到河堤后头,只留些橘色的光贴在仓库的黑瓦上。

看守仓库的老卒王驼子,正坐在门房门槛上抽旱烟,背驼得厉害,脊梁骨像弯成了个弓,烟杆上的铜锅子泛着油光。

他听见车马声,慢慢抬起头,眯着眼看见向平,把烟杆从嘴里拿出来:“向小哥,这次又是存‘粮秣’?”

向平跳下车,递过去半包炒黄豆,声音放得平和:“王老爹,这次是商队回来剩下的些旧物件,暂存几天就走。您老歇着,我们自己卸。”

王驼子捏了颗豆子放进嘴里,嚼得腮帮动了动,点了点头,又低下头抽旱烟,没再多问——他守这仓房快十年,背就是早年搬粮袋压驼的,管你存的是粮还是货,只要不闹事,他从不多看一眼。

向平朝身后挥了挥手,几个随从立马跳下车,拉开仓库的大门。门轴“吱呀”响了一声,里头黑沉沉的,只有顶上几个破洞漏进点光。

随从们点起马灯,光晕里能看见满地的灰尘,还有墙角堆着的旧麻袋——那是之前“暂存粮秣”时留下的,正好用来遮掩。

十辆马车顺着仓库的石板路,一辆接一辆往里开。

车轮压过石板的声音在空仓里回荡,却传不到门外。每辆车停稳后,随从就从怀里掏出木牌,用钉子钉在车辕上——木牌上没写字,只刻着不同的划痕,一道代表原御林军的遗物,两道代表镖师的。

向平跟在后面,每过一辆车,就伸手摸了摸车板,指尖蹭过上面的木纹,像是在确认什么。

最后一辆车停稳验完时,门房里的旱烟味飘了进来。向平走到仓库门口,朝里喊了声:“都轻着点,别碰着车上的东西。”

说完就关了仓库大门,门上的铜锁“咔嗒”一声扣上——锁还是之前租仓房时用的那把,连钥匙都没换过。

王驼子这时才慢慢站起身,拍了拍裤腿上的灰,看见向平锁门,随口问了句:“不多坐会儿喝口茶?”

向平摇了摇头,把钥匙揣进怀里:“不了,明儿再来。”说完就领着随从往回走,身后的仓库静悄悄的,只有马灯的光还在里头晃着,照在那些刻着划痕的木牌上,像在替没能回家的人,记着些什么。

漕运仓库的门还敞着,一百多辆马车刚验完,车轮沾的泥在青石板上拖出长印子。

三辆装食物的马车停在旁边,车辕上挂着风灯,白光晃得人眼晕。

向平撩开车帘,喊赶车的师傅和御林军过来:“先垫垫肚子。”竹篮里的饼还热着,夹着腌菜,汤是大锅熬的,飘着几片菜叶。

师傅们蹲在车边,手里的饼咬得“咯吱”响,御林军也卸了甲胄,呼噜噜地喝汤,风灯把他们的影子投在墙上,晃来晃去。

吃完饭,向平从布包里翻出账簿和碎银。赶车的师傅们围过来,一个个报名字领钱。

马二柱捏着银子在手里掂了掂,又数了一遍,咧嘴笑:“没错没错,比说好的还多俩子儿。”向平摆摆手:“路上辛苦,该得的。”

有人问他们要不要在汴京多玩几天,师傅们头摇得像拨浪鼓。“不了不了,家里的牛还等着喂。”

“娃子还在镇上学堂等着我捎糖呢。”说着就纷纷爬上车,鞭子甩得“啪”响,车轮转起来,尘土裹着马蹄声,渐渐远了。

向平望着他们的背影,手指在账簿上捻了捻,默默点了点头。

风灯的光暗了些,他把账簿塞进怀里,迈开大步,朝着皇宫的方向走去,靴子踩在石板上,脚步声在夜里传得很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