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巴托克拨弦(1 / 2)
到了古典主义时期,技术的进一步规范使小提琴登上更大的舞台,对这项乐器的追求也使得诸多音乐家开始分化。
例如德奥学派注重音色和严谨的结构,而法比学派则倾向於流畅的运弓和华丽的技术,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確立了现代持弓法。
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时期,小提琴的炫技与表现力因为帕格尼尼这位天才中的天才横空出世,而得到飞跃式的发展。
帕格尼尼首创的伸指法,高把位单指演奏等技巧,也將双音,和弦等技巧推向了极致。
因为这些闻所未闻的技术,魔鬼小提琴的名头也由此诞生。
到了第四阶段,也就是二十世纪到现在这个时间段,小提琴的技艺已趋於完善,这个时候出现的大师级小提琴家都是技术集大成者。
就像俄国学派的海菲茨,美利坚学派的帕尔曼。
已经很少有所谓的新技术再出现了。
而现在陆清风在做的,明显是创作新技术。
不,不能说是创造,因为是在拨弦的基础上改进,应该说是创新。
但这足以让在场很多人都说不出话来,因为真的成功了,別得到大范围的应用,陆清风的名字將鐫刻在音乐歷史上。
当然,她们也知道不会这么简单。
技术的发明创新很简单,对著上面的四根线隨意拉扯一通也可以说是新技术,问题的重点是能用在实际演奏中应用。
而陆清风完全不担心这个问题。
因为他所有的技术在叫做巴托克拨弦,是前世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贝拉在1927年写在自己的3號弦乐四重奏中。
在这首曲子中,巴托克拓展出了弓杆击弦,巴托克拨弦等创新性的演奏技法。
这些技法在当时可谓非常大胆,而在二十一世纪已经成为常规演奏技法。
而这个世界並没有巴托克这位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自然也就没了这些技法的出现,陆清风首次拿出来。
先是提出一个技术概念雏形,以后会拿出相应的曲子,將这些小提琴创新技法推广出去。
这是他为自己走向国际铺设的道路之一
想在如今以西方主导的古典音乐界走向伟大,只凭手里的小提琴是不够的。
陆清风没有多聊,简单说了一下这个技术的想法。
后面克伦佩尔就將看热闹的人群轰了出去,留下陆清风和奥利维亚,以及乐团的人交流认识,为后面的合作打基础。
……
晚上七点,剑桥市中心篤街。
位於其北侧的老鹰酒吧是这里最古老的酒吧之一,始建於1677年,多年以来,一直是剑桥师生的聚会场所。
“这间酒吧发生过的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就是在1953年,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在这里宣布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
“因此,在1962年的说,他们也拿到了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保留著復古装修的酒吧中,李诗白指著墙上的蓝色纪念牌介绍道。
陆清风对这方面不了解,但也知道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被列为二十世纪三大科学发现之一,另外两个是相对论,量子力学。
“这里还有一种很特別的啤酒,叫老鹰的dna,就是为了纪念这一发现,等下你们可以唱出。”
陆清风和孟珏笑著点头。
今天客人来到不少,大部分都是附近学院的学生,还有部分老师,陆清风还看到了和他一样,被剑桥学生带来的北大同学。
遇上了,陆清风就和他们聚在一起聊聊今天的见闻。
隨后又分开,去看了另一处颇具歷史气息的景点。
是二战时期,在这里喝酒社交的盟军飞行员,在酒吧天花板上用口红、蜡烛,汽油打火机写下的,他们的名字、编號和涂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