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3章 新战场,新征程(2 / 2)
“呵呵,你可真能老孔雀开屏自作多情,人家陆涛和黄应龙就算没有你一样光着屁股在大街上裸奔,这是人家的实力。”
徐彦辉还真不是打击姜鹏。
以陆涛和黄应龙在广西的实力,他们俩如果真的在大街上裸奔,估计还真没有人敢管他们。
当然,裸奔这种事也就是说说,毕竟陆涛和黄应龙只是胆大而不是缺心眼···
“那什么,我一会儿还有个会,下个星期我就准备回山东了,一会儿再聊···”
徐彦辉笑着点了点头,看来姜鹏确实挺忙的,隔着电话都能闻到风尘仆仆的味道。
“你自己多保重,回来的时候提前给我打个电话。”
“ok,把屁股洗干净等我···”
挂了电话,徐彦辉一脸的欣慰。
他和姜鹏认识的时间并不算太久,而且两个人的第一次见面还充满了火药味。
但是朋友这种东西真的很神奇,有些人只需要看一眼就是一辈子生死与共的兄弟···
广西先要解决的是陆涛和黄应龙洗白转型的问题,至于那个蓝一琼,有孙大伟这样的鬼才在,身边还有一个内敛稳重的白铁军帮衬,加上叶静的出谋划策,他已经掉到徐彦辉精心挖的坑里面了。
上面的雷霆风暴已经砸到了广西,据陆涛电话里说,专项整治小组已经正式跟广西军区提出了协助请求,陆老爷子亲笔签署的军令,部队联合当地的武警、特警,以及缉毒警各个部门协同行动,蓝一琼凶多吉少。
陆涛就一句话,上面要求还广西人民一个纯净的蓝天白云···
虽然蓝一琼还没有落网,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徐彦辉的计划是成功的,陆涛和黄应龙十分的安全,屁股擦的相当干净。
朱红和王广志也早就完成了工作的交接,两口子已经把家搬到了济南,因为这里是徐彦辉给他们划定的新战场。
李富丽之前在济南工作的济南纺织厂面临国营重组的问题,这也是那个时期大多数国营单位都要经历的一个阵痛时期。
1998年前后,国内正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经济变革,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而国企改革就成了这场变革的重头戏。
那时候,大量国有企业(咱们简称国企)因为亏损严重,走上了破产的路。
与此同时,数百万工人下岗失业,生活一下子被打乱。
1992年,有一位老人在南方谈话时定下了调子,要搞市场经济。
到了1997年十五大,提出“抓大放小”,国企要么转型,要么死,破产潮、下岗潮就来了,这也是改革必须付出的代价。
徐彦辉有个很好的习惯,除了读书,就是特别喜欢看报纸。
当然,看报纸的习惯是认识了霍继国以后才养成的,这也让他受益良多。
也正是因为一直都关注着报纸上的时事动态,这才让徐彦辉看准了入手济纺的时机,他当机立断的让朱红和王广志把矛头瞄准了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济纺。
谈判虽然有些磕磕绊绊,但总体上来说还算是顺利,无非就是一个下岗职工再就业安置的问题。
济南纺织厂是国营单位,在计划经济那会儿,国企可不只是干活赚钱的地方,还得管职工的吃喝拉撒睡。
住房得给职工盖,医院得建,孩子上学得管,连退休后的养老也得包。
这种“企业办社会”的模式,在当时是为了国家稳定,可到了市场经济时代,这就成了个大包袱。
市场经济讲的是赚钱第一,那些不赚钱的社会职能,国企还得硬扛着,成本高得吓人。
比如原先的济南纺织厂,一个工厂养着几千号人,还得修宿舍、开食堂,哪还有钱去跟别人竞争?
这老底子不改,想要在它的基础上发展出一个新的富丽六合,完全就是异想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