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强势,签辱国文书(2 / 2)
“狗东西,每次都给朕出难题!”
李世民揉揉眉心,对侍立一旁的魏征和房玄龄道:
“二位爱卿,此事你们怎么看?”
房玄龄沉吟片刻,看眼魏征后谨慎道:
“陛下,魏贤侄行事虽激烈些,但其初衷却是为推行邦交新政,强化大唐对藩属国的控制。
从长远看,利大于弊。只是他的方式嘛…确实容易授人以柄。”
魏征则语气淡淡:
“陛下,玉儿此举虽看似鲁莽,实则颇有深意。
他是在替陛下、替太子,扛下所有的骂名和压力。
邦交新政若成,功在陛下与太子;若引来非议,则由他一力承担。
玉儿他...他忠心可嘉,只是方式过于刚烈。”
魏征顿了顿继续道:
“况且那些番邦使臣,也确实需要敲打。一味怀柔,只会让他们得寸进尺。”
李世民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想起魏叔玉在御书房说的话,难道混小子真是主动背恶名?
“罢了。”
李世民挥挥手,“这些弹劾奏章,留中不发。
告诉
另外让玉儿收敛点,别再闹出如此大的动静。”
“是。”魏征和房玄龄躬身应道。
“两位爱卿过来瞧瞧,大唐在新罗、百济驻军之所,选在哪里为好。”
……
被消息传到魏叔玉耳中,他正悠闲的陪着长乐和孩子们。
“驸马爷,陛下让您收敛点。”白樱忍着笑汇报。
魏叔玉逗弄着怀中的儿子:
“收敛?本已经很收敛了。没让金吾卫直接拿人,只是泼点冰水,已经很给面子。”
长乐脸色则颇有些担忧:
“听说弹劾夫君的奏章,都快堆满两仪殿,真的没事吗?
要不丽质带两个宝宝,进宫陪父皇聊聊天?”
“能有什么事?”魏叔玉浑不在意。
“父皇心里跟明镜似的。弹劾之人要么是迂腐书生,要么就是……哼,与番邦利益牵扯太深的。
正好借着这次机会,把那些吃里扒外的家伙,也揪出来几个。”
他放下孩子对白樱道:“告诉刘善固和高延寿,三天期限一到,若有哪个使臣敢不签字,将他们直接驱离长安城。
至于一些与番邦勾结的官吏,尤其是与高句丽、百济勾结的官吏,不良人要拿出份名单出来。”
“是!”
接下来的两天,长安城的气氛愈发紧张。
鸿胪会馆内。
各国使臣如热锅上的蚂蚁,争吵、权衡、写信求助,乱成一团。
暗地里。
不良人和百骑司的动作也更加频繁,一些与番邦使臣交往甚密的官员和商人,开始感到风声鹤唳。
第三天清晨。
鸿胪寺大门刚开,以金德海为首的几个小国使臣,捧着签署盖章的文书恭恭敬敬递上来。
他们不仅不反对邦交新政,甚至对大唐驻军无比欢迎。
到了下午,西域皮穴等几个稍大些的藩国使臣,顶不住压力陆续前来签署文书。
他们虽然满心不甘,但想到大唐边境陈列的雄兵,最终还是屈服了。
最后,只剩下以熊厚为首的寥寥数人,还在硬撑。
眼看日落西山,三日期限将至,熊厚满脸愁容的坐在鸿胪会馆内。
签署邦交新策,回国后必然被国主责罚,甚至可能丢了性命。
不签,立刻就要面临大唐的怒火,后果更不堪设想。
就在此时。
一随从慌慌张张地跑进来:
“大人,不好了!我…我们在西市的货栈,被不良人查封了。说…说是查获违禁的军械!”
“什么?!”
熊厚猛地站起,眼前一黑。货栈里确实藏着些准备运回国的紧俏物资,但绝无军械。
栽赃,赤裸裸的栽赃!
紧接着又一人连滚爬爬地进来:
“大人!我们在长安的几家商铺,同时被查,掌柜都被带走了。”
熊厚浑身冰凉,他终于明白魏叔玉的手段。
眼下不仅仅是威胁,而是已经开始清除他们在长安的产业!
再顽抗下去,恐怕他们这些人,都别想活着离开长安。
“签…我签!”
熊厚几乎是咬着牙,从喉咙里挤出这两个字。他颤抖着右手,在视为屈辱的文书上,盖下百济国的使印。
当最后一份文书送到魏叔玉案头时,他正坐镇在鸿胪寺。
“驸马爷,所有使臣,均已签署文书。”刘善固恭敬地禀报,脸上带着钦佩。
他从未想过难缠的番邦使臣,竟真在短短三天内被全部压服。
魏叔玉看眼那叠文书,随手放在一边,仿佛完成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他对刘善固、高延寿、韦挺三人道:
“看到没?对待外敌,乃至潜在的敌人,就要有这种雷霆手段。恩威并施,但威必须走在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