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黑袍纠察队》(2 / 2)
2000年之后,正是好莱坞几大传统电影公司的巅峰时期。
华纳、迪士尼、环球这三家巨头就控制了好莱坞超过70%的顶级摄影棚资源,中小型制作公司想要进来拍摄,往往需要排队等候,而且最好的摄影棚和设备资源优先供应给这些大公司自家的大制作。
也就是说,搁在以前,就算李琦愿意掏大价钱,也未必能轻易拿到华纳核心制片厂的拍摄合同和黄金时间档期。
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
罢工导致大量项目停滞,摄影棚空置率极高,运营成本压力巨大。
因此,华纳方面不仅主动联系,愿意提供场地,甚至给出了前所未有的折扣优惠,几乎是求着李琦这样的优质客户来使用他们的设施,以缓解空置压力。
华纳制片厂内的摄影棚从Stage1到Stage28,都是其最核心、历史最悠久、设施最完善的核心区域。
李琦这次租用的,不仅是价格非常优惠,而且位置正处于制片厂的“心脏”区域——Stage1区。
这个Stage1摄影棚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它曾经诞生了1939年经典电影《绿野仙踪》(中那个令人难忘的翡翠城。
它也见证了《黑客帝国》开创性的“子弹时间”摄影技术的诞生。摄影棚内部拥有独特的三层隔音结构(空气层+致密混凝土+坚固钢框架),其隔音效果至今仍是全球影视工业建造标准的标杆之一。
......
“哇~”
当李琦一行人走进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Stage1摄影棚时,包括段奕红在内的不少人,再次发出了一阵抑制不住的惊呼。
巨大的空间、高耸的顶棚、厚重的隔音墙、以及空气中若有若无的、属于无数经典影片的历史气息,都让人感到震撼。
“这……这就是好莱坞工业体系和我们国内现阶段的差距吗?”段奕红仰着头,环顾这个比他见过的任何国内摄影棚都要宏大、精密得多的空间,忍不住惊叹道,“感觉这差距,比人与人之间的天赋差距还要巨大,让人有点无力感。”
“也就这样吧,别太长他人志气。”李琦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说道,“沉住气,好好学。相信我,用不了几年,我们国内搭建的影视基地和工业体系,一定会比他们更先进、更厉害。”
说完,他转头看向一旁同样被好莱坞工业规模所震撼、但眼神中更多是兴奋和思索的王晶,“王导,接下来,这部《黑袍纠察队》的拍摄工作,我就全权交给你了。”
李琦向来是一口唾沫一个钉,言出必行。既然他之前已经承诺了让王晶来执导这部剧,那么自然就不会有第二个人选。
王晶的适应能力和商业嗅觉是毋庸置疑的,但在一些涉及西方文化语境和特定类型片叙事的细节把控上,李琦还是觉得有必要和他深入沟通一下。
于是,李琦拉着王晶,详细地讲解了《黑袍纠察队》的核心设定和叙事基调:
“男主休伊是一个普通人,就在他准备求婚的时候,被沃特公司的七巨头成员之一的火车头来说,为了保持“速度之王”,长期嗑药,导致休伊的女友被撞死,而公司为了保持他的形象,篡改监控录像,男主布彻儿是前钟情局特工,因他妻子被祖国人暴行,所以他对超人类有着偏执的仇恨…”
“总而言之,《黑袍纠察队》这部片子说穿了,就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暗黑风格超级英雄剧集,核心元素是‘暴戾’+‘反英雄主义’,旨在解构和讽刺那些被资本和公关包装出来的完美英雄形象。”
等李琦讲完,王经愣了半晌,问了一句,“这......剧情可以这样拍吗?不是withgreatpoweresgreatresponsibility?”
王经忍不住说出了那句英文。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段奕红也是一脸的懵逼,在他的印象里,米国大片的英雄故事,从来都是肩负责任的,这剧情......直接掀翻他的三观。
祖国人用他的激光眼随心所欲地处决抗议者?
火车头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名声,直接撞死无辜路人还掩盖真相?
这也太黑暗、太恐怖了......
李琦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地纠正道:“把那个疑问的‘吗’字去掉。想要在已经饱和的超级英雄市场里爆红,就必须要有颠覆性的、不一样的思维。别人都在拍伟光正的超级英雄,你也跟着拍一样的东西,观众凭什么要放弃漫威、dc来看你的?我们必须提供他们没见过、但又隐隐感觉可能更接近‘现实’的黑暗视角。”
王晶刚想再说什么,却听到一旁跟着来的发行负责人小雷石满脸兴奋地插话道:“r.Li!您这个创意简直是太令人惊叹了!太棒了!”
“这个颠覆性的点子真的让人无比兴奋,我都已经迫不及待想看到这部剧集播出之后,会在市场上引起怎样的轰动了!真的……您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太aazg了!”
段奕红:“......”
王晶:“......”
两人面面相觑。,如今的两方市场,传统的、正面的超级英雄叙事已经开始泛滥,观众或多或少产生了审美疲劳,这恰恰为“反英雄主义”和暗黑解构风格的剧集提供了生长的土壤。
其实,追溯文艺创作的历史,“反英雄”作为一种角色类型,早在二战后的西方文学和电影中就已经非常流行。
尤其是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幻灭之后,像阿尔伯特·加缪)笔下《局外人》的默尔索、或是米国“垮掉的一代”文学中出现的那些叛逆、疏离、与传统英雄形象背道而驰的主角,都是文学史上经典的“反英雄”形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和评论家开始认识到“反英雄”身上所蕴含的独特的艺术价值、对人性的复杂反思以及其另类的审美价值。
这个时间点,也就华夏,由于特定的文化语境和历史发展路径,许多关于英雄叙事的思想还没有完全经历这种“祛魅”过程,大众和市场对于这种彻底颠覆传统的“反英雄”主角的接受度,相对而言还处于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
需要点时间和更多优秀作品的引导。
......
“那......咱们要多久拍完?一年?”
李琦摆手,“太长了,最多半年,最好能在三个月之内拍完,咱们华夏有句老话,世事难料,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也许明天编剧们就不罢工了,所以能加快节奏,就加快节奏,如果有时间,咱们可以继续拍第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