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华娱:踩着娜英冯裤子成为顶流 > 第596章 王保强学英语?

第596章 王保强学英语?(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说完,她便不再理会王保强,重新低下头,继续记单词。

王保强挠了挠头,一脸尴尬地小声嘀咕:“可是……可是现在不是还没有那种能让我在国际上大火的机会出现嘛……”

李氷氷头也不抬地回了一句:“李总出手的剧集,有几部是不火的?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王保强被这句话彻底噎住了,再也说不出话来。

当天下午,有人就看到,王保强也不知道从哪儿买了一本基础英语口语书和一个随身听,把随身听挂在自己的皮腰带上,一边在片场溜达,一边戴着耳机,磕磕巴巴地跟着念:“howareyou?I'fihankyou,andyou?”

制片人卓韦从外面处理完公务回到剧组租住的公寓时,正好看到王保强在楼道里,拿着书向葛妮妮请教:“妮妮,这个单词……这‘香蕉’到底咋念来着?是‘不拿拿’还是‘班那那’?”

“是ba-na-na!”葛妮妮耐心地纠正着他的发音。

卓韦见状,忍不住打趣道:“呦呵!真想不到啊,强子你也开始奋发图强,学起英语了?”

王保强露出他那标志性的憨厚笑容和两颗大门牙,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普通话说:“不学不中啊!卓哥你看,恁(你)们都会说英语了,就俺一个人不会,那俺不就成了拖大家后腿的了?那可不行!”

卓韦听了,忍不住笑了,拍拍他的肩膀:“学点好,学点好啊,有这心就挺好……”

卓韦没走几步,上楼时又碰到赵丽莹也背着一个随身听,耳朵里塞着耳机,嘴里念念有词地在背英语单词。再往上走,在楼梯转角又遇见佟丽亚,同样也是一手拿着单词本,一手比划着,在认真练习发音。

“嚯~”卓韦心里暗叹,“这怎么回事?怎么咱们这群人全都卷起来了?一个个都开始拼命学英语了?”

他跟她们打过招呼,回到自己的房间,忍不住一屁股坐在床上,看着窗外洛山基的夜景,沉默了好一会儿。

突然,他像是被针扎了一样,猛地从床上弹射起来,自言自语道:“他们都这么努力学英语了,那我这个做制片的,经常要和老外打交道,更不能比他们差啊!不行,我也得赶紧跟上!”

于是,他转身又下了楼,正好在楼门口再次遇到刚请教完单词的王保强。

“卓哥,你这急急忙忙的,又要干嘛去啊?”王保强问。

“我去电子商场买个随身听!再挑几盘英语学习磁带!”卓韦头也不回地答道。

卓韦以前的学历是中专毕业,学的是工科专业,后来考取了一个汉语言文学的本科文凭。

但要说英语底子,其实也不咋样。

不过,相比几乎零基础的王保强,他肯定还是要好上不少。而且他作为制片人,需要频繁与米国的合作方沟通,从职业必要性上来说,他学习英语的需求其实更为迫切。

我要再不比王保强学得好,那李总怎么看我?

王保强就像是那条鲶鱼,他开始学英语,直接影响了所有人。

连英语最差劲的都开始学了,那我有什么理由不学?

以至于,当后来王经抽空给远在华夏的李琦打电话,闲聊起剧组里这股突如其来的“英语学习热”时,李琦在电话那头都听得一脸懵逼,感到十分意外。

“呃……他们都这么用功了吗?这氛围……”李琦确实没想到。

在前世的记忆里,李琦记得新闻报道中,李氷氷是到了37岁左右才开始系统性地学习英语。

而赵丽莹和佟丽亚的英语水平,根据有限的公开资料看,简直是一坨。

前世,她们在为国际大牌做代言时,因简单的广告台词发音不够标准,导致部分宣传视频最终被品牌方删减或重拍。

他万万没想到,这一世,因为他的出现和带来的国际化机会,这几位竟然都提前变成了刻苦用功的“学霸”?

“先不说他们了,”李琦转换了话题,“你在米国那边,整体感觉怎么样?拍摄还顺利吗?”

“我的妈呀!”王经在电话那头立刻大倒苦水,“李总,我这脑子快宕机了!压力太大了!”

即便是以创意层出不穷、精力旺盛着称的王经,此刻也有些扛不住好莱坞高强度、高标准的工业化制作流程。

他继续诉苦道:“我来好莱坞这边跟组、学习了一段时间,算是真正明白了,为啥米国的电影和剧集能那么能打,在全球都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人家这里不光是工业体系完整、技术先进是一方面。

关键是人家在剧集创意、叙事节奏、类型化探索上的迭代速度,超越我们太多了!我现在都不敢细想,如果未来米国这种成熟又强势的剧集大规模涌入香江市场,会是什么样的景象……”

“他们占不了的。”李琦在电话里语气平静却笃定地打断了他。

“那肯定……”王经瞬间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马上改口。

因为眼下的现实是,李琦和他的「璀璨娱乐」几乎快要主导香江的影视市场了。好莱坞别说想占领香江,现在就连好莱坞自家的大本营,都快被李琦凭借几部爆款剧集攻上滩头了。

“放心吧,”李琦安慰道,“等你顺利完成《黑袍纠察队》的拍摄和后期,回到香江,好好休息一段时间!我相信这部剧一定会大爆!”

“借您吉言!《黑袍纠察队》一定会大爆!”王经也跟着吆喝了一句,听到李琦的鼓励,瞬间又感觉充满了干劲和希望。

自从他来到米国,亲眼目睹了李琦如何运作项目、如何与好莱坞各方势力周旋、如何用作品说话之后,内心总是忍不住澎湃起伏,畅想未来。

上世纪70年代,李小龙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与精湛的武艺在米国引起巨大轰动,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

但自那以后,几十年过去了,再也没有一位华夏电影人能在米国影坛真正地呼风唤雨。

而李琦的出现,他所带来的作品产生的反响,尤其是对看似固若金汤的米国传统影视奖项和行业格局产生的搅动。

堪称破天荒的头一份!

时代再变,机会也在变,自己若能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说不定真的能在米国影坛乃至世界电影史上,留下属于自己的一笔…

金九银十,热浪褪去。

《神偷奶爸》的热浪却才刚刚开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