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飞机送到位,准备下一站(2 / 2)
高中毕业直接考入夏科大的少年班。
到了大学之后简直如鱼得水。
这里汇集了众多来自夏国的少年天才。
而彭小苒是最耀眼的那一个。
本硕博连读,她花了四年时间完成。
等她博士毕业之后,她才刚刚十八岁。
作为国家重点培养的天才苗子,博士毕业之后,
鉴于她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成果非常多,
同时她自己的天赋和兴趣也是在这方面,
她很快就被夏科院看中,师从庄丰柑,梁首盼两位院士。
这两位院士是目前夏国最杰出的两位在航空航天领域方面的专家。
一年之后,两位院士表示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教她的了。
建议她自己选择感兴趣的方向进行研究。
在这期间,她还有她的两位老师,联合发布了二十多篇高质量的论文。
这次之所以来成飞,不仅仅是成飞公司高层的努力,
同时还有她的两位老师的力荐。
要不是她现在还太年轻,教授和院士的头衔早就够资格了。
不过,听内部消息,上面为了留住她,现在已经打算破格提升她的职级了。
年底,新评选出的一批教授的名单中就有她的名字。
再过个两到三年,院士的头衔,也是跑不了的。
到时候,这位可是全夏国最年轻的教授和最年轻的院士了。
闲话扯得有点远了,现在将视线再回到成飞公司这边。
彭小苒在科研部做着研究的准备工作,
同时将自己想到的实验步骤,流程、方法等,
写下来,形成一套标准的实验流程。
就等着京城那边的飞机送到,他们立刻就能投入到逆项研究工作之中。
……
另一边,陈卫国也是吃饱喝足,睡够了。
时间很快来到了深夜十一点钟。
陈卫国隐身在空间里,一路走着向着成飞仓库走去。
临放出飞机之前,陈卫国又围着仓库走了一遍。
确定没有问题之后,陈卫国走进了仓库。
用精神力扫描着,绕着仓库边缘走了一圈。
没有发现什么摄像头之类的东西。
然后,一挥手,空气中依次出现了四架大飞机。
随后陈卫国想了想,把之前准备好的那个新型航空材料的研究资料也放到了仓库里。
然后就原路返回。
至此,陈卫国的成飞公司之行,算是完成了。
大头送完了。
剩下的都是些小的航空公司和研究所。
这些公司或分到了一架飞机,或者好几个一起获得了一架飞机的配额。
当然这个“小”也只是相对于沈飞、西飞、成飞这样的庞然大物来说的。
实际上,这些公司的体量仍旧不容小觑。
这些“小”公司,大多集中在中部地区。
沿海地区,只有沪市一家航空公司,参与了研究工作。
剩下的派送任务加起来总共也就四处了。
陈卫国打算花一个星期的时间完成。
成飞这边的东西送完了,陈卫国就打算立即去往机场。
火车还是太慢了,现在他赶时间,就打算坐飞机去送剩下的几架飞机。
至于说多出来的几架飞机,陈卫国早就从空间里拿了出来,
在京城的时候,就交给了萧晨南处理。
送完飞机之后,他就能够有时间研究那个青铜四方小鼎了。
陈卫国出了成飞公司仓库两公里之外的警戒区,
他就拿出了那辆大红旗。
驾着车向山城的机场开去。
这会深更半夜的,大红旗又是黑色的,
一般不会有谁注意到这辆车。
再说了,陈卫国为了保险起见,还把车牌遮住了。
主要还是这里距离山城机场有点远。
一个在山城的南边,一个在山城的北边。
两个相距小两百多公里,骑自行车过去,实在是有点难为他了。
现在深更半夜的也打不到车,陈卫国也不得不开出他那辆老爷版的大红旗。
现在,他感觉想要一辆代步的小汽车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了。
一辆被大众广泛使用的,低调的代步小汽车!
他现在这辆大红旗实在是太扎眼。
要不是现在深更半夜的,他也不会冒险拿出来开。
今天晚上月亮都没有看到,天上只挂着几颗星星,
四周乌漆嘛黑的,路面上就是他孤零零的一辆车在行驶。
光线不好,陈卫国也不敢开快车。
一直保持着四十码的速度行驶。
这样算下来,要得凌晨五点左右才能到达这个爽柳机场。
路上得有五个小时的开车时间。
好在现在路上的车少,不用担心堵车了的问题。
就算是凌晨五点左右,路上的行人也不会太多。
他的大红旗,应该也不会被太多的人关注到。
早上五点,陈卫国准时到达了爽柳机场附近。
收了大红旗,换上自行车,继续向着目的地骑去。
十分钟后,陈卫国已经来到了机场的售票大厅。
又是十分钟,陈卫国垂头丧气的离开了候车大厅。
因为他找了十分钟,硬是没有找到山城直达昌市的航班。
这就说明,这会,这条航线还没有开通。
他不得不继续苦逼的火车旅行!
好在,这里离山城火车站不是很远,只有二十公里左右的路程。
开车半个小时就可以到了。
陈卫国没有坐上飞机,倒是在门口顺利的坐上了出租车。
四十分钟后,陈卫国已经在山城火车站的候车室了。
他还是习惯性的买了高级软卧的车票。
这次为了不让人打扰自己的休息,他将包间的两个车票都买了下来。
开了一晚上的车,他实在是有点困了。
好在这次的车次,不用他等太久。
一辆乌鲁慕齐途经山城,终点站是达昌市的火车,将在半小时后到站。
候车室现在已经在检票了。
他买的是高级软卧,享有优先入站的特权。
三十分钟后,陈卫国已经躺在了自己的铺位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