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向阳厂失火(1 / 2)
周老板这几天总觉得鼻子发痒,时不时就打个喷嚏,
揉着鼻子琢磨时,心里隐隐有数——准是自己那点小动作惹了众怒。
他猜得一点没错,前几天夜里,
他派出去的工人拿着手电筒,像偷粮的耗子似的,
在方圆几里地的居民墙头窜来窜去,把家家户户种的丝瓜叶子摘了个精光。
龙国的老百姓素有在墙头种丝瓜的习惯,
嫩丝瓜能清炒、能做汤,长老的丝瓜络更是刷碗的好帮手,是家家户户离不开的“生活伙伴”。
可周老板的工人不管这些,只要见着丝瓜叶就往筐里塞,有的人家刚冒头的嫩叶都没放过。
第二天一早,不少居民发现墙头的丝瓜叶没了影,站在门口骂了半天,却压根想不到是邻厂的周老板干的勾当。
不过周老板可没心思管这些闲言碎语,他满脑子都是赶紧把“仿版安神液”做出来。
从向阳厂“偷师”来流程,又抢收了一筐筐丝瓜叶,短短三天时间,
他就找小作坊印好了标签、订好了瓶子——标签做得跟向阳厂的几乎一模一样,
只在角落用模糊的字体改了个“周氏保健品厂”的名字,不仔细看根本分辨不出来。
一切准备妥当后,第一批“仿版安神液”很快就捣鼓了出来。
周老板看着瓶子里泛着绿光的液体,心里打着小算盘:
向阳厂的安神液一瓶卖十块,自己就卖七块,比他们低三成,准能吸引不少图便宜的人。
他揣着样品跑遍了周边的小药店和乡镇诊所,拍着胸脯保证“效果跟向阳厂的一模一样,价格还更实惠”,
不少店主被说动,进了几箱试试水。
一开始还真有不少老百姓被低价吸引,纷纷掏钱购买。
可没几天,投诉电话就像雪片似的打到了药店:
有年轻人喝了不仅没睡着,反倒精神亢奋到后半夜,第二天上班直打哈欠;
有中年人喝了肚子绞痛,跑了好几趟厕所;
更严重的是一位老太太,喝了之后头晕目眩,在院子里散步时差点摔进菜窖,多亏邻居及时扶住才没出事。
药店老板们慌了神,赶紧联系周老板要说法,
可电话打过去要么没人接,要么直接关机——周老板早就卷着预售款躲到了乡下亲戚家,把烂摊子丢给了别人。
这事越闹越大,很快就传到了卫生局。
崔局长拿着药店送来的“仿版安神液”样品,看着那眼熟的包装,
又听了老百姓的投诉,气得重重拍了下桌子:
“这不是坑人吗!拿着老百姓的健康当儿戏,赶紧查,必须把这家黑工厂给我端了!”
民警接到命令后,顺着药店提供的送货地址和周老板的亲戚关系网,
没两天就在乡下一间破旧的民房里把周老板揪了出来。
当时他正躲在屋里数钱,见到民警进门,脸瞬间变得惨白,嘴里还不停辩解:
“我没犯法啊,就是做了点保健品,顶多是口味不对,怎么能算坑人呢?”
民警可不听他解释。当即就把他抓了起来。
送到了局里,等候处理。
周老板被抓走后。他老婆和他的妻弟就开始忙了起来。
周老板毕竟在“造假圈”混了多年,早就练就了一套“人脉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