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576章:泰西楚国

第576章:泰西楚国(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但天地自然会告诉他们结果。

而那些人在“天地不仁”这一真理前的丑态,见的多了,想的多了,

难免会感到疲惫无趣。

“是的,是的。”

何博搓着手笑道,“如果我心里没有这样的想法,那怎么会有你呢?”

四方上帝们再怎么多姿多彩,

也是何博这位皇矣上帝分化出来的。

他们的想法、个性,

总是要以何博为根基,才能得到延伸、舒展。

世间万般风景,即便有碍于人情世故,对之颓唐的时候,

可大体上,还是很美妙的。

“人间的乐子我替你看了,你就去享受自然的美好吧!”

把白鹿放归山林间,

何博冲他摆了摆手,随后便离开了泰西。

诸夏的国度在这里发展的并不差,

前人的经验也为后来的开拓者指明了方向。

更有太平道作为凝聚人心的存在,

他不需要过多关切。

只是,

当路过西海,飘然返回东方的时候,

上帝的目光忍不住投到了正在迁移的匈奴人身上。

这支古老的游牧族群,

当年强盛于大漠,被汉人打跑;

之后迁移到河中,被杞国打跑;

再后迁移到阿兰地,又因为劫掠、覆灭翟国,引来了新生宋国的关注,随即被宋国打跑。

现在,

富有强大生命力,多次战败、迁移,仍然保留着族部,未令其瓦解消散的匈奴,

正逐渐跨过山与海的边界,绕过庞大的西海,踏着远离太阳的凄冷草原,朝着泰西而去。

推测下路程,

接下来于匈奴人重逢的,应该是立国于西海西北的北秦国。

“也不知道北秦能不能经受住这番风雨。”

这个国家的国力并不强大。

南边有罗马的侵占,

西边有蛮夷的骚扰,

哪怕知道隔着绵延的黑森林,有着同胞之国的存在,也因为距离遥远,路途艰难,难以与之抱团。

要知道,

当年泰西诸国受封始建的疆域,

可是生人死鬼,一同精心挑选过的。

不过北秦终究是个有底蕴,有根基的。

若调和纵横得当,

即便狂风骤雨席卷而来,也能在灾难过后,保留复起的力量。

“只要这里的国君不要做傻事吧!”

目光转移到正走出罗马城,向着四方宣告新任奥古斯都之事的使者,

何博联想起北秦与罗马的关系,以及后者君主的身份血脉,便悠悠说道。

随后,

他没有再停留。

……

而伴随着上帝将罗马消息的带回,

嬴秦和罗马的先君们,纷纷露出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神色,感慨起命运的神奇来。

何博就喜欢看这群死鬼欲绷难绷的表情。

他还笑道:

“秦汉之间有着纠葛,秦与罗马之间也有着纠葛。”

“你们这三家,完全可以组成牢不可破的‘连环’啊!”

路过的王景听到这话,便想起自己晚年,给曾孙做的那诸多玩具。

“指的是那一碰就碎的九连环吗?”

上帝把这个不会说话的给赶走了。

只留下三国先君们面面相觑,互相嫌弃。

屋大维原本是觉得国内的动乱,亲眼目睹实在恶心难受,

这才远行至于中原,希望在这里欣赏下新的风景,顺便听取嬴秦和前汉的经验,对亡国改朝这件事,做个心理准备。

谁曾想,

难得出远门一趟,本就混乱的老家,又整了个此前从未见过的活。

只能说,

存在的久了,真的什么都能见到。

“如果那个老小子真的将罗马改成了‘大秦’,你我之间难逃一战!”

到死仍旧的敏锐脑袋,也因为禁卫军选择的新君主而迟滞了一会,

然后,

屋大维找到西秦太祖嬴辟疆,语气决然的说道。

他们的身份相当,

死去时的年纪也十分接近,

倒也称得上“公平决斗”,

而不是像某些英年早逝的家伙,时常借助“死的早”这一条件,去欺负跟自己有仇,却长寿衰老而死的对手与后辈。

这种做法完美避开了“不欺凌老弱”的限制,让死鬼们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好在嬴辟疆并不在乎这点,

他应下了面前后辈的邀约。

他是重建宗庙社稷的雄主,对于寄居他国,篡夺其权位一事,也不是很看得起。

从上帝口中得知消息时,心里并没有什么欣喜振奋之感。

但就事论事,

他的血脉后人做了罗马的奥古斯都是真,

这位后人的父母,是被罗马先君强制撮合而成,也是真。

这种历史遗留问题,的确难以扯清。

还不如打一架,促进心中闷气的消散。

“不如再凑一凑,组个蹴鞠赛吧!”

何博听说了两个老鬼的约架,又跑过来出主意。

“正好罗马的君王算上那几个小的,也够数了。”

“你就这么想看罗马人在球场上扶老携幼,滚成一团吗?”

嬴辟疆把上帝给轰走了。

何博有些悻悻,干脆去找刘太公踢球去了。

而在阳世,

刘保逐渐长大,手中的权力也逐渐增长。

他利用臣子与宦官的斗争,成功将后者中居功自傲,影响宫内稳定的存在,驱逐了不少。

又利用朝堂清流们掀起的声势,对宦官制定了严格的规矩,让其原本嚣张的气焰,顿时像燃烧了一夜的篝火一般,只余点点火光,恢复了光武明章时那谨小慎微的模样。

这让成功打击了宦官,保卫了自己应得那份糕点的臣子反应过来:

这位少年天子,隔代隔人,继承了他叔祖和帝的天赋,是已然离去的邓太后,为大汉挑选的一位合格君主。

对此,

他们之间有喜有忧,还有少许并不在乎的人。

在最后那些人看来,

世间大势,可不会因为某个君主的贤明或昏庸而改变。

他们的家族昌盛繁荣,做下的事情,只能说“顺势而为”,又没有违背国法,日后皇帝想要推行什么政策,做出什么功绩,都需要自己的配合。

如此,

为什么要担忧?

君主贤明,他们自然乐意为治世添砖加瓦。

君主昏庸,他们自然也乐意趁机充实家族的羽翼。

真正的聪明人,向来是审时度势,目光长远的。

“不用着急。”

“先等皇帝长大吧。”

“让家里适龄的女子做好准备,以便来日进宫,侍奉天子左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