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579章:团圆

第579章:团圆(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这“术法”毫无疑问,属于新夏那边潜心进行各种研究的道长的杰作,并由一位叫做“刘贺”的道士发扬光大。

嗯,

就是当年那位,为了女儿幸福,为赵胜送上了养生良药的“刘贺”。

现在知道了一切的赵胜,一想到自己和老丈人的头回相见,竟然是因为那种事,整张老脸都皱的跟进过地狱一样。

“哼!”

“我家自有能耐,不需要外物相助!”

被西海的新对头提到这种事情,老刘家当即嘴硬了起来。

今汉先帝嘴里不断蹦出“刘氏子孙天赋异禀”、“少年明君层出不穷”等话语,直接逗的其他死鬼哈哈大笑起来。

一下子冲淡了前头被其唉声叹气,带出来的沉郁气氛。

当然,

旁边仍没有上鱼的老鬼喜,并没有加入这场欢笑。

死鬼的悲喜并不相通,

他只觉得这些家伙吵闹。

“今天没有钓到鱼,肯定是鱼被他们吵走了!”

他心里安慰着自己,转而又提着鱼竿去了个偏僻安静的角。

一轮圆月升上天空,

明亮的月光洒人间。

家家户户的烛火也逐渐燃起。

刚刚吃完月饼的后人,拍着手里沾上的碎屑,蹲在家门口,开始烧香焚纸。

他们一边烧,一边呼唤着祖先的名号,让门口的火堆、屋内的烛光,成为祖先回家探望子孙的“路引”。

阖家团圆的八月十五到了。

在这一天,

只要是受到诸夏文化影响的地方,都会仰望着天上的月亮,期待着人间也能像圆月一样完满。

“今天可是个好节日。”

“就算见到了不肖子孙,也别跟他们生气。”

“大不了多吃点贡品,给他们点进步的压力!”

上帝等着死鬼分完了鱼汤,老鬼喜也空着手从角里回来,便给他们发起了月饼,并做出过节前的最后嘱咐。

家里距离最远的赵裕第一次以死鬼的身份,跟家人过八月十五的日子,也是第一次从上帝手里拿到月饼。

他接过后的第一时间,便忍不住将那沉甸甸的饼子对着脚边的石头敲了敲,发出“邦邦”的声音。

于是他惊喜起来,“这月饼瞧着油润,却像极了西海的囊饼!”

西海的饼不论蒸烤,还热乎的时候,都很松软。

但受到水热影响,放的时间一久,就会变得又干又硬。

这使得西海那里,因一时口角气愤,抄起手边大饼就砸伤人,乃至于弄出人命的事,并不稀少。

“怕是连敌人砍过来的刀剑都能挡住啊!”

赵裕还在惊叹,

但冷着脸的上帝一抬手,就把他送回了西海宋国,让他跟子孙感慨去了。

其他死鬼见状,也不想着拿上帝手作月饼投掷出去,试试其厚重威力的事了。

只默默的揣着它,顺着火光的指引,应着子孙的呼唤,享受起了一年一度的美好团圆。

等到圆月逐渐暗淡,要朝着西边的夜空下时,

这短暂的美好也要迎来尾声。

死鬼要回到自己该去的地方,

生人也要结束守夜,打着哈欠躺回床榻。

然后,便是新的一天。

“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后人望着月亮,呼唤我的归来。”

月光浓郁的皇城之中,

祭祀完先祖的皇帝在换下厚重的袍服,准备入睡时,忽然这样道。

正在拆卸饰品的皇后听到这话,忍不住走过来安慰他道:

“我们还很年轻,那么着急干什么?”

“武帝当年,也有过同样的苦恼啊!”

汉武帝十六岁继位,直到年近三十,才生出第一个儿子。

而在此之前,

他的亲舅舅甚至为了这件事,担心外甥后继无人,有过跟其他宗王勾勾搭搭的行为。

可见当时武帝心里的压力,一点也不比才二十岁的皇帝。

结果皇帝听了,更加忧郁起来。

武帝儿子生的晚,可二十岁时却是生了第一个女儿出来的。

自己同样的年纪,却是一点痕迹都没有。

梁妠见他神情,也反应过来自己举例失当,嘴巴不由得抿紧。

最后,

一向受宠的皇后干脆推倒了还在郁闷,没有丝毫睡意的皇帝:

“陛下注重身体,必然会拥有长久的寿命,子嗣之事,不必急于一时!”

“还是先睡觉吧!”

罢,梁妠吹熄蜡烛,扯过被子,就把两人包了起来。

一夜过去,

皇帝又打起精神,处理起了国事。

“慕容鲜卑到了燕地,与之互市的时间也要更换。”

“此事交给鸿胪寺与户曹商议。”

前年的时候,

鲜卑内部爆发了剧烈的争斗。

日益兴盛的慕容部对鲜卑可汗的地位发起了挑战,初时一切顺利,奈何邻近冬天,一场突如其来的风雪,让更加靠近北部的慕容部损失惨重,还遭到了乌桓的偷袭。

好在汉朝考虑到慕容部向来恭顺,又仰慕诸夏,学着建立杞国的匈奴人那样,顺着《太史公书》的记载,追认黄帝当自己的老祖宗,让皇帝觉得自己应该帮扶这个属臣一二。

于是汉朝有形的大手一挥,差点在内外夹击下崩溃的慕容部,便获得了辽东的新草场,并从大鲜卑山的西边,迁移到了大鲜卑山的东边。

不过,

搬家永远是一件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解决的事。

慕容部新到变成以外的辽东土地,还需要大汉的扶持,才能迅速立足安稳。

因此,

今年的慕容使者,便来到洛阳,请求与汉朝在边境进行贸易,以获得足够的生活物资。

这本该是一件很寻常的事。

毕竟大汉通过开设长城边市,拿捏住了长期苦于物资匮乏,又没办法南下劫掠中原的游牧之民的命脉,从而让他们变得比以前能歌善舞得多。

只是慕容部的请求中,有涉及到交易农具等耕耘之物。

这引起了善于种地,也知道沉迷种地会造成何等影响的汉朝君臣警惕。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商讨后,皇帝还是决定同意这件事。

“让鲜卑人农耕,是化夷为夏的重要方式。”

“不能因为担忧未来的事,就放弃对辽东的开发。”

“何况辽东遗留下的燕人并不少,慕容部不从中原得到耕耘的技巧,也能从燕国遗民手中学到。”

其中差距,只是或早或晚而已。

如此,还提防什么?

反而会显得堂堂天朝气量狭。

而伴随着皇帝的点头,

一批又一批的物资,得以运送到长城之外,到慕容部手中。

“这里是以前燕国的地方,也是你们祖父的故乡。”

“我年轻的时候,还曾对他许诺过,会来到这里,弥补他当年的遗憾。”

现在,

虽然是被大汉捞过来的,但勉强也算实现了当年的愿望吧。

已经变得寒冷起来的辽东大地上,慕容延骑着骏马,带着自己的儿子巡视着部族新的领地,并对他们起过去的故事。

他的儿子们认真听着,同时也不忘打量那些被开垦出来的田地。

这是属于慕容部的新生活。

可他们对这个还没有很了解。

不过,

等辽东的风雪吹过几次,想来不熟悉的东西,也会变得熟悉起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