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缴来旌旗破敌胆(1 / 2)
金军能撑这么长时间其实已经十分出人意料了。
在遭遇如此规模的突袭之下,蒙兀人是完全指望不上的,因此也只能依靠金国正军。
而当完颜毂英所集结起来的兵马被一扫而空之后,也就象征着金军获鹿大营彻底失去抵抗,只能任由汉军宰割。
如果这时候,金军能有一两万精锐骑兵从真定城抵达获鹿,不得还有些翻盘的机会。
但何伯求所率领的汉军主力也不是吃素的,你分兵我也分兵,大不了大家一边赶路一边混战,甚至汉军都用不到胜利,只要拖到获鹿之战大势已定即可。
从这个角度上来,完颜璋死得真不冤。
谁让他迎面碰到士气正盛的天平军后,被李铁枪率军追着杀呢?
不过这都算是旁枝末节了。
当金国蒙兀联军溃兵向西溃逃之时,更大的灾难降临到了他们的头上。
且获鹿位于井陉口,也就是太行山脉到河北平原出口,也因此,获鹿的地形犹如一个喇叭,自东而西逐渐变窄。
五寨山与莲花山这两座太行山余脉犹如伸出的胳膊一般,一南一北将获鹿怀抱其中,在东方被汉军堵死的情况下,溃军只能向西逃窜。
而太行八陉毕竟是山中道路,即便要比寻常山路好走,却根本难以容纳数万溃兵。
更何况中间还有个土门关。
虽然土门关守将在第一波金军溃军抵达时就扛不住压力,打开了城门,并且率先溃逃,不过在大队溃军抵达后,井陉还是被彻底堵塞,并迅速演变成了绵延数里的巨大踩踏事故。
直到沿着太行山流出的太平河都被人马尸首堵塞之时,大范围的投降终于开始了。
“让开!让开!都滚到后边去!”
王雄矣所率领的后军作为总预备队,从头到尾都没怎么参战,此时得到追击敌军的任务之后,丝毫不敢停顿。
然而井陉口的这个大疙瘩哪里是那么简单就能被解开的?
王雄矣也只能望着连绵的太行山,连连感叹。
飞虎、白马、辽骑三支精锐骑兵见状,也是纷纷无奈。
步兵都过不去,骑兵就更别提了。
三名统领官在请示刘淮之后,各自分出一部分兵马,带着缴获的旗帜金鼓前来报功。
“你们回来也好。各自带着多少兵马?”
“飞虎军两千骑。”
“白马军一千五百骑。”
“辽骑营一千骑。”
“够用了,时间紧迫,暂时不忙着记功。”刘淮扶着腰带起身,随后从怀中掏出一枚令牌,交给梁肃:“我将汉字大旗留下,此间事的收尾,就拜托梁先生了。”
梁肃接过令牌,大声应诺。
获鹿战事已定,接下来也就是救治伤员,打扫战场,倒也不需要多大的军事能力。
只不过梁肃还是有些担忧的询问:“汉王,若是去真定战场,是不是要将天平军调回去。”
“不行,连续转变军令,实乃军中大忌。”刘淮翻身上马,对刚刚赶回来的毕再遇打了个呼哨:“而且,这里俘虏众多,也得需要一支成建制的兵马压阵。”
“梁先生,我不多了,再耽搁下去,金贼就要逃跑了。”
刘淮的战场嗅觉还算是敏锐。
就在获鹿金军大规模投降之时,徒单克宁就已经发现事情有些不对了。
不过他所想的却不是获鹿已经彻底溃败,而是由于前来迎战的汉军数量太多,以至于他有了别样的念头。
这是不是围点打援?
汉军的主要目标莫非不是获鹿,而是为了将金军从真定城中吸引出来,从而达到在野外打歼灭战的目的?
由不得徒单克宁不多想。
此次来到真定城左近参战的汉军有忠义大军、东平军、武成军、陈州军,还有一半天平军。
这些兵马加起来足有七万正军,而且皆是能打野战的精锐。
双方虽然都是仓促合战,但是汉军进退有度,各个兵种之间配合密切,再加上两倍的兵力优势,只是一个照面就将金军打得节节败退。
若非金军中骑兵众多,不断的侵略袭扰汉军侧翼,不定现在已经坚持不住了。
汉军这莫非是只用一支偏师去获鹿,而将主力压在了真定城?
不过若是这么想,就另外引出了一个问题。
被汉军少量兵马打成了那副德行,完颜毂英与那俩蒙兀大汗是不是有些太废物了一些?
徒单克宁在杀声震天的战场上,陷入了某种混乱与迷茫的情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