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荆益之别(1 / 2)
襄阳城内,镇南将军府。
幕府主簿蒯良与从事北地人傅巽肩并肩行走在走廊内。
两人步伐悠闲、散漫,不紧不慢。
蒯良双手捧着一迭纸张……北方因为战乱,纸张早已成为奢侈品。
也就这两年河东、太原大治,纸张才在北方重新开始大规模生产。
而在荆州,纸张更是廉价、常见。
不需要官府主导,民间就能生产出足够市场使用的纸张。
可这样的生产量,比起赵基那里还是不够看。
荆州物资富饶,不等于财富均衡,所以真正能拿纸张当日常消耗品的也没有多少人。
也就是到了蒯良这个地位、层次,才觉得纸张很是常见,不值得那么大惊怪。
蒯良目前也只是兼任刘表的镇南将军幕府的主簿,他的本职是章陵郡守,身上还有刘表入主荆州后表奏的树陵亭侯爵位。
章陵郡是从南阳郡东南部割出来的,将南阳郡与江夏郡隔开了,大致上就是光武帝刘秀老家这一片。
建安二年冬季朝廷迁入南阳开始,就废掉了章陵郡,将章陵郡各县重新并入南阳郡,意在恢复一个大南阳。
当时蒯良就转任别处,去年许都生变,开始讨伐吕赵二贼。
刘表再次析分南阳,一口气分出来四个郡。
东南部为章陵郡,用来监督江夏的黄祖;西北部为南乡郡,意在把守通向关中的武关道与上庸山道。
而南阳东北部就析分出一个义阳郡,目前刘表就是把义阳郡交给了刘备实控。
从旧有的帝乡大南阳分出来章陵、南乡、南阳、义阳四郡,即便这样,最的南乡郡也有八个县。
通过这样的拆分,原本的南阳郡乡党,现在就变成了四个郡内不同的乡党群体。
同时,大南阳郡内避乱的关中灾民想要返乡,也就没有那么顺利了,几乎没有合法返乡的法。
一来二去,就能抓很多跨郡非法流动的灾民,这些犯法流民自然是宝贵的财富。
从这些三辅流民群体身上,刘表也选拔丁壮,组建了一支有着西北、中原地区作战经验的八千重装矛兵。
可这八千重装矛兵几乎不适应荆南的气候,更不适应交州的气候、地形。
所以留在南阳保持训练的同时进行军屯,等待启用的一天。
可北方赵基掀起的一系列战争如同暴风烈火一样……八千人规模的军队,根本不配出现在赵基的菜单上。
所以不止是刘表在避战,蒯良、黄祖、蔡瑁这些人也都想避战。
他们不是不清楚赵基对待大姓豪杰的恶劣态度……可赵基实在是太强了,所以荆州人就不得不转换一下自己的思路。
例如,去理解赵基。
就赵基的出身来,必须摧毁太原衣冠,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掣肘,杀出一片立足、容身之地。
这是为了生存与发展,所以才要行雷霆手段。
现在赵基那里已经不缺土地了,又怎么会看上多雨、湿热、蚊虫泛滥的荆楚之地?
南阳倒是开发的比较完善,荆北的南郡、江夏郡还有许多待开发的土地,例如云梦泽残留的大片沼泽湿地,这些地方蛇虫密集,不到万不得已,北方人谁肯来这恶毒之地讨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