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稳固大后方,利益捆绑(2 / 2)
目前的油菜长势良好,林炳坤抽调了有能力的技术人员在这边进行指导,种植方面没有任何的问题。
“杨助理,咱们再去一趟陈州。”
阳山县不用担心,当地已经和瑶岭集团深度捆绑,別人是无法插手的。
但陈州方面还得用心经营一下,接下来,方唯和杨峰就去了陈州,和方方面面都进行了沟通。
效果很不错。
正好,向阳超市也引进了陈州,方唯还碰巧参加了超市的开业仪式。
引进向阳超市是去年决定的事情,陈州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终於赶在年底前开业。
另外,方唯这一次来,还和陈州方面谈妥了引进瑶岭房地產公司的事情,同时,瑶岭农业还打算在陈州建立蔬菜育种中心,並投资兴建一个大型的蔬菜瓜果交易市场。
新林县的地理位置终究是有点偏,交通不是很方便,哪像陈州地处交通要道,有铁路贯穿其中。
回到社里之后,方唯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和大家一起商议了局部战略的调整。
“有人担心我们把蔬菜育种中心放到陈州,会不会影响新林县的经济我可以告诉你们,不会!县里的蔬菜育种和蔬菜种植的规模都很小,除了供应香江市场之外,就只能辐射周边区域。
而我们在陈州建立新的蔬菜育种中心和蔬菜种植基地,主要是面向外省,藉助铁路运输的优势,完全可以做到辐射国內大部分的地区。”
在会议上,有人担心会影响新林县的经济,但方唯不这么看。
新林县的蔬菜育种和种植还可以继续搞,但陈州那边属於增量,是可以做大做强的。
“支书,那供应香江的蔬菜怎么办也要迁移到陈州去吗”
林炳坤表示了担忧,他担心田炳义等人可能不会同意这么做。
“那倒不用,供应香江的蔬菜流程很麻烦,当地的规定和顾客的心里很草蛋,我们没有必要再让別人刁难一回。”
方唯没有意愿把有机蔬菜这一块做大做强,他更愿意深耕內地市场。
所以,县里的蔬菜种植和育种不会变,陈州那边將著眼於走出去的战略。
大家很快统一了意见,然后一系列的微调隨即展开。按照瑶岭农业的实力,做这些事情很简单,速度也很快。
后续的事情由林炳坤负责,方唯只谈框架,不会去处理细节问题。
接下来,方唯的生活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每天抽时间处理一下公务,偶尔也会和盘莲去神仙谷爬爬山。
前两天还去三清观看望了孙道人,孙道人还特意给两人赠送了两道护身符。
不管有用没用,这都是老道的一片心意。两人也不嫌弃,就放在身上带著吧,又占多少地方。
上午。
盘莲和阿姐去向阳超市购买了一些生活必需品,柴米油盐都要买,毕竟早都不分口粮了,自己吃大米也得去外面买。
当然,他们也不会购买別的地方出產的大米,只会购买瑶岭大米。
等到中午方唯回家吃饭,盘莲忍不住抱怨了一句:“三哥,现在食用油涨价也太厉害了吧”
家里有储存的茶油,但做菜有时候也需要菜籽油或者生油,她今天去超市就各样买了一桶。但价格的上涨有点超出想像,便吐槽了一句。
“是啊,现在的的油料作物价格飞涨,特別是油菜籽的价格简直难以让人承受。”
方唯嘆了一口气,国內市场上食用油利润的大头都被几家巨头拿走了,瑶岭牌食用油也在其中分了一杯羹。
不过,从陈州回来之后,方唯就放弃了跟隨涨价策略,就这样盘莲还觉得贵了。
盘莲提了一句就不再多言,她发现这件事没那么简单,自己就不要乱说话为好。
方唯和公司的高层也很无奈,他们商量过有没有可能把食用油的价格打下来,最后的结论是绝无可能。
毕竟相较於几大巨头,瑶岭牌食用油的市场份额还是不够,想撬动整个市场力有未逮。
唯一能做的就是放弃了跟隨涨价策略,维持现有的价格不变。
但也带来了一个问题,赚多赚少先不说,瑶岭牌食用油的销量继续攀升,对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外购原材料可不仅仅是价格太高的问题,还有就是外购原材料的品质无法满足生產所需。
瑶岭牌食用油这段时间看似红红火火,但实际上却遇到了难题,照这样炒下去甚至都坚持不到来年的油菜成熟,菜籽油就得断档。
生油目前问题不大,玉米油毫无压力,菜籽油的原材料即將耗尽。
吃过饭,方唯给胡林伟打了一个电话,两人商量了好久,也没有找到一个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