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各凭手段,深入合作方案(2 / 2)
对方约他晚上一起吃饭,看样子是准备边吃边聊。
晚上。
盘莲和阿姐也出了门,今儿小洁请吃饭,她俩就省得在家里做饭了。
方唯则去赴约,在一家酒楼的某个包间里见到秦思成。
“方支书,我们双方经过这年合作,彼此之间已经有了信任的基础和默契。我只是这样考虑的,不如咱们双方共同组建一家房地產公司,把业务范围儘快推向全国。”
酒过三巡,秦思成谈起了正事。
以前大家的合作方式是项目合作方式,但他觉得这种合作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业务的发展,所以想进行更紧密的合作。
他准备以港口集团的名义参股瑶岭房地產公司,参股比例不低於总股本的30%,价格倒是可以谈。
“秦总,你提出的合作新模式,我不反对。但有一点,今后的业务发展还是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我绝不会同意高负债的快速发展。”
方唯有两辈子的记忆,房地產市场的起起落落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赌徒心理,毫无顾忌的举债发展模式。
稳扎稳打没什么不好,他可不想把瑶岭集团带入万劫不復之地。
“这没有问题,资產负债率不超警戒线是常识,赌徒心里是要不得的。”
秦思成一贯反对跨越式的发展,步子迈的太大容易扯淡。
企业可以正常举债,但一定要控制好负债率,坚决杜绝高负债。在利益面前要经得起诱惑,不冒险不冒进也是一个企业家的良好品质。
“那行,回头我在公司和他们商量一下,后续的事情让公司派人和你谈,我就不参与了。”
这件事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他和秦思成的心里都有数,確定了原则剩下的就是细节问题。
后续的谈判会由双方派出团队进行,方唯自然不会参加。
“行,那就这么样说定,我等你的消息。”
秦思成隨即转移了话题,吃完饭又找了个茶楼坐了一会,然后才各回各家。
第二天。
方唯去了海水稻试验田那边,查看了王木齐等人的工作情况。
目前,试验田里的大棚已经搭建完毕,新一轮的海水稻培育正在大棚中展开。
海水稻的品种基本上业已选定,接下来就是不断的筛选出高品质的种子,经过多轮培育最终定型。这个过程可快可慢,关键是看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达到预期。
方唯隨后查看了种植记录,便离开了试验田。
回到家里,他给蔡桐、胡林伟等人打了电话,把秦思成提出的方案告诉了他们,让他们开会研究一下,儘快拿出一个结论来。
放下电话之后,方唯觉得是时候確定集团公司总经理的人选了。
之前杨峰和他很隱晦的提过两次,蔡桐和胡林伟经常会为一件事情吵得不可开交。
从职位上来说,蔡桐和胡林伟平级,其实这种观里架构已经开始阻碍公司的发展了。
经过他这么长时间的考察,心里更倾向於让胡林伟出任总经理一职。秦思成提出的方案交由他们討论,其实就是他的最后一次考察。
三天后。
杨峰从羊城赶到了深城,向方唯作了匯报。
“蔡总坚决不同意和港口集团的深入合作,他的意见是集团公司的下属企业,最好都是全资子公司,引入了资金和股东,就等於是引入了麻烦。
胡总的意见和蔡桐恰恰相反,他认为像房地產这种资金密集型行业,不適合单打独斗。他认为秦总的方案很好,能让企业很好的规避风险。”
方唯把秦思成的方案告诉了蔡桐和胡林伟等人,让他们儘快做出一个结论。
结果蔡桐和胡林伟的意见相左,谁也说服不了谁,搞得这件事迟迟做不了决定。到最后,他们只能寄希望於方唯来做评判,给这件事画上一个句號。
“杨助理,你回头给蔡总和胡总打电话,告诉他们,我认为秦总的方案很好,让他们派出团队去和港口集团谈判吧。”
方唯交代了两句之后,就把杨峰打发了出去。
在深城他没有专门的办公地点,只好暂时在家里办公,好在他也呆不了太长时间。
一周后。
方唯和杨峰去了羊城,盘莲和阿姐则继续呆在深城,打算过些日子再走。
“杨助理,通知各位董事后天到公司开会,我要召开董事会会议,討论集团公司总经理的人选。”
这事儿不能再拖了,方唯打算在董事会会议上解决这个问题。
杨峰马上下发了会议通知,蔡桐和胡林伟似乎都意识到了什么,在会议开始开始前三番五次往方唯的办公室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