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有人做局,重点扶持对象(2 / 2)
“不行啊,方总,这些都是急需的设备仪器,要是缩减一半会影响研发项目的进度。”
冯小江顿时有点急眼,研发中心的欠账太多,到目前为止还缺少很多东西。
倒不是没有这些仪器设备就不能工作,只是工作的效率会大大降低。
“行吧,我给你们批了,下不为例。”
方唯知道对方没有夸大其词,研发中心目前的硬件设施的确有点差,他一咬牙还是在申请报告上签了字。
这样的话就得压缩其他开支了,真的很头痛。
“谢谢方总!这开始解决大问题了啊。”
冯小江拿着报告欢天喜地的走了,方唯忍不住摇了摇头。
然后他才看着方涛问道:“涛涛,你还有别的事儿”
“满满,我来主要就是为了仪器设备的事情,不过,还有些技术上的问题,想请教一下你。”
涛涛随即从身上掏出一个小本子,把这段时间积累的疑问,逐项说了出来。
方唯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还问了一下重新挑选育种材料事儿,对方说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马上就可以重新启动耐盐碱冬小麦的研究。
涛涛的疑问都获得了满意的答案,他便随即告辞离去。
匆匆数日。
省农业厅会同有关单位,对聚力农业的盐碱地改良成功进行了评估。根据土壤检测的结果,种植过海水稻和其他耐盐碱作物的土地,基本上达到了碱性减弱,含盐量大幅降低的效果。
大家觉得聚力农业的综合改良盐碱地方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以及良好的效果。
“这个聚力农业不简单,其创始人是咱们国家著名的育种专家方唯院士。像这样的公司必须要扶持,补贴和扶持贷款尽快到位。”
单位领导发了话,各部门随即积极行动了起来。
这天上午。
叶晨一溜小跑来到了方唯的办公室,他显得很兴奋,把省农业厅的文件递了过去。
“省农业厅认可了咱们的盐碱地综合改良方案,将聚力农业认定为农业高新企业,予以重点扶持。文件里说会有补贴和扶持性贷款,让咱们派人到省厅接洽。”
方唯一听,顿时来了兴趣。
他仔细看完了文件,忍不住拍了一下桌子。
“好啊,叶助理,你去把杨总喊过来。”
稍后,杨峰走了进来,两人商量了一下,决定派叶晨带人跑一趟省农业厅。
临走之前,方唯千叮咛万嘱咐,要求对方务必把这件事办妥。
叶晨也不负所望,几天后带着2500万元补贴款以及1亿元的扶持贷款额度,回到了公司。
杨峰立即安排有关人员去办理贷款,等这1.25亿元到账之后,公司的财务状况肯定会有所改善。
方唯很清楚,要想真正的摆脱资金困境,唯有加强自身的实力才是正解。
这些天,他大部分时间都在研发中心,指导耐盐碱冬油菜的育种工作。由于气候的原因,当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这要是能实现冬春轮作,经济效益差不多就能翻倍。
所以,耐盐碱冬小麦、耐盐碱冬油菜都很重要,可以让公司补齐短板,使得种植业迅猛发展。
还有就是这些作物的育种收益会很可观,但首先要把种植示范基地搞好,这样才能把公司的名气打响。
总之,这些事情都是一环扣一环,缺少哪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公司的整体发展。
“方总,耐盐碱冬油菜的育种工作很顺利,目前已经积累了相当数量的种子。你决定什么时候进行命名”
冯小江带领的小组,顺利完成了耐盐碱冬油菜的大部分研究工作,现在只剩下大面积验证种植这个环节。
不光是他,其实方唯对新培育出来的冬油菜品种,信心也很强。
“这个冬油菜就叫【西油023】吧。”
各种作物的命名都差不多,不讲究好听,只要好记就行。
方唯随后又去了方涛小组,他们目前正在进行新的冬小麦杂交试验。因为更换了育种材料,等于项目是从头来过,时间上肯定要之后一些。
他仔细查看了各种材料,感觉材料没什么问题。
不过育种这件事除了要有耐心之外,有时候还得有一些运气才行。
所以他并不着急,也没有催促方涛小组,仅仅是提供了一些技术上的指导意见。
转眼又是一个月。
省农业厅组织部分基层单位到聚力农业来参观学习,目的就是为了推广公司的【盐碱地综合改良方案】。
方唯亲自上阵为前来参观学习的人,做了结束讲解。
随后就由王木齐等人带着大家去田里参观,有倒是眼见为实,大家看着田地里长势良好的各种作物,简直不敢相信这一带以前会是重度盐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