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 345章 大元恐怖无情的国力碾压,懵逼的大理!

345章 大元恐怖无情的国力碾压,懵逼的大理!(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当然了,赵朔虽然把攻灭大理之事在嘴上的如此轻松,但实际上是颇为重视的。

大理不是那么好灭的。

在历史记载中,忽必烈和兀良合台这对蒙古国的黄金组合,率领十万精锐攻打大理。

虽然成功灭了大理国,但十万精锐只剩下了两万(《多桑蒙古史》),战马具体死了多少史书上没有详细记载数目,但“十损其九”。

主要原因,当然不是大理人多么能征善战,而是气候和地形。

其一,大理地处云贵高原,虽然远不如吐蕃高原的海拔高,但平地之上的将士入高原,战力要打些折扣。

其二,大理和安南一样,有着瘴疫。单凭大理人的杀伤,当然造不成蒙古军那么大的伤亡,但加上瘴疫实在是让缺乏后勤保障的蒙古军难以应付。

其三,也是最关键的,大理的地形。大理的瘴疫远不如安南严重,但地形比安南恐怖多了。

大理核心区被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巨型山脉(哀牢山、无量山、怒山等)和世界级大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所切割。这些河流在崇山峻岭中冲刷出深邃的峡谷,形成“望天一条线,看地一条沟”的险要地势。

军队行军如同在巨大的迷宫中行军,不仅要翻山,还要渡江,粮道漫长而脆弱,民夫和牲畜的消耗极大,补给线极易被切断。山区多变的气候,日夜间巨大的温差,也让远征将士们非常难以适应。

这些因素加起来,造成了蒙古军十损其八,战马十损其九的效果。

不得不,如果是普通的中原王朝有如此巨大的损失,很可能虽胜犹败,国势由盛转衰了,也就是当时强横一时的大蒙古国能够扛下来。

不过,话回来,现在的大元,远比当初的大蒙古国还要强大,战略态势更是比当初的忽必烈好了不知多少倍。

忽必烈攻打大理时,只是吐蕃臣服,四川还在宋国手里呢,更别提蒙古从未征服过的安南了。

所以,忽必烈不得不三路进军,实行爬折多雪山,过阿坝草原,行两千里山谷的冒险军事行动。

赵朔这次却不准备进行任何军事冒险,而是选择四路进军。

事实上,赵朔从至元元年,就为了攻打大理做出军事部署了。派出使者是希望和平解决。和平解决不了,那就以兵相加。只是没想到,大理人做的这么绝,不但杀死了使者,而且割了使者的鼻子,给刚刚开国的大元以最为深刻的羞辱。

第一路大军,吐蕃方向。

兀良合台为主帅,董文炳、汪德臣为副帅。

兀良合台率领十个蒙古千户,董文炳率领一个吐蕃万户,汪德臣率领一个汉军万户,共三万大军,已经在客木(昌都)完成了集结。

当初草原内战,速不台选择效忠拖雷一系,但把其长子兀良合台派到了中都。

如今速不台已经去世,其世袭千户由次子继承,仍然效忠拖雷一系。

赵朔将投奔他的零散蒙古人中选了一千户,由兀良合台世袭。

不得不,速不台这步走对了,他的子孙世袭的千户由一个变成了两个。

当然了,作为蒙古新一代的第一战将,兀良合台完全值得这个待遇。

董文炳是十七年前随赵衍入吐蕃的汉军千户长之一。

十七年过去,吐蕃人人口滋长,已经达到了八十万。再加上赵朔移民的五万汉人,高原总人口达到了八十五万。

原本的高原万户,也由一个变成了两个。

董文炳今年三十六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受封其中一个高原万户的万户长。

汪德臣今年三十一岁,是汉军万户长汪世显之子。如今父子俱为万户长,算是大元朝廷数得着的勋贵了。

总而言之,整个西路军以兀良哈台为主帅,董文炳、汪德臣为副帅,总共三万正规军,还有三万吐蕃府兵,三万吐蕃民夫,总共九万大军。

作战任务当然是这三万正规军,府兵和民夫主要是通过牦牛和吐蕃马为大军提供后勤支持。

当初南诏之所以和大唐打的有来有往,不就是因为吐蕃的支持吗?

现在,吐蕃大军要马踏大理!

第二路军,安南方向。

安南方向是东路军,正规军同样是三万人。

主帅是汉军万户长史天祥,除了他本部万户外,还有安南的一个由牛富率领的一个万户。这个万户除了有三个汉军千户之外,其余七个千户全部由蛮军组成。

蛮军习惯了在高山密林中作战,与大理的环境有些类似。

而且,他们和大理境内的蛮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金齿蛮吧,在安南的诸蛮族中不算多么强大。但是,在大理,金齿蛮的实力非常强大。他们于八十年前从大理国独立,在西双版纳地区建立了一个叫景龙金殿国的国家。

东路军的另外一个万户则是从中原调来,万户长是严忠贞。

严忠贞的父亲严实,是汉军正黑旗的老牌万户长。严实已经去世,严忠贞继承了他的万户长之职。

如今这三万大军已经在安南的越池完成了集结。

为这三万正规正规军提供后勤保障的是六万安南府兵,东路军的总兵力同样是九万大军。

第三路军,云贵附庸军。

在这个时代,后世地理意义上的贵州,一部分属于大元,一部分属于蛮夷国。

主要的蛮夷国有三个:自杞国,罗氏鬼国,和罗殿国。

这三个国都和大理进行接壤。

后世有些人认为罗氏鬼国和罗殿国是一个国家,这其实是不对的。罗氏鬼国在贵州毕节一带。罗甸国在贵州黔西南罗甸、贞丰一带,在广西入云南的必经之路上,是水西安氏的前身。

自杞国最为强大,其地域最强盛时北至曲靖、南达红河、西抵昆明、东至广西红水河,地方千里,号称拥兵十万之众。虽然如今地盘略微缩了些,但仍不容觑。在历史记载一带中,他们为了抵抗蒙古人,甚至修了一条长城。蒙古军为了征服此国,打了足足三年。

不管怎么吧,自从赵朔全取宋国以来,这三个国家陆续向赵朔称臣。

赵朔下旨,命自杞国出兵四万,罗殿国和罗氏鬼国各出兵两万,共八万大军,自带干粮,发兵大理,攻打善阐(昆明)。

好不容易出兵一次,只拿下云南怎么行?赵朔想把贵州一并收了。

他在湖南和广西各屯了三个汉军万户,如果这三个国听命攻打大理,还则罢了。

如果胆敢按兵不动,大军马上进击,将这三个国灭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