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好家伙!蒸汽汽车也造出来了!(2 / 2)
早已得到通知的王徽,此刻正带着几名核心工匠,恭敬地等候在试验场的入口处。
见到太子殿下在毕懋康的陪同下快步走来,王徽立刻率领众人躬身行礼:
“臣王徽,参见太子殿下千岁!”
王徽年纪比毕懋康年轻多了,约莫五十多岁,身材精干,皮肤因常年在工坊劳作而显得黝黑,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闪烁着工匠特有的专注和智慧光芒。
朱慈烺此刻根本没心思寒暄,几步上前,亲手将王徽扶起,目光灼灼地盯着他问道:
“王爱卿!毕大人,那‘蒸汽机车’已成?现在何处?快!快带本宫去看!”
王徽被朱慈烺的急切感染,心中又是自豪又是紧张,连忙答道:
“回殿下,幸不辱命!原型车已于旬日前组装调试完毕,初步试验,已可短距行驶!只是.只是与殿下当日所绘草图,形态上或许有些出入,规模也略大了一些。”
他语气中带着一丝忐忑,似乎怕这“出入”让太子失望。
“无妨!无妨!能动便是成功!形态大,日后皆可改进!速带本宫前去!”
朱慈烺连连摆手,此刻别形态有出入,就算是个四不像,只要它能靠蒸汽动力自己跑起来,那就是划时代的胜利!
“殿下请随臣来!”
王徽见太子并不在意细节,心中大定,连忙侧身引路。
试验场极为宽阔,地面经过夯实平整,远处还设有模拟的坡道、障碍等。
在场地的中央位置,一个庞然大物被一张巨大的、厚实的深灰色油布篷严严实实地遮盖着,只能隐约看出一个极其庞大的轮廓,高度竟有近七八米高,宽度也四五米,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宛如一头沉睡的史前巨兽。
朱慈烺远远看到这个轮廓,脚步不由得一顿,眼中闪过一丝惊愕。
这体积也太大了吧?
他印象中的蒸汽汽车虽然也堪称庞然大物,但似乎远没有这么夸张?
这尺寸,都快赶上型厂房了!这真的是“车”吗?他心中不禁泛起了嘀咕。
王徽注意到太子脸上一闪而过的诧异,不敢再卖关子,转身对等候在一旁的几名工匠用力一挥手,高声道:
“揭幕!”
“是!”
几名早已准备好的健壮工匠齐声应诺,分别抓住篷布的边角,口中喊着号子,一齐用力!
“哗啦!”
巨大的油布篷被猛地掀开,滑在地,扬起一片细微的尘土。
刹那间,一尊真正的钢铁巨兽,毫无保留地呈现在朱慈烺和所有随行人员的眼前!
饶是朱慈烺早有心理准备,也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绝非他想象中的、带着些复古浪漫色彩的蒸汽汽车!这分明是一台充满了原始、粗犷、强悍工业力量的蒸汽机车头!
或者,是一个试图将蒸汽机与车辆结合,但技术尚不成熟、导致体积无比臃肿庞大的原始怪物!
只见这巨物通体由暗沉的黑铁打造,铆接的痕迹清晰可见,充满了力量感。
整体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上下两部分。
下半部分是一个极其坚固的巨大铁质底盘,底盘之下,左右两侧竟然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整整十二个巨大的铁轮!
每侧六个,轮子直径惊人,几乎到一个成年男子的胸口高。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些巨轮的外缘,竟然包裹着一层厚厚的、明显是硫化处理过的黑色橡胶轮胎!
虽然工艺看起来还很粗糙,纹理深刻,但这确确实实是橡胶轮胎!
这得益于他几年前就开始大力从南洋引进橡胶原料,并设立工坊进行试验性生产,没想到王徽他们竟然已经用到了这里!有了橡胶轮胎,就能极大改善行驶的平稳性和抓地力,这是至关重要的进步!
底盘之上,则是这台“机车”的主体:一个硕大无朋的立式锅炉!
锅炉如同一个巨大的铁罐,表面布满了粗壮的铆钉、各种阀门、压力表以及纵横交错的管道。
锅炉后方,连接着更为复杂的传动机构、气缸、连杆,结构之繁复,让人眼花缭乱。
在锅炉的顶部,一根需要两人合抱粗细的烟囱笔直地指向天空,虽然此刻并未生火,但可以想象一旦全力运行,黑烟滚滚的景象是何等壮观。
在锅炉的前方,则是一个类似驾驶室的半封闭结构,开有观察窗。
这完全就是一个蒸汽火车头啊!
只是它没有铁轨,依靠那十二个巨大的橡胶轮胎直接在地面上行驶。
其庞大的体积和惊人的重量,远远超出了朱慈烺最初的设想。
朱慈烺仰头看着这尊钢铁巨兽,一时间竟有些失语。这大家伙.真的能动起来?不会把地压塌吗?
王徽看着太子殿下脸上那混合着震惊、疑惑和难以置信的表情,心中不免有些忐忑,连忙解释道:
“殿下,臣等依照殿下指示,力求缩蒸汽机体积,然为确保有足够动力驱动车辆,锅炉与气缸无法过,加之传动结构复杂,需足够强度之材料,故此成品体积确实超出了预期。”
“臣等有负殿下所托.”
他的语气带着歉意。
朱慈烺猛地回过神来,连连摆手,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兴奋光芒!
体积大?这算什么缺点!
在这个时代,能造出这么个玩意儿,本身就是奇迹!他关注的不是体积,是功能!
“无妨!无妨!能造出来,便是天大的成功!”
朱慈烺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他急切地追问。
“王爱卿,此物果真能行?可能演示给本宫一观?”
见太子并未失望,反而更加兴奋,王徽悬着的心顿时放了下来,脸上也露出了自豪的笑容,躬身道:
“回殿下,自是可以!旬日前已初步试车,虽行驶缓慢,且仅能在平坦硬地上短距行进,但确已可行!殿下请稍候,容臣安排工匠启动!”
罢,王徽转身,对一旁待命的工匠头领仔细叮嘱了一番,主要是安全事项和操作流程。
那工匠头领显然参与过试车,神情严肃地连连点头,随后一挥手,带着七八名早已选拔好的、胆大心细且熟悉操作的工匠,走向那台钢铁巨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