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反转,开始了(1 / 2)
老人的话语里充满了对孙子的深切担忧,生怕他年轻气盛,行差踏错,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苏哲能清晰地感受到爷爷话语里的焦急和爱护,他心中暖流涌动,语气放缓,带着安抚的意味:“爷爷,您放心,您说的这些,我都仔细考虑过,其中的利害关系,我明白。”
他略微组织了一下语言,用更清晰的方式解释道:“我不会,也绝不能把海外资金大规模地、直接地注入到这个项目里。那确实是授人以柄,自找麻烦。我的想法是,在必要的时候,或许可以将其作为一股极其谨慎的‘引导’力量,或者说,一个‘催化剂’。”
“哦?怎么个引导法?怎么个催化法?”苏诚的语气依旧带着深深的怀疑和警惕。
苏哲继续说道,声音平稳:“我会通过一些完全合法合规、层层隔离的境外投资平台,以市场化产业基金的形式,投入一小部分启动资金,或者提供某种经过严格设计的、不显眼的增信担保。
这笔钱的主要目的,绝不是作为项目资本金的主体,而是为了起到一个信号作用和信誉背书,吸引和撬动更大规模的正规国际资本、国内大型金融机构、国有资本和真正的产业资本参与进来。
说白了,就是抛砖引玉,用我这‘一小步’、‘第一把火’,带动市场资金的‘一大步’和‘熊熊烈火’。
而且,这部分资金的进入时机、方式和未来的退出路径,都会经过精密设计,严格遵循市场规则和国际惯例,确保其隐蔽性和安全性,不会留下任何明显的把柄和可供追查的线索。”
苏诚在电话那头沉吟着,没有立刻说话。只有轻微的呼吸声透过听筒传来,显示他正在仔细消化孙子的这套说辞,权衡其中的风险和可行性。
苏哲趁热打铁,进一步说明其逻辑:“爷爷,您想,如果‘神州梦华录’这个项目的前景真的如我们评估的那样巨大,为什么不能吸引来足够多的正规资金?如果连市场化融资都异常困难,那恰恰说明项目本身可能就存在致命缺陷,或者外部环境极其不看好。
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在关键时刻,先给市场一点信心,证明这个项目的可行性和巨大潜力,打破最初的僵局和观望情绪。
等真正的‘大鱼’被吸引进来了,市场形成了共识,我这部分先导资金就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机逐步退出,或者转化为纯粹的、分散的财务投资,隐藏在众多投资者之中,不会太显眼。”
过了好一会儿,苏诚才缓缓开口,语气依旧带着难以消除的谨慎,但比刚才那斩钉截铁的反对缓和了不少:“小哲,你这个想法...听起来是比不管不顾地直接砸钱要稳妥一些,考虑得也更周全。
但是,操作起来,难度极大!对时机、分寸、渠道的把握要求非常高,简直是在走钢丝!任何一个环节出了纰漏,都可能前功尽弃,甚至引火烧身!你可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要有万全的准备和最可靠的执行团队!”
“爷爷,您放心。”苏哲语气坚定,“具体的运作,我会交给最专业、最可靠的团队去处理,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尽可能稳妥。而且,这目前也只是备选方案之一,并非首选。
当前的首要任务,还是争取省里和国家的正式立项支持。如果能顺利拿到政策性银行贷款和国家级相关产业基金的支持,那是最好不过、最阳光正大的路径,也是我最希望走通的路。”
苏诚似乎稍稍松了口气,语气也放松了些:“嗯,这样想就对了。还是要尽全力争取走阳光大道,明面上的、合规的支持比什么都稳妥、都硬气。爷爷这边,虽然退下来了,但一些老关系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