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传首天下,修《辽史》(1 / 2)
燕京城皇宫的武英殿内。
两名禁卫军士兵手捧一个黑漆木盒,缓步走到姜齐面前,单膝跪地,将木盒高举过头顶:“启禀陛下,上京道西北招讨司耶律阿思大人,遣人将天祚帝首级送至,现已验明正身,请陛下查验。”
姜齐抬手示意,内侍上前打开木盒。
一颗面色青紫、双目圆睁的首级映入眼帘,正是昔日的辽朝天子天祚帝耶律延禧。
姜齐盯着首级看了片刻,语气平淡:“这就是天祚帝?如今也落得这般下场。”
殿内的文武百官皆低着头,唯有李助朱武等人,目光灼热。
“耶律阿思斩杀天祚帝,献首归降,有功于大乾。”姜齐收回目光,对着内侍下令,“传朕旨意,封耶律阿思为归义侯,在燕京敕建归义侯府,令其回京受赏,继续统领上京道西北招讨司兵马,镇守草原边境;赏黄金五百两、绸缎千匹,以资嘉奖。”
随后,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威严:“将天祚帝首级装入特制木匣,贴上封条,派专人送往天下各州府传阅,让所有契丹旧臣、草原部落看看,怕是许多人效忠了辽国一辈子,也无缘见见天祚帝的样子!”
“陛下英明!”文武百官齐声应和。
旨意下达后,姜齐召来内侍:“传萧普贤女觐见。”
萧普贤女,归降大乾后,一直居住在燕京的宗室府邸中。
接到传召,她心中忐忑,不知姜齐为何突然召见自己。
来到武英殿,萧普贤女躬身行礼:“罪妇萧氏,参见陛下。”
姜齐看着她,语气缓和了几分:“萧氏,你乃辽朝宗室,熟悉辽朝。朕决定设立翰林院文史馆,命你担任编修,专职编纂《辽史》,记录辽朝的兴衰更替,你可愿意?”
萧普贤女闻言,心中一惊。
编纂《辽史》,意味着辽朝的覆灭!
这对她这位辽朝宗室而言,无疑是一种投名状。
可她也明白,姜齐此举,既是对她的信任,也是一种考验。
若拒绝,便是对大乾不忠,若接受,又要面对祖宗基业覆灭的伤痛。
沉默片刻,萧普贤女缓缓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罪妇愿遵陛下旨意,编纂《辽史》。定当如实记录,不偏不倚。”
姜齐点了点头,满意道:“好。朕给你调配十名文人助手,所需典籍、笔墨,皆可向国子监支取。你要记住,史书是为后人鉴,而非为前朝讳。”
萧普贤女躬身应道:“罪妇谨记陛下教诲。”
退出武英殿时,她的心中满是复杂,微微一叹,或许,编纂《辽史》,是她能为辽朝做最后一件事,也能让她在大乾找到新的归宿。
燕京城门的青石板路上,晨光刚驱散薄雾,便被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打破。
装有天祚帝首级的黑漆木匣,由四名禁军士兵抬着,正准备出城前往各州府传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