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 北路(1 / 2)
五月十七日的耀州三原,晨雾尚未散尽。
城外的校场上已汇聚起一片红色,关胜麾下的五万大乾军将士身着统一的赤色铠甲,手持长枪,列成整齐的方阵。
校场中央,关胜勒马伫立,通体火红的战马不安地踏着蹄子。
关胜深吸一口气,开口时声音如洪钟般响彻校场:“弟兄们!陛下登基不久,西夏便勾结王庆,妄图偷袭洛阳,毁我大乾根基!如今陛下命我等南下咸阳,切断长安西夏军的退路,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尔等可敢随我奋勇杀敌,不负陛下所托,不负天下百姓的期望?”
“愿为陛下效死!不负天下百姓!”五万将士齐声高呼,将士们纷纷举起手中的武器,枪尖、刀尖在晨光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汇聚成一股令人胆寒的力量。
关胜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抬手示意将士们安静,继续说道:“传我将令!大军兵分三路,向泾河西岸挺进!郝思文听令!”
“末将在!”郝思文策马出列,躬身行礼。
“命你率领一万五千人作为先锋,快速推进,扫清沿途障碍,务必在明日凌晨抵达咸阳近郊,为大军主力开辟道路!”关胜的语气严肃,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末将遵令!”郝思文领命后,立即策马返回队列,开始整顿先锋部队。
“粮草队听令!”关胜再次开口,“命你部五千人负责押运粮草,紧随先锋部队之后,保障大军的后勤补给,不得有丝毫差错!”
“末将遵令!”粮草队将领躬身领命。
“其余人马,随本将作为主力部队,居中统筹,随时支援先锋与粮草队!”关胜最后下令,“全军出发!”
随着一声令下,三路大军如同三支离弦的利箭,先后离开了三原校场。
郝思文的先锋部队速度最快,骑兵在前,步兵紧随其后,沿着官道向着泾河西岸疾驰而去,粮草队则赶着数十辆粮车,稳步前进。
关胜率领的主力部队则保持着适中的速度,在中间形成保护之势。
五月十八日下午,郝思文率领的先锋部队率先抵达耀州三原与泾河西岸之间的必经之地云阳镇。
此时的将士们已连续行军一日一夜,不少人脸上露出了疲惫之色,战马也微微喘着粗气。
副将见状,连忙向郝思文请示:“将军,将士们已疲惫不堪,战马也需休整,不如在此停留半日,明日再继续前进?”
郝思文勒住马,抬头望向天色,此时夕阳西下,夜幕即将降临。
时间紧迫,若在此停留,很可能会延误战机,让咸阳的西夏军有了防备。
“不行!”郝思文果断拒绝,“陛下命我们明日凌晨抵达咸阳近郊,如今距离目的地还有一百余里,若在此停留,必然无法按时抵达!传令下去,全军在云阳镇休整半个时辰,补充饮水与干粮,随后继续前进,连夜赶往咸阳!”
半个时辰后,郝思文的先锋部队再次出发。
此时夜幕已经降临,官道两旁漆黑一片,只有将士们手中的火把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为了不暴露目标,郝思文下令熄灭火把,只让斥候在前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