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折磨起居郎(2 / 2)
现在又让宋庠修起居注,那就是要跟在皇帝身边,记录他的言行。
除了赵祯私生活外的种种言行,都要进行编纂记录。
“朕知道了。”
听着赵祯的回答,宋庠当即掏出册子,坐在一旁开始磨墨:
“官家与新科状元之间的对话,理应被记录。”
宋庠一丝不苟的坐着自己的事。
可是宋煊与赵祯方才的对话,根本就没法子记录在案。
难不成两人在这里讨论如何让刘娥还政
宋庠肯定是刘娥派来的耳目,这都不用想。
“我有个疑问”
宋庠指了指自己道:“宋状元是跟我说话呢”
“对。”
听到宋煊的肯定回答,宋庠放下手中的笔:
“请说,咱俩之间的对话,没资格上官家的起居注。”
“只要是官家跟谁说话,都是要被记录的吗”
“不错。”
宋庠瞧着眼前这个年轻的后辈,多说了一嘴:“而且一般也是保密的,不会对外宣传。”
“可是陛下如何知道你是不是一字一句都记录上去,而不是断章取义”
宋煊面露不解:
“再加上人说话快,或者是发生争吵,难免记录会有所缺失啊!”
皇帝看起居录这种事实在是正常。
毕竟天可汗李世民开了一个好头。
“我是起居郎(左史),还有人担任起居舍人(右史),二人同时记录,互相核对,避免单方篡改。”
“而且翰林学士参与修纂《实录》时,则是需要核对起居注的原始记录,发现不实可以更改。”
“甚至宰相编纂《时政记》的时候,也会与起居注内容进行对比,若重大事件不一致,需要朝议核实。”
“哦,原来如此。”
宋煊看向赵祯:
“官家,看样子改写历史,只要搞定左右史两个人便可以了。”
“别胡说。”
赵祯示意宋煊谨言慎行。
他可不想在起居注上记录宋煊如此轻挑之言。
宋庠倒是笑了笑:
“方才宋状元那句我不会记录,只是如今起居舍人还没有定下具体的人员,便由我一人暂且负责记录。”
“官家若是想看,也可以,只不过带到另外一人就位,官家可就别怪臣用大宋祖制拒绝了。”
赵祯是想要看自己的起居注,后期被刘敞给拒绝。
吕夷简想要修改自己的负面评价,特别是在怂恿废后这件事上,反倒遭到谴责。
韩琦也陷入要求删改英宗继位争议记录,被史官明确拒绝。
“如此便好,朕没什么需要看的。”
赵祯笑呵呵的道:
“宋判官的人品,朕是信得过的。”
宋庠又拿起笔,笑了笑:
“那臣可就开始记录了,请二位继续。”
他在册子写上年月日以及时间和地点。
反正就是替别人写日记。
宋煊没成想刘娥会派人来整这种事,以前如何就没有呢
难不成是因为天子没亲政,所以用不着记录
现在天子展露出一丝想要亲政的动作,她就立即开始了反制
毕竟叫范仲淹进京这件事,是赵祯自己做主的。
刘娥根本就不喜欢范仲淹写的这个万言书。
有外人在场,尤其是记录自己言行的,赵祯一时间也是沉默。
于是二人都在喝茶。
宋庠也不着急,他能明白二人之间的尴尬之色。
于是他在册子上写到:“帝与宋状元相顾无言,只是一味饮茶。”
“不是,不说话也要写”
宋煊觉得这活真是挺叫人恶心的啊
“宋状元问,不说话也要记录”
“帝扶额无奈。”
听着宋庠说的话,宋煊一下子就站起身来了,他踱了几步,站定:
“官家,方才我们说范院长的上执政书,其中吏治腐败,官员选拔只注重门第,不察真才,贪腐之徒充斥朝堂”
“嗯,确实如此。”
赵祯当然打起了配合,他也想要自己的第一篇起居注写的方向好一些。
只要他坐在皇帝这个位置上,便注定要青史留名。
谁不愿意给自己留下一个好名声
宋煊见宋庠在那里记录,便慢悠悠的东扯西扯。
他明白,这种对话最终都是奔着刘娥那里去的。
天子不能看起居注,没规定皇太后不允许看啊
既然她喜欢看,宋煊多说一些就是了。
说个万字往上,反正自己这里有茶又有时间。
宋庠他单独一个人,手腕子都得写酸了,可不一定能跟得上宋煊说话的速度。
让刘娥去瞧吧,费她的眼神和心神。
赵祯一开始还觉得宋煊说的在理,可是稍微回想一下,便发现有好几个句子是翻来覆去的换种说法。
他挺能墨迹的啊!
不愧是八岁就出来在街头打拼,练就出极好的嘴皮子。
宋庠本以为自己那几句话震慑住了宋煊以及官家,尤其是他们两个屁话都不敢说的时候。
宋庠提出可以让皇帝主动看,他心里是极为得得意的。
现在手腕子酸疼酸疼的。
毕竟是他说的皇帝与新科状元之间的对话,必须得记录在案。
再加上他们二人讨论的是最近朝堂议论纷纷的范仲淹万言书。
这必须得记录下来。
尽管皇帝办公的地方有些暖和,但是宋庠头上很快就出现密密麻麻的汗珠。
他发现宋煊是个话痨。
不开口也就罢了,结果他一开口就滔滔不绝讲个不停。
仿佛门外有无数个听众似的。
关键说的那几点,还挺有道理的。
宋庠自己一出现,宋煊就会谨言慎行,未曾想他完全不按照自己的设想去走。
宋庠自从“连中三元”后,成功进入仕途,那也是三年了。
他还从来没有像今日这么累过!
宋庠又不敢停笔,此时此刻他才真的渴望自己的搭档能够早点确认下来。
这真不是一个人能干的活。
赵祯耳朵听着宋煊的话,眼睛却是飘向母后派来的“明探”,瞧着他如此劳累的模样。
赵祯很努力的让自己的嘴角压下去。
毕竟这是朕的第一篇起居录,绝不能因为笑场而被记录在案。
于是赵祯绷着脸,瞧着这两位“连中三元”之间没有硝烟的战争。
“停一下。”
最先开口的是宋庠,他的手抽筋了,连忙放下毛笔大叫着:
“还望十二郎停一停嘴。”
“怎么,是哪里没记住吗”
宋煊走上前去,瞧着宋庠越来越潦草的笔记,随即又给他指出了好几处错漏之处。
“宋判官,天子起居注如何能有错字呢”
“将来若是因为错字产生了歧义,对于官家可是有着极深的影响。”
“什么”
“那不行啊!”
赵祯也站起身来,走了过来:
“朕得好好瞧瞧。”
“不过话说回来了,毕竟宋判官也是头一次做这种事,不熟练也是可以理解的。”
宋庠瞧着二人一唱一和,他只能不断的甩者自己的手臂,期望能过好受一二。
看样子是自己方才的行为激怒了宋煊,他立即就想到了反制的措施。
不愧是称霸宋城的及时雨,他有的是力气和手段!
此事宋庠决定回去也要与刘太后说上一说。
宋煊此子做事不同寻常,颇有些街头无赖的下作手段。
赵祯快速浏览完,确信没有记录自己什么错漏之处。
而且十二哥这个法子好啊!
没说不让你记录,可是你记录不过来,那便不是我们的问题。
尤其是还写错字,更是一个应该被检查的好借口。
要知道从天子嘴里说出来的话。
同音可不一定同义啊!
这要是闹成误会了,就是你这个起居郎的责任。
而且是有着重大责任!
赵祯放下手中的册子,对宋煊挑挑眉:
“方才饮茶多了,去如厕”
“巧了,我也正有此意。”
宋煊瞧着累的满头大汗的宋庠:“宋判官可要一同前往”
“不必了,我正好要改改错字。”
于是宋煊二人直接出了殿门。
其实作为皇帝是有专门如厕的地方,屁股都有专人给皇帝擦给洗。
宦官当中是有人专门做这个的。
就如同袁大总统负府中有四十个厨师,其中切丝和面擀面都有专人的工种。
皇宫内,最不缺的就是“考公公”的人。
待到二人转过走廊,不约而同的笑出声来。
赵祯伸着手指脸上全都是笑意:
“十二哥,你可是有点,有点坏。”
“哎,他喜欢记录,我喜欢说,况且这是官家的第一篇起居注,我宋煊便被记录其中,自是要好好表现一番。”
宋煊把皇帝的伸出的手指给弯回去:
“这不叫坏,我这是想要好好在人前表现,毕竟是有可能上史书的。”
“哈哈哈。”
赵祯再次大笑几声:
“既然如此,那我就放心把你放在开封县知县那个位置上去了。”
“如此短的时间内就想出相对应的反制之法,我相信你不会吃太多亏的。”
“其实刘太后派他来到官家身边,我觉得便是想要让官家少说话,故而以此来暗示。”
赵祯没想到会是有如此深层的缘故。
若是没有十二哥在身旁,他还真的参悟不透母后派人来的深意。
“那我们该怎么办”
“反其道而行之,今后要多说特说,官家也要学会打官腔!”
“啊,朕也要打官腔”赵祯有些不理解宋煊话里的意思。
“当然。”
宋煊点点头:“这是一个在官场厮混的基本操作,谁要是不掌握,就等着吃亏吧。”
“你这都是从哪里学到的歪理”
宋煊指了指自己的眼睛:“我在外面瞧见的,你不过是困在皇宫里的天子,如何能有我见多识广”
赵祯无言以对,缓了一会才问道:
“我该怎么学”
“非常简单,你今后多看看王曾、吕夷简以及其余几个副宰相之间的对话就行了,他们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宋煊脸上带着笑意:“观察是能观察到出来的,但是想要如火纯青的使用,那就得靠自己的悟性了。”
“哎呀,朕的悟性一般。”
赵祯看了不少天才,他才发现自己的悟性当真不高。
“无妨,你总会学会的,时间会给你答案。”
宋煊随口鼓舞了他一句,又颇为唏嘘的道:
“人人都说史笔如刀,却总被权力之手握住刀柄,自从太史三兄弟前赴后继赴死,秉笔直书的事,很少出现了。”
赵祯听侍读讲过崔杼弑其君的故事,这是左传的内容,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皇帝也要学习的。
宋煊话头一转:
“官家,宋判官是新官上任,想要烧几把火,我们也该回到议事厅,让他也记录记录宰相与官家之间的谈话。”
“如此,让他记录个够!”
宋煊也不敢在外面走廊公然宣称让刘太后她看个够之类的狠话。
“好。”
赵祯随即吩咐张茂则,让他去告知宋庠同宰相们商议万言书的内容。
他们两个从王曾他们那个局里出来,也是用的上厕所这个借口。
如今也该回去了。
待到二人返回去,宋庠已经坐在那里,时刻准备记录。
赵祯还生怕他们不知道宋庠起居郎的身份,特意给王曾、吕夷简等人介绍了一二。
王曾倒是无所谓,这种出自皇太后的小把戏,他一眼就能瞧出来。
至于吕夷简也明白,可能是刘太后最近不满意官家总是擅自作主宣布一些事情。
所以才把形同虚设的起居郎给任用起来,目的就是想要让官家少说话!
不过吕夷简发现刘太后好像失算了。
宋煊以及官家二人知道被记录起居注,反倒是兴致勃勃的大说特说,唯恐宋庠没有把自己的话记录在册子上,影响他们二人青史留名一样。
范仲淹作为提出者,自是非常认真的给他们进行解答以及发散自己的思维。
角落里的宋庠大汗淋淋。
他苦读诗书许多年,就算是在考场上,下笔如有神,也从来没有像今日这么累过!
宋庠感觉自己的手腕足有千斤重!
那些靠着抄书赚钱的举子,熟练之下也就是一天三千个字,而且要极为工整的书写。
因为多是寒门举子抄书,实际上也就平均两千个字,夜里更不舍得点油灯抄写。
不仅容易污染令前功尽弃,也极其费眼。
官方雇人抄写太平御览,规定每人每天三千个字。
方才宋煊自说自话,那就超过万字了。
如今他们几个人一人一句,范仲淹又极为认真,连带着把王曾等人也都划拉进去讨论。
宋煊还在其中拱火,要么就与自己的院长争吵几句,要么就攻击吕夷简,引得吕夷简连连反驳。
他连王曾都不放过,主打一个平等的把每一个人都拉入战场。
说!
全都往死里说。
最好能喷口水。
让一旁的起居郎好好记录。
宋煊如此折腾,可是把起居郎宋庠给累屁了。
他写的手腕都抬不起来了。
就算麻木了,宋煊也没有放过他。
因为吵到最后,都吵吵出几分真火来了。
至于起居郎,没有人在意他。
反正这便是他的工作。
记录不全,责任也全都在他。
终于,待到宋庠觉得自己的手不是自己的之后,还是赵祯心疼他,主动结束了今日的话题,让他们都回去休息吧。
待到人都走后,赵祯又过来亲自给宋庠揉揉手腕:
“宋判官回去要与大娘娘说,尽快与你找来一个搭档。”
“十二哥他心性跳脱,得知能够名留青史后,难免说的多了些。”
“你勿要往心里去。”
宋庠对皇帝的操作,实则是有些感动的。
奈何他是被皇太后钦点的状元,读书人不能不讲知遇之恩这件事。
所以旁人给宋庠打上皇太后的心腹,他一丁点都不带撕去的。
“多谢陛下关心,这只是臣份内之事。”
“嗯。”
赵祯点点头:“你且回去好好休息。”
“喏。”
宋庠面带苦涩的告别。
然后他带着册子前往刘太后的宫殿去汇报,顺便把起居注按照事前的要求,给皇太后御览。
刘娥放下手中的奏疏,知道宋庠来了,便让林夫人叫他进来。
对于派宋庠去修起居注这个操作,刘娥一直都觉得自己当真是一举多得。
想必六哥儿很快就知道我对他的暗示了。
多学习,少说话!
朝中还轮不到你做主呢。
当刘娥瞧着起居注时,有些不敢相信:
“记录了这么多”
她本以为就是一两张纸就算多的了,未曾想写的纸张是有些厚的。
宋庠嘴角略微抽搐,光是这些不多,其实有些话他没记全。
因为发生了争吵,你一句我一句的。
他的脑子已经被折磨的乱嗡嗡的,根本就没记住他们说的不少内容。
“回大娘娘的话,其实臣记录的不全面。”
宋庠抬起头来道:
“这种事不是一个人就能干的,若是保险起见,还需要一个人同样记录,方能保证全面。”
起居注皇帝都不能看,难道皇太后就可以看了吗
宋庠是皇太后刘娥的人,自是可以让刘娥肆无忌惮的观看起居注。
可是其余人,那就不一定可以了。
尤其是这种事,如何能让第三个人知晓
刘娥也是喜欢“好名声的”!
面对宋庠的请求,刘娥低头看他记录的册子:
“老身是相信你的,如今你只是新官上任,又碰到了范仲淹的万言书,官家与宰相讨论难免会激烈些。”
“过了这段时就好了。”
刘娥迅速翻着页面,全都是宋煊一个人的独角戏,未曾想宋煊针对他夫子的万言书,有如此多的想法。
既有批评又有赞同。
在刘娥看来,不是绝对的支持,那便是对她的不忠诚。
宋煊是有些蛇鼠两端,这小子打小就在街面上厮混,练就了油滑的性子。
刘娥如今是不喜欢这种性子的,因为她觉得这类人是容易有二心,且非常容易跳船。
听到太后的如此回复,宋庠脸上登时变得难看起来,但是他也只能把所有苦楚往肚子里咽: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