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萧和早有所料,张任知道,他输了!(2 / 2)
刘阐兴奋得如狂人一般,手中长剑“唰”的一声出鞘,锋利的剑刃在阳光下闪烁着刺眼的光芒。
而在北门之内,张任早已屯万余士兵藏在城门内,这便是他向刘阐献上的计策。
他计划以刘阐押解刘璋假意献降,引魏延前来迎接,到了关键时刻,他则率领蜀军杀出,趁着魏延来不及防备,一举将之击杀。
而魏延一死,汉军必然军心大乱,不战而散,蜀地也将因此得以保全。
此刻,一切都在按照张任那精妙绝伦的推算有条不紊推进着。
刘阐派出的信使,如同离弦之箭,早已带着密令奔赴各方,将消息迅速传递开来。
而当下,正是发动那致命一击的绝佳时机。
张任站在城门之内,深吸一口气,气息在他胸膛中回荡,猛地举起手中那寒光凛冽的长刀,刀尖直指前方,喊道:
“蜀国的将士们!我们绝不能做那任人宰割的亡国之奴!这蜀国,我们岂能轻易拱手让人?所有人听令,跟我杀出去,杀尽那些汉贼,让他们知道我们蜀军的厉害!”
话音刚,张任纵身一跃,跨上战马,拖着那长刀,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风驰电掣般冲出城门。
他仿佛是一位战神降临人间。
蜀军将士们被张任这慷慨激昂的话语和英勇无畏的举动所深深激励,眼中燃烧着愤怒和斗志,如潮水般紧紧跟在张任身后,汹涌澎湃涌出城门。
一万多的蜀军,犹如一股势不可挡的钢铁洪流,朝着汉军所在的方向猛扑过去。
大地在颤抖。
大军从刘璋身边呼啸而过,带起的风吹动了他的衣衫。
而此时的刘璋,也终于从这混乱的局面中明白了自己儿子与张任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密谋。
他抬眼望去,只见己方的军队如潮水般涌出,而魏延所率领的汉军兵力却不过数千。
从表面上看,刘阐和张任的计策似乎即将大获成功,胜利曙光仿佛就在眼前。
刘璋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兴奋之情,仿佛看到了蜀国复兴的希望。
此时,他对儿子刘阐的那点恨意早已烟消云散,甚至在心底盼着儿子的计策能够顺利实施。
张任拖刀纵马,冲锋在最前面,他的目光如同两把锐利的宝剑,紧锁定了那面飘扬的“魏”字战旗。
在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念头:
杀魏延!
毕其功于役。
只要斩杀了魏延,汉军必然军心大乱,蜀国就有机会扭转乾坤,反败为胜。
而在汉军阵内,魏延和萧和并骑而立,他们二人神色从容,嘴角带着一丝讽刺的冷笑,静静看着蜀军如潮水般冲涌而来。
尽管蜀兵数量众多,声势浩大,但他们二人却根本不惧。
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一场早已预料到的闹剧罢了。
魏延微微侧头,看着萧和,感慨道:
“一切皆在你的意料中啊,只是不知这计策,究竟是刘璋想出来的,还是他儿子的主意呢?”
萧和一笑,不以为然道:
“刘璋暗弱,选择献城出降,本是情理之事,但城中不服的顽徒,却不在少数,这些人是否会真心归降大汉,一直是个未知数。”
“所以,我早就判断刘璋的归降可能会出现意外,如今眼前所见,果然被我中了。”
此前,萧和就曾对局势进行过分析。
他知刘璋性格软弱,在面对汉军强大的压力时,献城出降或许是他认为的最佳选择。
但蜀国之中,不乏那些忠心耿耿、不愿屈服于蜀军的将士。
他们可能会暗中谋划,试图通过一些极端的手段来扭转局势。
因此,萧和一直密切关注着城中的动静,做好了应对各种意外的准备。
“文长,给张苞发信号!”
萧和冷冷道,眼神中闪过一丝凌厉的光芒。
魏延点了点头,随后身后令旗扬起,一道鲜明的信号在空中划过。
魏延和萧和并肩立马,静静站在阵前,看着蜀军如潮水般冲来。
三十步!
蜀军的先锋部队已经逼近到距离汉军阵前三十步的地方,激昂的呐喊声愈发清晰。
二十步!
双方的距离进一步缩短,蜀军的兵刃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让人不寒而栗。
十步!
眼看只余十步,蜀兵就要冲到汉军跟前,一场激烈的厮杀似乎即将爆发。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意外突然发生了。
冲锋中的蜀兵只觉脚下一软,身体仿佛失去了支撑,不受控制地陷了下去。
原来,一条宽达两丈,长达二十步的壕沟,如同一张巨大的嘴巴,陡然出现在他们面前。
成百上千的蜀兵根本来不及收步,在惯性的作用下,纷纷坠入壕沟中。
一时间,哀声响起,此起彼伏,声震于天。
一瞬间,数千蜀军便坠死在坑中,鲜血染红了壕沟里的泥土。
后续的蜀军见状,匆忙止步,但由于队伍过于密集,转眼间便拥挤在壕沟前,陷入了大乱之中。
战马嘶鸣,士兵们惊慌失措,相互推搡,整个场面一片混乱。
张任也是及时勒住战马,避免了坠入坑中的结局。
他勒住战马,瞪大了眼睛,看着眼前那深不见底的陷坑,震愕无比。
他的脑海中一片空白,心中充满了疑惑和震惊:
“怎么回事?好端端的为何出现一个陷坑?”
突然,他打了个寒战,仿佛一道闪电划过他的脑海,让他瞬间明白了其中的玄机。
必是萧和早猜到城中会发生兵变,他和刘阐已夺权。
萧和更是猜到他们会在今日发动突袭,给汉军致命一击。
所以,萧和提前令人在昨夜挖下这道陷坑,只为在他们冲锋时,让前锋军覆灭。
想到这里,张任不禁感到一阵绝望。
他知道,这场战斗他们已经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