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黄金、寒冬与七人群(2 / 2)
“好”
这样聊是不是我态度有点不对?非也问。
翎辰表示,如果我对象这么跟我说话,我都不想搭理她,你忙你的,我也去忙我的,我说我想你了,是想让你陪陪我,问你想我没,是因为我想你了,好奇你在干嘛。”
非也看了翎辰的话,继续说道,“她问我想她没,她没说她想我呀”
“我觉得她就是没话聊了”非也继续补充道。
每对情侣都有自己的相处模式,透明说,适合你们的就好。
思雨看着笑了。是啊,感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外人看来再别扭的相处,只要当事人舒服,就是最好的状态。
投资的话题总是这个群永恒的主题。透明最近补仓了猪肉、电池和煤炭,下午黄金下跌时又买了短期理财黄金。七天可交易的那种,她解释,最近大盘震荡,短线操作更安全。
“对,近期不确定的多,黄金适合走短线,长线适合有钱有耐心的人,我们小散户,两头都买点,风险对冲一下。思雨也应声附和道。
可是短线风险更大啊。翎辰提出质疑。
所以要做好止损,透明耐心解释,就像做饭要控制火候,投资也要控制仓位。
这时非也加入了讨论:我在研究军工股,最近买的稀土,机器人行情太差了,跌得我肉疼。
军工适合长线。思雨随口回了一句。这是她多年摸爬滚打的经验之谈。
为什么适合长线?非也追问。
思雨斟酌着用词:以我目前的能力,只能说适合长线,但很难展开讲清楚。她故意说得含糊,就是怕引来更多问题。
但怕什么来什么,小翎辰紧接着问:多长的线算长线?
思雨看着问题,选择了沉默。她不是不知道答案,而是不想陷入无休止的解释中。这个孩子总是这样,带着学生式的较劲,非要问出个所以然来。
还好透明及时解围:思雨给了大方向,剩下的靠自己研究就行。投资就像小马过河,深浅要自己试。
这话让思雨想起自己刚入市时的糗事。那还是在北京的时候,她听信所谓内幕消息,全仓杀入一只股票,结果遭遇连续跌停,一年暖气费就这么打了水漂。那天晚上,她一个人在后海边上坐了很久,看着结冰的湖面,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透心凉。
中国真大啊。群里聊到南北温差时,非也说广东还在开空调,抖音里的北方却已飘起小雪。
你们北方人怎么过冬的啊?非也好奇地问。
靠暖气!透明秒回,北方冬天室内穿短袖,南方室内也要穿羽绒服。
这话勾起了思雨的回忆。她想起自己刚来北方时闹的笑话:第一次见到暖气片,她好奇地摸了摸,结果烫到了手;第一次看到下雪,她兴奋地跑出去,结果因为穿得太少,冻得直打哆嗦;最搞笑的是,她第一次见到冻梨,还以为是坏了的,直接扔进了垃圾桶。
北方买菜才夸张呢,透明继续分享,我们论斤买,南方人论个买。我记得思雨刚来北京时,去买菜,说要一个土豆、一根胡萝卜,把卖菜的大妈都整懵了。
思雨看着笑了。是啊,南北差异不仅体现在温度上,更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北方人豪爽,做事大刀阔斧;南方人细腻,生活精打细算。这种差异让初来乍到的她闹了不少笑话,却也让她学会了用更开放的眼光看世界。
但科技再发达,也消弭不了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差异。就像大橙子的退群,就像思雨对小翎辰问题的回避,就像南北迥异的温度。这些差异让相处变得困难,但也让每一次理解和包容显得格外珍贵。
夜深时,思雨点开大橙子的对话框,打了又删,最终也没发出去。随她去吧,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面对的课题,谁也无法伸手拉一把,只能靠自己想开,走出来。
思雨相信大橙子一定会好起来的,就像她相信黄金总会涨回来,冬天总会过去,离群的人终会找到回来的路。
窗外,寒风继续吹着,天色因为阴天的缘故黑的更早了。思雨关掉手机,任思绪在雪夜里飘远。明天还要早起练八段锦,还要关注金价,还要在这个小小群里,继续这平凡又珍贵的人间烟火。
生活就是这样——有人离开,有人留下,但日子总要继续。而在所有的来来往往中,最难得的是一颗平常心。就像她手中那对越盘越润的核桃,需要的是时间和耐心,急不得,也强求不来。
雪花静静飘落,覆盖了城市的喧嚣。思雨想起一句不知在哪里看到的话:人生就像投资,重要的不是抓住每一个波动,而是找到自己的节奏。大橙子需要时间找到自己的节奏,而她,也在寻找。
这个夜晚,七人群少了一个人,但生活还在继续。而思雨知道,无论明天如何,她都会继续盘她的核桃,练她的八段锦,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