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更年期(1 / 2)
孙药郎见到老者转过身,眼中泛起激动的泪光,快步上前,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哽咽,深深一礼:“师尊!”
老者李辰看着自己这位命运多舛的女弟子,威严的目光中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惜。他轻轻虚扶了一下,叹道:“淼儿,几年不见,真是变样了……清减了许多,眉宇间也添了风霜,憔悴了不少。”
孙药郎直起身,用袖角轻轻按了按眼角,强笑道:“劳师尊挂念。这近来……确是较往日忙碌了些。”
老者点了点头,目光微转,似乎想询问什么,嘴唇动了动,最终却化作一声轻叹:“贽儿……唉,算了,不提他了。”他将目光重新投向还跪在地上的九儿,语气缓和了些许,“起来吧。在医祖圣像面前跪着,是让你静思己过,体悟仁心,可不是让你耍小性子、赌气的地方。”
九儿这才如蒙大赦,小心翼翼地放下揪着耳朵的手,揉了揉发酸的膝盖,站了起来,低眉顺眼地应道:“孙儿知道了。”
听着他们的称谓,张经纬心中豁然开朗。这位老者不仅仅是孙药郎的师父,更是李载贽的父亲,九儿的亲祖父——李辰!
此时,孙药郎似乎想起了什么,急切地问道:“师尊,您……您近年来云游四方,可曾有……曾有‘药王孙’的消息?”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盼与颤抖。
老者闻言,眼中掠过一丝复杂难言的情绪,他缓缓摇头,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沧海桑田,世事茫茫。他的行踪,如同野鹤闲云,难以捉摸。外界传言纷杂,说是去了辽国,也听人说是在高丽国境内见过他悬壶济世,还有更离奇的,说是在倭人国的海边,见过一个形貌酷似他的老者在峭壁上采药……皆是无从考证的传闻罢了。”
“药王孙”……张经纬心中默念这个名字。这正是孙药郎那位神秘的父亲,也是他的情报组织始终无法确切追踪到的人物。之前的谈话已印证了他的猜测,这位“药王孙”并非绰号,而是真名。此人曾是公认的天朝第一神医,与李辰本是至交好友,却因刚直不阿,为某种原因不肯为天后治病而触怒先帝,最终被流放,不知所踪。按时间推算,孙药郎很可能就是在父亲流放期间出生的。而这位药王孙,竟在遭遇大变后,选择抛下孤苦无依的妻女,独自远走异国他乡游历,杳无音信。想必是李辰念及故友情谊,不忍见其骨血流离失所,才将孤苦无依的孙药郎带回身边,悉心抚养教导,倾囊相授毕生医术。以孙药郎的医术天赋与悟性,若非身为女子,碍于旧制,恐怕早已是太医院中声名显赫的一员了。
想到此处,张经纬再看孙药郎时,心中不免唏嘘。这真是一位身世凄苦的女子,幼年遭生父抛弃,中年时丈夫又卷入心学祸乱被朝廷通缉,只得带着年幼的九儿,隐姓埋名,孤苦伶仃地四海为家,全凭一身精湛医术艰难求生,其中心酸,难以尽述。
老者显然不愿再多谈这位行踪飘渺的旧友,他将话题引回正事,目光转向张经纬,语气恢复了之前的沉稳:“往事已矣,多想无益。走吧,张县令,莫再耽搁,带老朽去看看尊夫人的情况。病情要紧。”
张经纬立刻收敛心神,将所有感慨压下,恭敬地应声道:“是!有劳前辈费心!请随晚辈来。”
……
县令居所内室,气氛安静得能听到窗外细微的风声。皇甫灵乖巧地端坐在一张圆凳上,双手紧张地交叠在膝上,像个小学生般等待着命运的宣判。
李辰太医神色专注,先是轻轻扒开她的眼皮,仔细观察了一下眼白的色泽和瞳孔的反应。他的动作轻柔而专业,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
“张嘴。”老者声音平稳。
皇甫灵顺从地张开嘴:“啊……”
李辰仔细查看了她的舌苔、咽喉,沉吟片刻,眉头微蹙,自语道:“面色虽显苍白,但眼底并无赤丝,喉关亦无肿胀……观此表征,不像是典型的‘血阻’之症,倒更像是……‘经绝’之兆?”他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向张经纬:“夫人月事断绝多久了?”
张经纬连忙回答:“算起来……得有三四个月没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