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送个钱真难(1 / 2)
闽省、东山县、前楼镇。
杜勇军的老家。
这里三面临海,属于海岛型乡镇,总人口1万多。
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岛上居民的收入,基本依靠出海捕捞、养虾、养鱼、养贝壳、晒盐.......
以前进出靠船、靠渡轮。
自从跨海大桥修建完毕,通车后,这里也逐渐寻找到了适合自身的特色经济发展道路。
休闲观光旅游......
尤其是信息传播越来越便捷、快速的当下。
民间一直以来有个共识......
内陆对海边充满向往,而海边则是好奇内陆的风光。
总结出来就一个词:新鲜感!!
天天能看到的东西,肯定会习以为常。
可偶尔通过网络、短视频的惊鸿一瞥,就会忍不住心生向往。
特别是......短暂解除缰绳的牛马们,渴望值最高。
码头上,从凌晨2、3点钟集中上渔那会儿开始,嘈杂声就没有停下来过。
只是随着时间推移,开始慢慢转移到了旁边的水产市场。
眼下已经快到10点了,依旧人流不断,砍价声、叫卖声、聊天声,此起彼伏。
除了零星一些普通话之外,大多数人口中说的,都是本地方言。
海鲜这个东西,得看品相、重量、鲜度、规格.....
先由酒楼、饭店、高端零售店,挑走最好、最贵的一部分。
剩下的才会进行批发、零售。
兜里有几个子的会买中端,普通人追求性价比。
但生活在海边的人都知道,那些同种类,价格相差几倍的玩意,其实味道都是一样的。
真正有所区别的,不过是个人内心感受而已。
而丁骁,此时提着公文包,站在一处地摊前,面带微笑的看着正和一个顾客做买卖的杜海明。
这是杜勇军的亲弟弟。
到这边后,丁骁先是找到了杜勇军父母,称自己是他朋友。
恰好要来这边办事,所以杜勇军便委托他帮忙带了一笔钱回来。
一共10万块的现金,外加一封亲笔信。
但二老深知这个大儿子是什么货色,绝不可能会存这么多钱。
当即便提出质疑,要求打电话确认。
丁骁哪来的本事,能联系上身在看守所的杜勇军。
只能找了个借口进行敷衍,并强调有‘信’为证。
可二老虽然没文化、年纪大,但在这座岛上,见识过太多东西了。
走私、黑吃黑、妈祖面前抽签、安家费.......
这钱怕是有问题。
于是,立即就打给了大女儿杜春荷。
自从杜勇军踏出老家后,只有和这个姐姐一直都有联系。
头一次进‘宫’那会儿,杜春荷去探视过几次。
这都是二老默认的。
毕竟是自己亲儿子,哪怕再恨铁不成钢,失望透顶,又怎么会真的不闻不问。
在电话里把事情简单说了一遍后,就直接将丁骁打发去了杜春荷那边。
钱当然也没有收。
从屋里出来,丁骁照着地址,很快便和杜春荷见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