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八卦阵上修仙路 > 第426章 愁滋味

第426章 愁滋味(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台上,那位主持比试的元婴老者,正是当年巽风宗的内门长老之一。

他原本古井无波的面容,在李新写下“宗破山河在”时便已僵住。

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句成,他捻着长须的手指微微颤抖,竟不自觉地将几根银须扯断也浑然未觉。

他的目光死死盯着诗卷,仿佛透过那墨迹,看到了昔日宗门的春日,草木疯长,却掩不住战火留下的焦土与伤痕。

那“家书抵万金”,让他想起当年混乱中,为等待一支来自远方亲传弟子的平安讯息,是如何的心焦如焚!

不在此地,却一直注视着此地的另一位老妪,元婴中期修为,曾是巽风宗阵殿的一员。

她浑浊的双眼中,竟有点点晶莹之光闪烁。她仿佛不是在看诗,而是透过这首诗,看到了自己拼死守护却最终崩毁的护山大阵,看到了那些在烽火中陨落的弟子面容。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她下意识地抬手,轻轻触碰了自己梳理得一丝不苟、却已尽数霜白的发髻,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与共鸣自心底最深处涌起,让她几乎难以维持端坐的姿态。

好在她并不在众人面前,她失态的样子并没有被大家所见。

这诗中无尽的忧思与无力,正是他们这一代人心中永难磨灭的痛!

就连几位较为年轻、未曾亲历裂变之痛但自幼听着宗门旧事长大的低阶修士,也只觉得一股沉甸甸的、源自历史与传承的悲凉压上心头,呼吸为之窒涩。

台下,无数弟子怔在原地,一些年长经历过风波的修士甚至眼角湿润。

他们从中听到了战争的残酷,听到了对和平的渴望,更听到了宗门在危难时成为支柱、弟子愿为之赴死的真正情怀!

这与他们的经历、与他们内心深处对宗门的复杂情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但台上这个元婴长老和诸多金丹前辈,却是在用自己一生的伤痕与感悟在读这首诗!

这已不是简单的诗文比试,这简直是一场直击魂灵的法事,超度着过往的亡魂,也熨烫着现世的伤痕。

崔文三人完全懵了。

他们看着台上长老和少数同门那难以自抑的失态,看着他们眼中流露出的深切痛楚与共鸣,一股冰冷的绝望瞬间淹没了他们。

他们这才意识到,李新这首诗的力量,远远超出了文字的范畴,它精准地捕捉并唤醒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与情感。

在这种磅礴而沉痛的历史情感面前,他们那首粉饰太平、歌功颂德的《咏怀宗门》,显得何等幼稚、何等苍白!简直如同儿戏!

任何技巧上的挑剔,任何立场上的指责,在此刻都成了最可笑、最亵渎的妄言。

良久,那位元婴初期的老者似乎才从那巨大的震撼与悲伤中勉强挣脱出来。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那气息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他目光复杂至极地看向李新,声音低沉沙哑,仿佛耗尽了极大的力气:

“此诗……名曰《春望》?”

得到李新平静的确认后,他闭上双眼,复又睁开,眼中已微有血丝。

“‘宗破山河在’……‘山河在’……好一个‘山河在’!”

他重复着这三字,语调悲怆中竟又透出一丝难以言喻的坚韧。

“纵使宗门崩裂,故土犹存,道统未绝……这其中血泪,其中坚守……非历经沧桑者,不能道其万一!”

他目光扫过崔文三人,又看向台下众多或因诗而悲、或因师长反应而惑的弟子,缓缓道,声音虽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此诗之情之真,之意之切,已非‘工拙’可论。它写的……是我等之心啊。”

此言一出,满场皆寂。

香烬余温尚存,而《春望》带来的悲怆与力量,已如无声惊雷,深深劈入所有与原宗门有关联修士的神魂深处。

高下之别,在此刻,已有了毋庸置疑的公论。

史君开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气,叹道: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寥寥数字,道尽乱世离殇。‘家书抵万金’,更是肺腑之言。此诗之情真,之意切,已非寻常颂歌可比。李新道友……大才!”

即便是单方,此刻也面露凝重,沉默地看着台上的李新。

他们两个都在怀疑李新之前是不是有过宗门被灭的经历,不然的话怎么能作出如此感人、真实的诗词呢。

李新:别怀疑,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崔文三人彻底呆若木鸡,脸色由青转白,再由白转灰。

他们的那首七言律诗,在李新这首融合了沉痛背景、深刻忧思与誓死决心的诗作面前,显得那么苍白、空洞,甚至……有些可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