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激荡1979! > 第503章 让香港观众吃点好的

第503章 让香港观众吃点好的(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第503章让香港观众吃点好的

魏红刚一起床,第一时间去摸身边。

阿敏呢!?

「完了,肯定是梦游了,这会儿估计在哥哥房间吧,不会被吃干抹净了吧?」

她既担心又好奇地蹑手蹑脚起来,然后就看见阿敏在厨房里,正在熬粥呢。

「我哥呢?还没起啊?」魏红问。

周惠敏边忙边答:「我起来的时候他正好接了一个电话,然后就出去了,让我们先自己玩,晚上再陪我们看电影。」

「谁的电话啊?丽智的?」

「不是,好像是新华分社的,说是来了一个大领导。」阿敏道。

是刚刚接替廖公担任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的那位姬老来香港视察,这位老先生想要跟香港当地能够团结的人见个面,基本都是香港富商和名流,比如霍老、

邱德根、金庸、夏梦之类的人物。

不过新华分社的人提到魏明这时也在香港,于是就把他也叫上了,群策群力嘛。

这些人里魏明最年轻,所以他一开始想的只是带耳朵过去就行,没想著发言。

然而他国际声名在外,虽然年纪轻,资历浅,但成绩斐然,没有人会忽视他,姬老亲自点名让魏明说一说为和平收回香港他们能做些什么。

不想说也不行了,魏明组织了一下语言:「我和夏梦女士,傅奇先生都算是文艺战线的,最近在香港也是为了新电影在忙,那我就从这方面说一说吧。

台湾在香港弄了一个自由总会,设立了一些条款,杜绝了香港影坛跟大陆的联系,甚至就连李瀚祥导演这种在大陆拍了电影的大导都要动辄封杀。

香港影人对此深恶痛绝,可又无可奈何,因为台湾有市场,而且比香港本土还要大,所以除了少部分硬骨头外,面对自由总会的规矩都得低头。

对于这部分人,当然可以斥责他们是墙头草,但墙头草也不是全无用处,不能任由完全向著对方倒————」

听魏明说的有趣,几位领导微微颔首。

「所以,我想著,能不能适当放开大陆部分市场,允许一些品质优秀,思想过关的香港电影进入大陆市场,以利诱之,同时也能丰富大陆人民的精神文明生活,当然,这都是我一些不太成熟的建议。」说完,魏明还腼腆地挠挠头,演技相当在线。

其中一位在大陆工作的领导发言道:「也不是没有香港电影进大陆啊,前些年《三笑》不就很受欢迎吗。」

《三笑》是六十年代长城公司的电影,79年获准进入大陆,引起相当大的轰动,也让长城三公主陈思思在大陆家喻户晓。

魏明摇摇头:「无论是过去的长凤新,还是现在的银都机构,本质上我其实都把他们视作咱们大陆自己的电影厂,他们的电影制作基本是按照大陆的标准制作的,都是自家人,进入大陆本就无可厚非,我说的电影就是银都之外的电影,是邵氏、嘉禾还有新艺城这些。」

而这么做还有一点好处,就是可以催化国内制片厂的改革,香港那些勾人的电影进来了,你们还是老一套,那就注定会被观众抛弃。

当然,魏明虽然提出了建议,却也没指望就能被采纳,毕竟大陆对电影的看法一直不是娱乐,甚至不是艺术,而是宣传工具,既然是工具,自然不容外人掌握。

他们需要考虑的是香港电影进入大陆会不会影响到国人的思想,这才是大事。

哪怕是《少林寺》这样各方面都没挑的优质电影,也因为太火,被认为对男性观众有不良引导,更不用说更早一些的《加里森敢死队》了。

姬老听后还是非常认同地点了点头,并询问了银都老总廖一原对此的看法。

魏明跟廖一原关系还可以,他并没有呛魏明的面子,但表示审核工作一定要严格严谨,一定要给大陆观众最优质且无毒害的电影体验。

「还有就是利益该怎么分配呢,这些香港电影公司可是非常看重利益的。」言下之意,他们可不是国内制片厂和银都,仨瓜俩枣可打发不了。

在大陆,像《少林寺》《妈妈再爱上我一次》,都是票房过亿的典范,而且是那种在正规电影院卖票卖出了上亿票房,但落到制片厂的就是固定的收购费用。

而制片厂能够落得一个无论成片好赖都有中影兜底,不至于赔钱,但也不会赚太多,生产积极性自然不会太高。

姬老点点头,做沉思状,片刻后他转移了话题:「小魏的那部《放羊班的春天》要在香港上映了吧。」

廖一原忙道:「是的,就是今天,香港观众们早就翘首以盼了,这可是咱们中国电影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得最高荣誉。」

姬老:「现场应该还有人没看过,都建议看看,我是看过了,还看了两遍呢,拍的真好,有笑有泪,发人深省。」

魏明忙表示感谢,关于电影的话题就到此为止了,继续下一议题。

中午魏明也是跟大家一起吃的饭,好在这个会下午总算结束了,魏明终于可以跟女朋友去约会了。

但他没想到约会的时候会有小红这个电灯泡。

「小红你晚上没有其他重要的事吗?」

魏红跟周惠敏挽著手道:「没有啊。」

「可这部电影你不是已经看过了吗?」

「那么经典的电影看一遍怎么够呢。」魏红道,「而且距离上一次看都一个多月了,我早就想重温了。」

行吧,带著她也好掩人耳目,阿敏现在毕竟还小,魏明也不想他们的关系被宣传的人尽皆知。

而且要是知道了女神已经有男友了,她那些心灵脆弱的粉丝们怕是要不好过了。

在香港,电影类杂志大概有六本,如邵氏的《南国电影》,嘉禾的《嘉禾电影》,这些杂志背后基本都有大公司。

另外《电影双周刊》是唐书璇女士投资,由《大特写》杂志改组而来,凭借专业性和金像奖名气暴增。

而《中外影画》则靠著中外电影资讯和图文并茂拥有良好的市场表现,影响力甚至渗透到了广东,是广东人了解香港乃至国际娱乐圈重要的刊物。

创始人之一叫列孚,是70年代从深镇游到香港的知青,对于那个特殊的时代他记忆深刻,也看过魏明的《放羊班》原著。

他在电影上映第一天就带著妻子一起来观影,两人当年是一起游过来的,到了香港一年后就结了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