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穿越1951 > 第341章 包产到户?

第341章 包产到户?(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老领导的办公室里出现了很有意思的事情,几位在场的女士都表示了十分尊重李旭东的建议,觉得为了华夏的长治久安,在努力提高妇女地位的同时,适当的削减女性工作岗位,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反而不少男同志坚决反对李旭东的建议,认为他这是在开历史的倒车,还质问他,是不是要让女性裹足才是对女性的尊重。

“各位领导,如果有可能的话,你们不妨让自家的女性独自在晚上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看看她们是不是会受到骚扰,或者是被人抢劫。或者让她们在白天独自去一趟菜市场买菜,看看是不是会被小偷光顾。我不是在危言耸听,我说的,就是社会现状。”

“不少同志或是去过干校,或是被下放过,那个时候,大家吃住都和老百姓差不多,可现在呢?我们官复原职了,却忘了那段历史,忘了老百姓的不容易。大家知道么?开国的时候,一个人五元钱就够生活的了,可如今呢?”

“物价在上涨,可工资没涨,老百姓也要生活,尤其是那些曾经被耽误的知青,他们家里没权没地位,也没能力给他们找份最简单的工作,他们不得不想些歪招。或许有人会说,这是历史遗留问题,可既然是出了问题,难道我们就一直拖着不解决了么?我想问一问在座的各位领导,你们家里有谁在家待业没参加工作的么?”

能进到老领导这间办公室的,最少都是副省级干部,出入都有自己的专车,每天不是开会,就是坐在办公室内批改着无休止的报告,民间的疾苦,他们甚至都接触不到,自然就听不到老百姓的呼声了。

青年无业,那就是个纯粹的累赘,大好青年被社会给废了,还没地儿说理去,除了偶尔能在街上打打零工,剩余的时间就只能混吃等死了。

“小李这话问得好啊,我们脱离了群众,目标即使定的再高,那也不过是空中楼阁,没有了根基,随时都会坍塌。”老领导接过话茬,点头赞道。

“我们有的同志,自己出不了主意,拿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却对动手解决问题的同志指手画脚,说他这也不对,那也不对,有本事,你们拿出主意来解决问题啊!”曾女士也是毫不留情的站在李旭东这边。

在一些地方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个别干部将其视为职场“生存智慧”,在工作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钻空子、耍心眼、混日子,面对群众诉求“打太极”,碰到棘手问题“踢皮球”,发现矛盾隐患“装鸵鸟”。更令人忧心的是,此类“官场泥鳅”看到其他同事积极担当作为遇到阻力时,不仅袖手旁观,还会暗暗嘲笑其不懂变通、自讨苦吃。

这种“明哲保身”的庸俗哲学与“敷衍塞责”的消极作风,与这些年的运动脱离不了干系,其本质是理想信念动摇、责任意识缺失,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公众利益之上。

任其发展,则会成为侵蚀基层治理的隐性毒瘤,阻碍政策落实、消解群众信任、破坏干群关系、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即使站在个人发展角度,也是一种短视思维,逃避者往往因此错失能力提升机会,个人发展受阻。

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主动挑起为民服务的重担、积极作为本就是党员干部职责所在,也是使命所系。

不管这主意出的对不对,李旭东至少敢想敢为,计划生育能够作为国策,既然注定了牺牲这一代人,那为什么不多牺牲一些,让国家能长治久安呢。

“各位领导,我不是过来挑起矛盾的,而是在陈述一个事实,所以我想替那些还没找到工作的待业青年弱弱地问一句,当你们没有工作的时候,你们会干什么?同时爹生父母养的,你们的子女得到了组织的照顾,有门路的子女得到了安置,我们这些没门路、没经济实力的家庭生下来的孩子,就该活得窝窝囊囊么?当年奉行人多力量大,我们出世了。为了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下,我们去乡下当了知青。现在,我们回城了,可我们现在工作得不到安置,成天在家当起了啃老族,父母微薄的积蓄也被我们啃光了,家里成了月光族,难道我们国家希望多我们这两个民族吗?”

啃老族,顾名思义,都不用解释,只是这月光族,大家最开始还有些莫名其妙,可仔细一想,月月都用光,可不就是月光族么。

如今结婚,已经不再是几块钱彩礼就能娶个媳妇儿回家的年代了。哪怕是三转一响,也已经不能满足人民日益高涨的物质需求了。现在结婚,时髦的都是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了,要是有门路,不少不缺钱的人都愿意买下国外产的彩电。

社会公正,一直就是一个乌托邦似的理想,那些找不到工作的青年,就是现实社会的一个简单缩影。

“小李,工作问题我们已经在尽量解决了,这么些年积攒下来的知青这么多,想要全部安置下来,根本就不现实啊。不过你说的这个自由市场,我们还是可以搞一搞,你心里有个什么具体章程,就直接说出来,别藏着掖着。”一位老领导有些不悦的说道。

“市场,买菜卖菜的可以搞一个集贸市场,专门经营农产品;买衣卖衣可以建立服装贸易城,如果建在交通发达的城市,可以建立批发市场;一般的小商品,我们同样可以建设一个小商品批发市场;哪怕是海鲜干货,我们同样可以建设批发市场。至于山里运送不出来的农产品,就需要我们加大对交通道路的投入了,只有道路发达,才能让那些贫困落后地区的物资流转起来。”

李旭东不是想让富人更富裕,而是希望贫困地区的山货能顺利卖到城市,让农村经济活跃起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