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章 第九〇五章 试航加班(2 / 2)
她停顿半刻,扫视众人:「我们的船,不只是给江南用的。未来会到东海、南海、太平洋乃至天竺洋与北冥洋,让天下人都知这片土地不是只有烟雨江南,还有火、铁、蒸汽与梦。」
沉默如雷前的空气忽然一破——「干了!」
「老子本来就没打算回家过年!」
「还能发三个月工钱,我媳妇都同意我留下来!」
一时间人群沸腾,火炉边的打铁声也跟着高了八度,铁锤如战鼓,火光似星河。
汤铁牛走上前来,双手还带着油渍,望着方梦华,眼中满是决绝与热血:「蒸汽机我来管,这一回,老夫要让它不光跑江,还要越洋过海!」
方梦华点头,望向远方那艘巨舰——沧海龙吟号,正静静泊在江边,犹如一头尚未甦醒的海中巨兽。
她低声道:「让牠醒来,让牠鸣响大海。」
天未明,马鞍山钢铁厂的江岸气温已降至冰点。江风从沧海龙吟号钢铁巨舰的舱壁缝隙中灌入,如刀似斧,却吹不散舱底灯火通明的热度。
舱底深处,传来一阵有节奏的脚步声与指令交换,明华大学海事学院的二十名首批实习生正依照主设计图,进行蒸汽动力舱的实地配套测量与模拟操作训练。
「气缸总成预留八尺五寸,再往里三寸就是辅锅炉输气管线,这个偏差不能出错!」
带队的老工匠杨广仁咆哮一声,一手抄起钢卷尺,一手指着舱底地面上刚划完的白线。
一旁的学生中,穿着短襦、戴着护目镜的叶承灏躬身回应:「是,这是根据汤工最新图纸,已经修正第三版间距误差。我们正在重新核对扭矩传动轴与齿轮仓的对接点。」
另一名女学生谢芷兰则站在一面大木板前,那是根据方梦华亲拟设计图临摹的实体操作图,她正用炭笔记录整体管线与锅炉联动点的实际偏差值。
「三号调压阀下移一寸,会挡住维修通道,得另选位置。若装配时阀门卡死,出海途中没人能进去修,等于炸船。」
她的话音刚落,四周原本聚精会神的学徒与技师不约而同望向她,然后点头称是。
他们很清楚,这不是画图讲理的书房,也不是沙盘推演的课堂,这是钢铁与蒸汽的战场。每一个错误,不是打回重做,而是将来某个狂风怒海的夜晚,一整条船、一整艘命,沉没。
舱壁旁,一架试验锅炉已接入简化动力系统,内部压力值不断上升,气压计指针从20缓缓攀升到60,再到100大气压,钢板边缘微微颤动。
「开始模拟联动操作!」杨广仁一声吼。
学生与工匠迅速分头行动,锅炉供气、齿轮启动、辅机联动、冷凝水排出,各节点同步转动。尽管声音轰鸣刺耳,整个系统却井然有序。
「这就是动力舱的心跳。」叶承灏站在甲板边缘低声道,望着那不断转动的飞轮,手指捏紧了袖中那本《海事工程导论》。
旁边的谢芷兰却已走向动力传输主轴的分接处,她眼神冷静、计算飞快,忽然叫道:「第七节轴承过热!有人测一下润滑流速!」
「是!」
一名工匠立刻上前,旋开监测口,蒸汽激射,洇湿脸颊。不到五秒,他回头大叫:「她说得对,冷却水量不足,要加压补水!」
故障未发生,早被发现。错误未酿祸,先被记下。这就是明华大学海事学院的训练,让这群不足二十岁的学子,从一开始就学会用钢铁与火焰验证所学。
傍晚时分,整个舱底结束第一轮模拟作业。学生们全身黑灰,却神色振奋。他们一边记录日志,一边拟定下一轮调整。
此时,杨广仁走上前,在众人面前咧嘴一笑:「你们这些黄口小儿,今天像样了。这船,靠你们这帮人活过来——再来三十日,就能点火试机。」
「记住你们今日踏过的每一块钢板,每一寸蒸汽管线。再过百年后,若有人问,这艘船怎么能跨海通洋……你们就说,是我们——明华人,亲手铺出来的路!」
江风卷入舱中,炭笔声、机械声、记录声,与那远方不眠的冶铁声交织一体,彷佛一场未曾间断的文明冶炼,正于舱底之下悄然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