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芳明1128 > 第924章 宝岛初成

第924章 宝岛初成(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永乐十二年四月初,台北盆地的晨光穿透淡水河上的薄雾,洒在连绵的稻田与蕃薯地间。田垄间,南瓜藤攀满木架,辣椒红果点缀绿叶,农人挥汗耕作,笑声与水车的吱呀声交织。远处,基隆港的船帆如云,载着盐、明锦与辣椒酱驶向江南与岭南。河岸的集市已开始喧闹,贩夫走卒的叫卖声与原住民的竹箫声交融,勾勒出一幅盛世图景。

姚氏坐在台北织造厂的窗前,手指灵活地操作「百花纺车」,丝线在飞梭间化作细腻的明锦。五年来,她从大名府的流民成为台北的熟练女工,工钱足以养活自己与7岁的幼孙岳雷。厂内的灯火昏黄,却映照着她眼中的宁静。去年,她从《明报》中得知,儿子岳飞不仅活着,还成为蜀宋的一品荆北节度使,这个消息让她喜极而泣,却也带来新的困惑。

「明国的实力,灭大宋这点残山剩水不过翻掌之间,」姚氏心中暗想,「可他们数年不曾进犯,听说是方首相敬重飞儿的忠义。这份情面,究竟是福是祸?」她摇摇头,将思绪拉回现实,望向窗外。岳雷正在希望小学上课,她得赶在傍晚去接他。

现在的台北,已不再是当年初建时的简陋据点。淡水河两岸,石砌堤岸整齐延伸,河面上船只往来如织,既有满载稻米的漕船,也有远航归来的南洋商船。河港码头边,工人们正用新式的滑轮吊杆装卸货物,吆喝声与号子声此起彼伏。

城北的行政区内,青砖灰瓦的官署建筑群错落有致,中央广场上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刻着《台北建城记》,记录着这座城从无到有的历程。广场四周,商贩们支起摊位,叫卖着南洋香料、闽浙丝绸、本地新产的蔗糖,甚至还有从日本运来的漆器。

正午,淡水河畔的台北集市人声鼎沸。青石街道宽敞整洁,摊位上堆满蕃薯糕、辣椒酱、南瓜汤与原住民的藤编器具。新来的商贩贶二郎高声吆喝:「新鲜辣椒酱,扬州贵人都抢着买!一罐只要十文!」他原是山东登州的渔民,靖康乱世中随难民船来到台北,凭藉一手腌制手艺在集市谋生,如今已是小有名气的酱货贩子。

摊旁,龟仑族妇人玛雅摆出竹编篮与草药,与贶二郎讨价还价:「贶大哥,你的酱好吃,可我这草药治热病也是一绝,换两罐不过分吧?」玛雅的部落四年前归顺明国,搬到三峡溪下游的村寨。她学会了闽南话,交易时颇有几分市井的爽利。贶二郎哈哈一笑:「成!两罐就两罐,下回多带些山蜜,俺再加一罐!」两人拍手成交,引来周围顾客的笑声。

集市的繁荣得益于明国的公平税赋与统一度量。流民与原住民的交易日益频繁,昔日的猜忌在买卖间消融。明国官吏每日巡查,确保无人哄抬物价,违者重罚,这让集市成为台北的经济命脉,也为农户与工匠提供了安稳的生计。

「三文钱一串!刚摘的香蕉!」

「新到的辣椒酱,东海道特供!」

市集的喧嚣中,一名身着短打的少年挤过人群,手里攥着一份刚买的《台北旬报》。他约莫十二三岁,皮肤黝黑,眼神机灵,正是岳云曾经的玩伴冯琳的弟弟——冯小虎。他快步穿过街道,拐进一条石板铺就的小巷,巷子尽头是一间学堂。

午后,台北希望小学的钟声响起,操场上孩子们嬉笑奔跑。七岁的岳雷抱著书袋,蹦蹦跳跳地跑向教习先生林秀兰,奶声奶气地问:「林先生,今天还教不教怎么算船载多少货?」他个头矮小,却眼神灵动,继承了父亲岳飞的刚毅与兄长岳云的聪慧。

林秀兰,年近三十,原是福州府的私塾女先生,战乱中辗转来到台北,被明国选为希望小学教习。她笑着摸摸岳雷的头:「今天教怎么测田亩,学好了,将来帮奶奶管地!」岳雷点头,跑回同伴中,与一个龟仑族男孩阿勇玩起了竹陀螺。

教室内,林秀兰在黑板上写下一道题:「一船载蕃薯五百斤,十船载多少斤?」孩子们埋头计算,粉笔在木板上沙沙作响。这样的课程不仅教授算术,还教孩子们如何用知识服务农事与贸易,体现了明国「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岳雷虽年幼,却已能熟练背诵《识字教本》,算术也颇有天赋,深得林秀兰喜爱。

操场边,12岁的闽南女孩陈小凤正练习射箭。她父亲是基隆港的船工,母亲在织布厂工作。陈小凤箭术出众,梦想进入神机营,学习火器与工程。她拉满弓,目光坚定,心中暗想:「我要学本事,将来为大明建船,让爹娘骄傲!」

教室内,二十余名少年正围坐在沙盘前,用竹签和算筹推演着什么。讲台上,一位三十余岁的先生手持炭笔,在黑板上画着复杂的几何图形。

「今日我们学的是《海岛算经》里的测高术,舟山军的炮队就是用这个计算弹道的。」

淡水河畔的柳絮随风飘散,落在新铺的石板路上。岳雷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穿过市集,手里捏着一串糖葫芦,红艳艳的糖衣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岳雷!等等我!」身后传来清脆的喊声,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气喘吁吁地追上来,脸蛋红扑扑的,「今天的算学作业你写完了吗?」

「早写完啦!」岳雷得意地晃了晃脑袋,「我哥说,算学不好的人,将来连炮都打不准!」

「你哥就知道神机营那套!」小女孩撇撇嘴,「我娘说,女孩子学算学是为了管账,才不学打炮呢!」

岳雷嘿嘿一笑,没反驳。

不过,最让岳雷好奇的,其实是另一件事。

「奶奶!」他一踏进家门就喊道,「今天先生教了《春秋》,说'忠臣不事二主',可我们明国不是大宋的敌人吗?那爹爹算不算……」

话没说完,他就被姚氏一把捂住嘴。

「胡说什么!」姚氏压低声音,眼神严厉,「这种话不准在外面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