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章 家在何方(2 / 2)
姚氏听闻又皱眉,低声道:「云儿,雷儿,你们心系明国,奶奶不怪。可到了武昌,见了你爹,切莫多提明教,免得他误会你们不忠宋室!」
岳云点头,却心里一叹。他与岳雷在明国长大,学新学,早已认同方梦华的民本理念与永乐宪法。但他知奶奶与岳飞死忠赵宋,孝道之下,只得应道:「奶奶放心,云儿定谨言慎行。」
渡船行至江心,忽闻鼓声,数艘岳家军快船拦住去路,甲士持刀盾,火枪手列阵,喝道:「来者何人?报上姓名!」
岳云上前,抱拳道:「在下岳云,奉明国方总理之命,携疫苗入荆湖,助岳家军防疫!这是我祖母姚氏与幼弟岳雷,欲团聚家父岳飞!」
领兵校尉闻「岳云」,一愣,上下打量,却见姚氏布衣、岳雷校服,与岳云的神机营军装格格不入,疑道:「岳太尉之子?可有信物?」
岳云取出方梦华亲笔信与岳飞旧年佩刀,递上道:「此刀乃家父相州所赠,信乃明国首相手书,请校尉验看!」
校尉正欲细查,忽闻岸边马蹄声急,岳家军鄂州守将王贵纵马赶到。他一眼认出姚氏,下马拜道:「伯母!王贵来迟!六年未闻讯,今日得见,天恩人德,感激涕零!」
姚氏老泪纵横:「贵儿……你也还在……」
岳云见状,也急忙上前:「叔父!」
王贵一把搂住他,眼中泛红:「你是……云儿?真的是你?!天可怜见,大哥……大哥得知必会喜极而泣!」
守将这才反应过来,慌忙放下兵刃,整军施礼。
王贵转头喝令:「此乃少将军与太夫人归宋,即刻传信江陵,备驾迎接!快船三艘,立即备妥!」
甲士闻令,齐声应诺,火枪手收枪,恭敬让道。岳云松了口气,扶姚氏下船,岳雷则好奇地盯着王贵的火绳枪,低语:「大哥,这火枪好老旧,比神机营的定装步枪差远了!」
王贵听闻,哈哈一笑,拍岳雷肩头:「小公子,这火绳枪可是汉阳之战的功臣!不过,听说明国火器更精,少将军可得教教我们!」
姚氏闻「明国」,又瞪岳雷一眼,转向王贵道:「贵子,云儿与雷儿在明国长大,学了些新玩意儿,可心里还是宋人。咱家飞儿在江陵可好?」
王贵恭声道:「回伯母,大哥节度荆湖北路,率军合围洞庭湖杨幺,军务繁忙,但听闻少将军与太夫人归来,定会亲迎!」
快船过江,抵达武昌岳家军营寨。寨内刀盾林立,火枪营操练,火龙出水寒光闪闪,隐隐有汉阳之战的余威。岳云扶姚氏入寨,岳雷紧跟,惊叹于营寨的森严气势。
傍晚时分,快船溯江前往江陵。
甲板上,姚氏披着披风望向北岸,岳雷紧挨她腿边啃着饼干,还不时问:「奶奶,我们是要去爹爹住的城吗?」
姚氏一手揽住孙儿,一手抹泪:「是啊,咱们的家……终于要回去了。」
岳云站在船尾,望着渐远的黄州岸影,耳中风声猎猎,却压不住心中翻涌。
他知道,这趟归宋,不只是亲情的召唤,更是历史交汇之处的必经一关。
他是岳飞之子,亦是方梦华之徒。他从明国而来,却将踏入那尚处宋制、疫后焦灼的荆湖北路。他不知父亲将如何面对他这位「明国养成」的儿子,也不知未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