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9章 一二六七章 明元金本位(2 / 2)
数日后的上海滩沐浴在湿润的海风与灼热的阳光中。然而,这一天,所有的喧嚣仿佛都凝固了。黄浦江两岸,万人空巷,无数市民、商贾、乃至停泊在江心的各国水手,都屏息凝神地注视着江心那支缓缓驶入、吃水极深的舰队,以及紧随其后那几艘更为庞大、航行异常笨重的货船。
「逐日号」及其护航舰船伤痕累累的船体诉说着远航的艰辛,但它们此刻吸引所有目光的,并非风霜痕迹,而是那低得几乎与江面齐平的船舷,以及货船上那以厚重油布严密覆盖、却依然透出令人心悸的沉甸甸质感的货物。
舰队没有在寻常的商港停泊,而是直接靠向了戒备森严的明海银行总行专用码头。早已接到严令的东海道驻军与上海滩警备队,组成了数道人墙,将整个码头区域封锁得水泄不通。
跳板搭上,风尘仆仆却目光如电的朱天权率先下船,与早已在此等候的方梦华及商会元老们简短见礼后,便猛地一挥手。
「卸货!」随着他一声令下,货船上厚重的油布被猛地掀开!
刹那间,仿佛有一轮轮小太阳在甲板上诞生!正午炽烈的阳光照射下,堆积如山的、形态各异的天然金块与金沙,反射出无比耀目、几乎令人无法直视的金色光芒!那光芒是如此浓烈,如此纯粹,仿佛将整个码头的空气都染成了黄金的色彩。
「嘶——」即便早有心理准备,码头内外所有目睹此景的人,依旧齐齐倒吸了一口冷气,陷入了短暂的失语。那是超越想象极限的视觉冲击,是财富以最原始、最磅礴的形式展露在人前所带来的震撼。
沉默之后,是震天的欢呼与无法抑制的骚动!
「搬!」朱天权的声音压过了喧嚣。
一队队精挑细选、背景清白的力工,在士兵锐利目光的监视下,开始将那些沉甸甸的「太阳」搬运上岸。每一块金块落入特制铁箱时发出的沉闷撞击声,都像重锤敲击在人们的心头。铁箱被迅速盖上,贴上封条,由两人一组,用粗大的木杠抬着,步履沉重地走向明海银行总行那扇已然洞开的、通往地下金库的巨型钢铁大门。
银行总行地下金库,这座以钢筋混凝土浇筑、设有数道气密钢闸的坚固堡垒,此刻正前所未有地「吞噬」着来自新大陆的馈赠。
财务大臣钱玉和总会计师顾赛花,此刻正站在一座迅速增高的金山前。看着那源源不断抬进来、倒入特定区域的黄金,看着账册上那以令人眩晕的速度攀升的数字,钱玉那张常年如同玉算盘般冷静无波的脸上,肌肉不受控制地颤抖着,嘴角咧开了一个巨大的、近乎滑稽的弧度,眼中闪烁着痴迷的光芒,反复喃喃:「一千二百八十七万两……真的是一千二百八十七万两啊!哈哈哈!」
一旁的顾赛花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抱着心爱的紫檀木算盘,手指都在发抖,想拨算核验,却几次都拨错了珠子,最终只好放弃,跟着钱玉一起傻笑,笑得下巴都感觉快要脱臼,仿佛一生的梦想都在眼前化为了这触手可及的辉煌。
黄金入库的过程持续了整整三天。当最后一箱金沙被倒入金库,那扇厚重的钢铁大门在液压机关的驱动下缓缓闭合,发出沉闷而坚定的「铿锵」巨响时,所有人都知道,一个时代,改变了。
数日后,朱天权登上了「行者二号」蒸汽机车,北上金陵。当他抵达气势恢宏的国会大厦时,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
在庄严肃穆的国会圆形议事厅,面对济济一堂的议员与各界代表,朱天权站在发言席前,身后悬挂着那幅已被不断完善的《北俱芦洲西海岸及东大洋航路略图》。他没有过多渲染航海的艰辛与风险,而是以沉稳有力的声音,详细陈述了探索历程、地理发现、部落风情,以及——那笔已然入库的、奠定国基的黄金。
他的每一句话,都伴随着议员们压抑不住的惊叹与灼热的目光。当他最终报出「一千二百八十七万两」这个数字时,整个国会大厅陷入了片刻的绝对寂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经久不息的掌声。
掌声稍歇,方梦华缓缓起身,走到了台前。
「诸君,」她的声音清晰传遍整个议事厅,「朱都督与远航志士们,为我大明带回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回了前所未有的责任。旧有的银钞体系,已不足以承载我大明未来之国运。基于此笔黄金储备,及我国未来之发展潜力,本相正式提请国会审议——发行第二版明海银行券,即‘明元’,确立金本位制!」
她环视全场,目光锐利:「新钞‘明元’,100元恒兑黄金1两!亦即,1明分,等价于1文永乐通宝铜钱!此锚定,将为我大明货币带来前所未有的稳定性与国际信誉!」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响起一片交头接耳之声。金本位,恒兑,这些都是极其大胆的金融构想。
钱玉立刻起身,作为财务大臣,他必须陈述风险:「首相,诸位议员!金本位固能稳定币值,然首期发钞额度定为40亿明元,依现有黄金储备,准备率仅约三成!此比率……风险极高!一旦市场有变,发生大规模挤兑,后果不堪设想!」
杨八也皱着眉头补充:「是啊,会长,步子是否太大?是否先发行二十亿,看看市场反应?」
方梦华面对质疑,神色不变,嘴角甚至带着一丝从容的笑意:「钱相、杨八叔所虑,自是老成谋国之言。三成准备率,看似冒险,然诸君需知,货币之信用,不仅在于库中黄金,更在于国之生产力、贸易之顺差、未来之增长!我大明如今铁路纵横,工厂林立,商船遍及四海,更有新大陆无尽之资源等待开发!此四十亿明元,非是基于过去,而是投资于未来!」
她微微提高声调,充满了不容置疑的自信:「至于后续运作,本座已有多重预案,足以确保明元信用坚如磐石!诸君,可愿与本座,再赌一把大明国运?」
她的目光扫过台下那些熟悉的面孔——陆朝西、沈千山、管青娘、黄昊……这些跟随她十几年来,亲眼见证并参与了无数「奇迹」的明海商会元老们。
陆朝西第一个站了起来,声音洪亮:「首相算无遗策,我等深信不疑!上海滩明海商会,愿以全部信誉,为新版明元背书!」
「舟山商会附议!」
「北海商行附议!」
「南海商行附议!」
一个接一个,明海商会的各地重量级代表纷纷起身,声音坚定,目光炽热。他们对方梦华的信任,是建立在过去十几年间,从摩尼教圣公军残部到东海霸主,从一纸空文到股票交易所,从木帆船到蒸汽铁舰的无数不可思议的胜利之上的。这种信任,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利弊计算,成为一种近乎信仰的力量。
面对如此团结一致的背书,国会中那些原本犹疑的声音,也迅速平息了下去。
方梦华满意地点点头,转身面向议长席:「那么,现在开始表决。」
结果毫无悬念。《第二版明元发行法案》以压倒性多数通过。
当议长包完敲下木槌,宣布法案生效的那一刻,金陵国会大厦内再次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所有人都意识到,他们刚刚参与并见证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一个以黄金为锚,以工业实力和开拓精神为帆的金融巨舰,正式启航。
方梦华立于掌声中央,目光仿佛穿透了议会的穹顶,投向了无限广阔的未来。她知道,这四十亿明元,将是点燃大明乃至整个世界新一轮变革的火焰。而她,已经握紧了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