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4章 一二八二章 吴乞买驾崩(2 / 2)
燕京城的年关气氛,在这暗流汹涌的权力博弈中,显得格外诡异而压抑。风雪依旧,掩盖了无数密谋与交易,也暂时冻结了即将到来的风暴。所有人都屏息等待着,等待那最终时刻的来临,以及随之而来的、注定不会平静的新时代。
初春的辽南,寒意未消,海风裹挟着咸腥气息,掠过庄河棱堡冷硬的石墙。一队打着北高丽西京商社旗号的车马,载着些人参、皮毛和粗糙的陶瓷器,艰难地行至棱堡外围的边市。为首的那个「商贩」头目,面容被风霜刻蚀,眼神却锐利如鹰,正是正蓝旗主完颜宗辅麾下一位得力的汉人包衣,名唤李贵。他此行的真正使命,并非行商,而是设法接触潜伏在明国控制区内的侧福晋李氏,探听六子完颜雍(赵褎)的现状。
经过几番周折,利用边市混杂的人流和暗中传递的暗号,李贵终于在棱堡阴影下一处僻静的货栈里,见到了扮作寻常汉人妇孺、经营着小杂货铺的李氏。李氏清减了不少,眉宇间带着常年警惕的疲惫,但见到来自故国的「商人」,眼中还是闪过一丝波动。
「主子爷……身体可好?」李氏压低声音,用女真话快速问道,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
李贵微微躬身,算是行礼,同样低语:「勃极烈安好,但心中牵挂六讹哥(完颜雍)。如今北边……局势微妙,勃极烈命奴才务必问清,六讹哥在学堂一切可好?有无可能……近期归来?」
李氏眼中闪过复杂神色,既有对儿子处境的担忧,也有对遥远燕京权力漩涡的恐惧。她深吸一口气:「乌禄讹哥……雍儿他在那大连一中,刚升了六年级。明国的学问,愈发深奥了,什么代数、几何、物理,还有那鸟语拉丁文……他学得用心,人也沉稳。」她顿了顿,声音更低了,「但要回来……谈何容易?明国对学龄孩童管控极严,尤其是他们这等有‘前宋宗室’名头的,出入边境需层层报备,若无正当理由,极难获批。更何况……此刻让他回去,岂不是……」她没说完,但李贵明白,此刻让完颜雍回去,就是让他卷入那吃人的储位之争,福祸难料。
李贵眉头紧锁:「勃极烈之意,北风或将变向,若有可能,需早作打算。然……既然不便,还请福晋务必保全六讹哥,以待天时。」他留下了一些金银和联络方式,便匆匆离去,如同从未出现过。
几乎与此同时,在燕京,镶黄旗主完颜宗幹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甚至更为棘手。他同样急于知道长子完颜亮(赵亮)的状况,然而,当初完颜亮被选入的「舟山东点军校」如同人间蒸发,其具体位置在明国亦属高度机密。他派往江南的细作,耗费重金,多方打探,最终只带回一个令人困惑且沮丧的消息:传说中那支汇聚了明国少年精英的「神机营」,似乎在前不久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调动,目的地是一个绝大多数金人闻所未闻的地方——「富国岛」。
这地名陌生得让人心慌。它在哪里?是茫茫大海中的某个荒岛,还是明国在南方新辟的某个秘密基地?完颜亮是随营调走了,还是依旧留在那神秘的东点军校?一切都成了谜。距离和信息的双重阻隔,使得完颜宗幹纵有千般算计,也无法将触手伸到儿子身边,更遑论将其召回参与那近在咫尺的权力角逐。
天会十二年三月初五,压抑了数月的燕京皇城,终于传来了那声预料之中、却依旧让所有人心中一沉的丧钟。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在经历了漫长的病痛折磨与权力倾轧的煎熬后,油尽灯枯,驾崩于御极宫,享年五十八岁。
宫内外瞬间戒严,气氛紧张到了极点。各旗精锐兵马不约而同地向燕京周边集结,旗主们频繁密会,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火药味。然而,在最初的躁动之后,现实的压力迫使这些手握重兵的旗主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无奈的事实:最有资格、也最有实力一争高下的几位候选人,要么身有污点,要么互相牵制,谁也无力压倒众人。而被他们视为平衡砝码的另外两位太祖嫡孙——完颜亮与完颜雍,却因远在明国,音讯不通,根本无法及时返回。
时间不等人。国不可一日无主,尤其是在强敌环伺之下。
在完颜宗翰、完颜宗弼等实权人物的主导下,经过一番激烈的争吵与妥协,众旗主最终达成了唯一的、也是无奈的选择:拥立此刻唯一身在燕京、且得到部分核心旗主支持的太祖嫡长孙——完颜亶。
随即,以完颜亶生母蒲察氏为首的后族势力迅速行动起来,联合支持者,在完颜宗翰等人的武力背书下,迅速稳定了燕京局面。年仅十三岁的完颜亶在吴乞买灵前即位,尊蒲察氏为太后,临朝称制,垂帘听政。朝政大事,则由蒲察太后与十旗旗主共议裁决,试图以这种「共治」模式维持权力平衡,避免内战。
次年,改元天眷。
一场潜在的腥风血雨,似乎暂时被压制了下去。然而,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不过是风暴眼的短暂平静。远在南方的完颜亮与完颜雍,如同两柄悬而未落的利剑,他们何时归来?以何种姿态归来?他们所学到的明国「妖术」,又将给大金带来怎样的变数?这一切,都成为了笼罩在新生的「天眷」朝廷之上的巨大阴霾。而那个名为「富国岛」的谜团,以及东点军校的秘密,也依然在遥远的南方,等待着被揭开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