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旷野上的列车(2 / 2)
一声汽笛声传来,坐在靠窗座位上的孩童睁开眼,揉搓双眼看向外面的风景。
“伟铭,再睡一会儿,马上就到北安了。”坐在身旁的中年男人说。
孩子摇摇头,倔强的坐好。
列车继续在旷野中疾驰,窗外的风景从旷野变成农田,渐渐地多了些房屋村屯。一路继续北上,火车呜咽着发出怒吼,行驶前往北国之巅的黑河。
随着火车汽笛声拉响,窗外的风景多了些,列车停靠在站台上。
男人见抵达目的地,便牵上孩子的手,座位对面有一位青年提着大包小包,三人排队从车厢内出来。经过检票和搜身,三人从车站出来。
站在火车站外,街道上人来人往,头顶上飘荡着日寇的膏药旗。
“去哪儿?”青年问。
“先去找人。”
“行。”
三人提着大包小包,一路走一路打听,终于抵达北安县小学,向学校的门卫询问通报。
很快,一位穿着灰白色格子旗袍的女人走出来,怯生生打量站在学校外的三人。
“是表叔吗?”
中年男人挥手答应:“小蓉,好些年没见,长这么大了。”
“表姨和表妹怎么不在?”
“你表妹在佳木斯上学,表姨也离不开身。”
热情的相互寒暄,确定是接头人之后,向学校告了半天假,罗蓉向丈夫白浩安传递情报,称派来协助工作的同志已经抵达北安。
招呼三人,罗蓉将三人带往所在的住所。
路上,一行人路过商店时,孩子停下脚步看向窗外贴着的悬赏告示,眼中带着藏不住的惊喜和自豪。罗蓉回头看了眼一直盯着商店的孩子,以为对方想吃糖,便笑吟吟走进商店给买了五分钱的奶糖。
“谢谢。”
罗蓉揉搓他的脑袋:“真有礼貌。”
回到住所,罗蓉连忙给三人倒水,瞧见三人中还有一位小屁孩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失落,说好派来三位同志协助领导北安县内的地下活动,也没说里面还有一个小屁孩啊?
“我叫魏长治,罗老师您好。”魏长治伸出手。
“你好。”
那名青年也站起身伸出手:“肖然。”
“你好。”
看向木墩,罗蓉职业病发作,半蹲下身揉搓对方的小脸:“小朋友,你叫什么?”
“我叫魏伟铭,小名叫木墩。”
“哦。”
罗蓉温柔道:“明天我就带你去办理入学手续,之后你就在学校里读书,你读了几年书啦?”
“读三个月,退学了。”木墩回道。
“啊?”
魏长治无奈解释:“之前在佳木斯的时候,送他去上学,可是这小子硬是不肯去,说学校里的老师教的是狗屁玩意儿,还放火烧了教务处,得亏没被抓住。
没辙,只好留在家里。”
“啊?”罗蓉问:“你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
木墩极为认真的说:“我是中国人,不是满洲人,那汉奸老师要我取一个日本人的名字。”
“可是那是做坏事。”
“对中国来说,烧了那样的学校是好事。”
‘咂!’
看着面前的木墩,罗蓉有些无力应对,关键还没办法反驳,屁大的年纪说话还挺有道理。
见对方哑口无言,木墩傲然抬起头来,作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儿童团的团长,他可是从小到大接受唯物主义学教育,辩证法可是跟陆北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