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至死不休!(2 / 2)
这场战役日军投入七万六千人,据日军记载伤亡两万左右,这只是日军伤亡,后续参战的伪满军似乎没有统计进入。日军自我伤亡三千余人,抗联地下党同志窃取到日军细菌部队出动的情报,由抗联通报至远东军,苏军无一感染细菌病毒。
一贯猖狂骄傲的关东军被苏军打到怀疑人生,哈拉哈河草原上的钢铁洪流,成为关东军抹不掉的噩梦。
东北境内抗联的活跃,造成哈——黑铁路、公路完全瘫痪,后院着火的关东军意识到,抗联的存在是他们对苏作战的一个重要障碍。
短暂的窗口期结束,抗联的寒冬即将来了。
北国的故乡,好似遗忘这群为它而战的孩子们,冬日凌冽的寒风在悄然南下,西伯利亚的寒流即将迎来,黑土地上的青纱帐落下帷幕。
一场独属于日寇的狂欢开始,凛冽的寒风即将袭来!
······
十月初。
几乎是诺门罕战役结束,关东军快速组建四支日军讨伐队,两个团的伪满军,共计三千人,进攻庆安、绥化、兰西、巴彦等地的抗联第三军部队。
组建十四支日军讨伐队,四个团的伪满军,共计六千人,进攻抗联活动最为频繁的伪北安省。
各种特务工作班、勘测队开始不间断出入山林,各县日伪军守备队开始出动,前往农村地区进行报复讨伐。关东军各部开始驻守各地重要铁路、公路村镇,设立封锁线实行戒严制度。
执行‘治标治本’政策,实行一户抗日、十户处决,但凡有抗联活动不汇报的村屯,一经发现全村屠戮殆尽。短短一个月间,松嫩平原地区便有上万名群众被杀害,沿山区制造千里无人区,迁移日寇开拓团侨民驻扎,沿途修建警卫所、治安站据点。
原有各地救国会、游击队、民众救国军开始瓦解,除北满抗联部队主力之外,仅有海伦、绥棱、讷河、铁力等地救国军游击队坚持抗日。
其余平原地区游击队全部瓦解,大量农会、救国会解散,一部分骨干积极分子转移,地方抗日民众遭遇残酷镇压。
受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李兆林命令,陆北率领补充整编过后的第五支队,即将返回五大连池地区。
在南北河上游训练基地。
两面红旗迎着寒风飘荡,一面是第五支队的军旗,另一面是第三路军军旗。
军旗之下,即将编入东北抗日联军第五支队的两百二十七名战士矗立在寒风中,还有一百三十四名战士被编入第三支队。
天空开始飘荡起雪花冰晶,想必今夜将会有一场大雪。
李兆林作为第三路军总指挥神态有些疲惫,但依旧向战士们流露出自信满满的眼神,他走向临时搭建起来的小木台上,郑重的向即将入伍的抬手敬礼。
“第五支队的同志们,即将编入第三、第五支队的新兵同志们,作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今天我怀揣喜悦的心情宣布,经过长达近六个月的军事训练,你们即将成为一名光荣的抗联战士。
我们将一起,在党的领导下,向占据我们国土的日寇,以及屈膝为奴的伪满洲国汉奸卖国贼们战斗!为民族的独立,国家的自由而奋斗······
至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