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群星航天的成立!感受到压力的马斯克(求订阅)(2 / 2)
那家科技研发公司虽然成立才六年时间,但是他们面对企业跟工程推出的各类解决方案,改变了大量行业固有的格局。
在马斯克看来,对方的威胁极大!
公司的优秀的技术员绝对不能被对方挖挖走,要不然那将是公司无能的表现。
综上如此,适当的变动必然成为了可能。
“时刻关注对方的动向,公司内部的策略,按照我说的来!”
“好的,boss!”
马斯克没过几天,就看到了手下收集到的信息。
他看到王也的一些采访夹杂翻译的视频。
这一次,王也一反常态,高调接受了数家主流媒体的联合采访。
镁光灯下,他神色平静,却语出惊人:“群星航天是一家官方入股,民用商业主导的商业航天公司。公司成立的目的,有太空旅游,商业卫星投送,登月旅游,火星跟太阳系航行等项目。”
“贵公司未来的目标那么大,能实现吗?”忽然问询的,是素有阴间滤镜支撑的AAB的记者。
王也看着对方,笑着点头:“可以的,我们的短期目标,是在未来五年内,设计并制造出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
“中期目标,则是同步研究新一代的空天飞行器。”
AAB记者已经开始快速记载,想着给王也来一波打的。
航空航天领域可是高精尖代表,此时的东大连圆珠笔芯都没能制作出来,妄图制作那么高精尖的可重复装备?
扯淡呢?
AAB记者兴奋无比,而现场的记者们,也是哗然一片!
要知道,这可不是拍电影,这是有官方入股投资的项目。
王也如此说这类话,不怕完不成吗?
而且他之前不是说只花费几千万人民币初期运行吗。
现在开始烧真金白银,而且是无底洞般烧钱的航空航天?
一名财经记者急忙举手,抢到了提问机会:“王总,之前贵公司建立官网后,有过解答,当时贵公司说第一批投入五千万。现在贵公司有了如此宏伟的计划,未来会准备了多少启动资金和后续投入呢?”
“初期,五千万专项资金已经全部到账。航天公司的招兵买马,场地建设等已经开始了。预计七月份前就能完工!”
他顿了顿,补充道:“而未来三年内,群星航天将获得总计不低于十亿元人民币的持续研发投入。”
“我们预计,当可重复回收工程正式开启并成熟运营后,公司就能逐步实现盈利,并反哺后续更尖端的技术研发。”
十个亿!
嘶……
在场的记者们有的倒吸一口凉气,有的则面露狐疑。
几家向来喜欢唱反调的南方系媒体记者,更是毫不掩饰脸上的讥诮。
其中一人直接站起身,语气尖锐地反驳道:“王总,您在影视文化领域取得的成就,我们有目共睹,也深感敬佩。”
“但是,航空航天是完全不同的领域,其投资巨大,回报周期漫长,风险更是难以估量的。”
潜台词就是不看好王也的各类宏伟计划。
一位南方系记者起身:“王总,恕我直言,十个亿太少了!航空航天科技非常困难,对于这个级别的项目而言,恐怕连个响声都听不见,充其量只是个开始。”
王也看着南方系的记者,笑着问询:“哦,那你认为多少钱能够完成我上述的计划?”
“没有数百亿,乃至数千亿的持续投入,根本不可能看到实质性的成就!”
这番话一说出口,许多人都默默点头。
不过面对如此直接的质疑,王也却只是微微一笑,眼神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自信。
“呵呵~是吗?”
“那,我们就拭目以待!”
短短的冷笑和回复,掷地有声!被质问的记者们还想问询其他问题,但是王也已经示意其他人回复消息。
这里不是老美,南方系的记者来这里前就被通知问答环节期间,如果扰乱秩序会被直接清理出去。
王也的话已经够编写出多份资料了,只希望其它同行能够发掘出来更多的爆炸消息。
可惜其他同行要么回答的中规中矩,要么直接就是恭贺,完全没有任何挑刺的激情。
倒是小日子那边的记者问询:“王总,如果十个亿的投入没有完成目标,贵公司还会继续投入吗?”
“一定会投入,可重复回收火箭是未来,而太空穿梭机则是新一代太空飞行器,他们都需要完成!”
听着王也如此坚决的回答,在场的大部分记者都满意了。
采访落下帷幕。
其掀起的余波,却如一场十二级飓风,瞬间席卷了整个国内互联网!
无数潜藏在网络深处的ID,在这一刻尽数浮出水面。
整个网络,彻底炸开了锅!
那些真正的国内航天爱好者们,率先陷入了狂欢!
既激动又振奋!
他们感觉自己的血液似乎都在燃烧!
他们几乎要将键盘敲碎,才能宣泄心中那股难以言喻的澎湃!
要知道太空叉的成就,大家可都是看在眼里的。
马斯克那边的SpaceX,以及那让人眼馋到流口水的可回收火箭技术,早已是国内无数航天迷心中的一根刺。
那种划时代的发射方式,那种对成本近乎极致的压缩!
谁不渴望我们也能拥有?
谁不渴望成为那能够自由往返天地,甚至「跨越星系物种」的新人类?
王也的宣告,无疑给他们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群星航天这家公司入股可回收领域,还有官方的股份注入!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它背后,站着的是国家!
这是有官方支持的。
再加上王也那毫不手软,一掷千金的磅礴财力。
在他们眼中,这简直就是潜力无穷,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