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地理剖绘!(1 / 2)
地理剖绘,和之前的步骤相同。
第一步,数据收集。
也就是收集所有涉案地理位置、时间、案件详情等等。
这一步,早已经完成。
第二步,地图标注。
在地图上,标注出涉案地点的精确位置。
这一步也简单。
沈庭在地图上,很快标注出四名失踪者的失踪地点。
第三步,空间模式分析。
找出涉案地点的分布模式,尝试找到其中心点,或者方向趋势。
这一步,就有难度了。
因为本案里的涉案地点,只有四个。
数量太少!
很难判断出分布趋势。
沈庭沉吟片刻,这一步先略过去。
第四步,数字模型计算。
运用专门的算法,计算嫌疑人的居住地、抛尸地、控制失踪者的地点等等。
这是此次案件里,最难的一步。
因为受害者是否死亡、凶手动机等因素,并不确定。
对于失踪者幸存、被杀害抛尸等不同情况,沈庭需要依据不同模型,进行计算。
根据不同的情况,还要对第三步,空间模式分析,进行对照分析,然后纠偏。
单单是这一步,就花费了三个多时的时间。
外面的天色,也从明亮,变为漆黑。
第五步,也是最后一步,生成地理画像报告。
也就是在地图上,用不同颜色,标注出不同的概率区域。
这一步,沈庭也纠结了很长时间。
之前,沈庭还是顾问的时候,他可以将不同情况下的高概率区,进行分别标注。
然后由案件负责人,决定哪个高概率区,重点搜查。
哪个可以放缓。
但现在!
沈庭作为专案负责人,他就是最终做决定的人。
这项工作,他不可能推给别人,只能他自己斟酌。
“总的来,四名受害者,大概率还是死了。
至少,死了三人。”
因为系列案的罪犯,通常在杀死前一名目标之后,才会物色下一个目标。
有些类似“鹰饱不拿兔,兔饱不出窝”。
因此!
沈庭反复斟酌,最终还是将抛尸对应的计算模型,得出的高概率区,定为嫌疑最高的区域。
而失踪等其它计算模型,得出的高概率区,只能分配为中概率区。
沈庭用红笔,先圈出一个区域。
这里是怀柔、昌平和延庆区的交界。
接着,用蓝笔圈出三个中概率区。
最后,用黑笔圈出的,是低概率区。
旁边昌平区的队长,米佳来,看沈庭收笔,立刻好奇道:
“沈组长,如果我没猜错的话。
那红色区域,就是之前你们的,高概率区吧?!”
延庆区刑侦队长,赵盛宏惊奇道:
“沈组长圈出的红色范围,颇有意思。
横跨怀柔、昌平和延庆三大区。
而且,这边的地形很复杂。
燕山山脉的余脉,也在这片范围内。
其中比较有名的山峰,估计就得有上百座。
除此之外,还有峡谷、废弃村、山涧等等,人迹罕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