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红星速度(2 / 2)
嗯,李学武的房间。
其实来李学武这和去朱小林那都一样,就连老李那边李学武都信不过了。
出去了两个多小时,谁敢说房间里没进来过人?
“依发不是一家汽车制造公司?”
“对,不是。”听着白长民惊讶地提问,李学武很确定地讲道:“你可以这样理解,依发代表着整个东德的一个联合性质的汽车制造公司联盟。”
“如果还不能理解,那就想想咱们自己。”
李学武脱掉了外面的大衣,解释道:“所有的卡车都都叫解放,所有的吉普车都得叫212。”
“哦——”白长民懂了,皱眉问道:“这样不会乱吗?”
“乱不了,因为他们的车少。”李学武笑着解释道:“一般一种车型不会超过三家工程生产的。”
“朱主任在大街上看到的那种依发卡车,实际上是莱比锡的国营依发联营汽车厂生产的。”
他给两人解释道:“车标上的IFA,是德语“IndtrieverbandFahrzeugbau”的缩写,意为“汽车制造工业协会”,在德国简称为IFA。”
“因为这里的经济体制同样为计划经济,才有了咱们熟悉又能理解的IFA。”
李学武坐在了床上,换掉脚上的厚皮鞋,准备换上轻便的薄款皮鞋,因为晚上不用出去了。
“作为东德汽车制造工业的代表,IFA的业务范围广泛,涵盖了从简单自行车到复杂重型载货汽车的全产品线。”
他看向两人笑着讲道:“这就是计划经济的魅力,嗯哼?哈哈哈。”
“我看见的那款卡车是什么型号的?”
朱小林就是蓄谋已久了,否则也不会追着李学武问这个,连同白长民都盯着李学武。
“W50,目前东德最好的卡车。”
李学武知道他们俩的小心思,坦然地讲道:“发动机是四缸直喷柴油机,125马力,五速变速箱,气顶油刹车系统,平板款载重能力5吨,主车加挂车能载重20吨。”
他换好了皮鞋,站起身跺了跺脚,让西裤更加的顺直挺拔,看起来一点褶皱都没有。
“这款车能实现三面翻卸货、后桥差速锁、断气刹车三种特色功能,很值得关注。”
“你们也想拿到这款车,对吧?”
朱小林像是盯着狗食盆子的护食猎狗,看向李学武的眼神都带着怀疑和猜忌了。
李学武却是好笑地点点头,讲道:“好东西当然不能放过,你知道这款车今年卖了多少吗?”
他抬了抬眉毛,也没等两人胡猜,径直讲道:“至少十七万辆,这还只是估计的数值。”
“可能更多,但少也少不了多少。”
“就在莱比锡的国营依发联营汽车厂是嘛?”
白长民急不可耐地问道:“这一次有安排集体行程吗?”
“你要跟着他们一起去啊?”
李学武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没说话,老朱都替手底下人脸红。
到底是不如李学武这猴崽子精明啊,老白还是太厚道了。
“按这个厂址找过去吗?”
他看向李学武求证道:“你们打算什么时候过去?”
“按这个厂址你们永远都找不到。”李学武坏笑着讲道:“没发现这只是官方名称吗?”
“实际上工厂名叫莱比锡路德维希费尔德工厂,前身是戴姆勒为二战时期所建,专门生产德国轰炸机和战斗机发动机的路德维格斯费尔德工厂。”
李学武坦然地解释道:“战后原本的工厂被毛子搬走了,剩下的工人依靠简陋的设备重建了这座工厂,52年工厂顺利竣工并开始投入生产,主要制造船用柴油机、机床及其配套零件。”
“现在已经恢复生产飞机用喷气发动机和农用机械的能力,并掌握了先进的冲压锻造技术。”
“别告诉我你这么懂这座工厂,你们的人已经过去了!”朱小林突然发现了李学武的有恃无恐,瞪大了眼睛问道:“什么时候的事?”
“呵呵——就在半个月前。”
李学武整理了衬衫和西装,回头对两人笑了笑,讲道:“感受一下红星速度吧。”
***
为啥都瞄上了W50卡车?
因为这玩意实在是太好用了,刚刚研发出来才生产了两三年,技术上绝对领先。
国内有广袤的卡车市场,只要引进过去包赚不亏,要不怎么说大家都盯着这里呢。
不过红星钢铁集团的重点关注对象还不是这里,虚晃一枪晃的不仅仅是京城化工的两个磨人精,还有监听对面的那些人。
你想吧,刚刚一起回来的时候,老李明明都知道老朱两个想要干啥,为啥就没跟进来。
他不在乎京城化工会不会抢占先机,拿到红星厂急于需要的技术,因为他知道李学武不在乎。
卡车技术再好,拿回去还得组建生产线,在技术上又不能自私,不给其他企业分享,那这技术费劲巴力地带回去还有啥意思。
与其在这个上面浪费时间,倒不如虚晃一枪,瞄着大家还没注意到的东西下手。
李学武说的,头半个月红星钢铁集团就来人与路德维希费尔德工厂接洽,这是实话。
但他没说的是,提前来接洽的目标不是W50卡车,而是喷气式发动机技术。
“李主任,会议要开始了。”
李学武敲门走进对面的房间,提醒了老李一句。
李怀德正躺在床上闭目养神呢,他的身体状况不如从前,酒色亏的厉害。
足足劳累了一天,现在精气神有些不足。
不过再怎么劳累,也得坚持起来去开会。
4点20分,访问团以李副主任为代表,将与东德方面进行会晤。
而同一时间,东德的工业和贸易体系也将组织企业负责人与访问团的工贸企业负责人会面。
一层又一层,上面在这个时间开会,
李怀德要去参加工贸组织会面,李学武则要去见本次集团的支持和服务团队,沙器之来接他了。
“听说咖啡能提神醒脑?”
老李从床上下来,叹了一口气,不得已问出了这么一句。
李学武却是眉头挑了挑,讲道:“其实跟茶叶效果差不多,看您的习惯。”
“其实正常喝咖啡没啥事,以您的身体,只要别放糖就行了。”
他站在房间里,看着老李起身,问道:“您没事吧?要不要帮您跟领导请假?”
“算了吧,那样真成老弱不堪的笑话了。”
李怀德由着刘斌的帮忙穿上了西装,无奈地讲道:“在这里咱们哪有资格请假啊。”
“领导,给您准备了茶。”
刘斌适时地提醒道:“咖啡我也找到了,您需要随时都能给您泡。”
“算了,我就是一说。”
李怀德是喝不惯那玩意儿的,在国内又不是找不到,他只是病急乱投医罢了。
“去忙你的去吧,业务那边得靠你了。”
他对着李学武摆了摆手,道:“跟他们讲,集团不会吝啬,只要这一次目标能达成。”
“器之来讲,说奖金都备足了。”
李学武笑着解释道:“备用金的三千五百万给了他们十足的自信,保证能完成任务呢。”
“花钱谁都会,关键是要花对地方。”
李怀德自己调整了一下领带的松紧,回头看向李学武讲道:“明天打算怎么去……”
他这一句话刚问了一半,便被李学武抬手制止了。
看着李学武示意周围的环境,老李也是了然地点点头,脸上的无奈和烦躁愈烈。
在这种说不能说,谈不能谈的环境,真是要把人憋死。
这里的居住环境当然没的说,可他一点都不喜欢,这里让他回忆起了年轻时候。
那时候他还是地下工作者呢。
“去吧,别忘了晚上你还有发言。”李怀德不想再说了,摆了摆手,示意他可以离开了。
***
“领导,什么发言?”
站在门口的沙器之听了个全,这会儿见李学武出来了,两人走去楼梯口,这才问道。
李学武随口解释道:“晚宴上的活动,他们都到齐了?”
“都到齐了,就等您了。”
见领导没有详细说的意思,沙器之也乖觉,没有再问下去。
这里的环境实在是特殊,随时都有被监听的危险,说话办事一定得小心。
6层,他们并没有完全包下,只要了堵头的几个房间,里里外外使劲查了个通透。
提前20天来到这里,光是住宿费就得多少,天知道红星钢铁集团为了这一次东德之行准备多全面。
就怕跟不上节奏,除了必要的职工,其他一律从港城征调,要的就是专业性和战斗力。
技术引进与收购在国际上可是有成套体系支撑的,不是随便看看,说买就买的。
这个时候国内还缺少这种业务能力,选择从港城借人其实是最合适的。
“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就是红星钢铁集团管委会秘书长李学武同志了。”
陪同李学武走进会议室,沙器之主动介绍道:“李秘书长兼任了集团在辽东的工业企业管理工作,是这一次行动的主管领导,大家鼓掌欢迎。”
“轻点鼓掌,大家的热情我已经感受到了。”
李学武见掌声如此热烈,知道是钱没白花,笑着摆了摆手讲道:“一会让那些老外听见,还以为咱们在干啥呢。”
“哈哈哈——”众人大笑。
李学武的幽默风趣着实让他们心下宽松了不少,毕竟高强度的工作环境除了能带来高收益以外,还有超强的心理压力。
“今天在这的是联络组、后勤组和参谋组。”沙器之介绍道:“业务组和考察组全都出去了。”
“嗯,同志们辛苦了。”
李学武在讲这一句的时候十分的真诚,他微笑着同会议室的众人握了握手。
其实还是人不多,握手的时候他还问了几句家常话,也关心了众人在这里的衣食住行。
“谢谢领导关心,我们还好。”操着一口港腔的年轻人恭敬地同他握了握手,道:“除了有点冷。”
“港城也很冷吧?”
李学武笑着看了他,问道:“你是哪儿的人啊?”
“南洋的,我家那边还暖和。”年轻人笑了笑,说道:“没想到德国这么冷的。”
“呵呵呵——”李学武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说道:“听你的称呼我有种时光错乱的感觉。”
“大家不要拘束,叫什么都行。”他看向众人讲道:“刚刚器之也同大家介绍过我了,你们可以叫我李学武同志,也可以叫我学武、老李,都行啊。”
“哈哈哈——”
现场的气氛果然热了不少。
叫同志自然是有够新鲜,对于港城那边的人来说,叫同志的都是内地来的。
他们这么喊总觉得很新奇,也很另类,是叫不出口的,可叫学武又觉得太冒昧了。
当然不会叫老李,李学武看起来有点吓人,但年龄还是能看得出来的,这位领导可真年轻。
只是领导年轻,做事和讲话却老道的很。
“能在这间会议室的,应该都是战友了。”
李学武微笑着看向众人讲道:“刚刚来时集团李主任还在讲,不要亏待了大家,嘱托我多问候大家在这里的饮食起居,一定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听到大家满意的答复我就放心了,吃饱了才有力气工作嘛。”
他点点头,讲道:“这一次的行动范围广,目标多,强度大,大家着实辛苦了。”
“李主任也强调了大家的待遇问题,这一点不用大家忧心,红星钢铁集团不是小气鬼。”
听着现场众人的轻笑,他却严肃认真地讲道:“集团能走到今天,靠的就是团结,就是奖罚分明,集团不会忘记任何功臣,这一点我敢保证。”
“我希望你们能团结一致,合作默契,在这次行动中有所斩获,集团在港城已经备下庆功酒。”
李学武最后讲道:“你们是集团此次行动的希望,也是关键所在,我在这里就拜托大家了!”
见他微微躬身,众人脸上也多了认真的神情。
沙器之请李学武过来就是给大家鼓劲加油的,就是请集团领导过来给大家表个态。
他说话分量轻,集团领导的保证一定能成为此次行动最关键的催化剂。
在小会议室,李学武参加了由沙器之主持的工作会议,主要是团队各部门负责人参加。
李学武听取了行动进展的报告,也对关键思路和问题做出了决定和支持。
最后,他将凯瑟琳介绍给了沙器之。
凯瑟琳也住进了酒店,她是以顾问的形式帮助李学武和团队完成关键性业务谈判。
也就是说,未来几天,凯瑟琳将在暗地里陪同李学武穿插东德的几个重点工业企业,完成目标任务
凯瑟琳也带来了她的助手和团队,这不是无偿的,别看两人维持着“亲近”关系,可这是公事。
吉利星船舶的目标一直都很明确,那就是营城港。
营城港再有两年左右的时间便能开通运营,到时候进驻港口的国际贸易货轮绝对不会少。
吉利星船舶已经在营城耕耘了三年多的时间,让他们放弃嘴边的肥肉,他们怎么能愿意。
可真想吃到这口肥肉,吉利星船舶又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
看圣塔雅集团就知道了,世界上没有白给的午餐,也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这一次红星钢铁集团能捞到多少好处,直接决定了李学武支持他们的态度。
而凯瑟琳将全部的宝都押在了李学武的身上。
别说这位大小姐没有见识和主见,一上来就盯着李学武,其实她也有过别的心思。
只是她父亲交给她的关系,更为信任李学武。
在接触红星钢铁集团其他领导以后,凯瑟琳还是觉得李学武更靠谱一些。
至少以亲密关系来维持合作友谊的方式,她更愿意是李学武,因为他活更好。
从共同利益出发,李学武更具有国际视野,看待问题的角度更为刁钻。
跟聪明人合作就是轻松,不用多费口舌。
在没有立字据的前提下,凯瑟琳没得选,只能无条件地支持他。
不过她也不是没有后手,两人属于合则两利,分则两害的局面。
吉利星船舶想要在营城港发展,就离不开李学武的支持,反过来讲道理也是一样的。
李学武需要集团外部,尤其是对外贸易活动中有一个“自己人”的存在。
凯瑟琳就是个聪明的姑娘,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父亲就是从这里赢得家族族长位置的,她来继承这里,说明父亲对她是抱有期望的。
李学武能给她什么?
如果真能将吉利星船舶绑在红星钢铁集团这艘巨轮之上,她下一步便能拥有安德鲁买家俱乐部。
这可不是她父亲的承诺,而是李学武同她讲过的话。
既然红星钢铁集团能够成就安德鲁买家俱乐部,同样有能力成就凯瑟琳买家俱乐部。
想想这个名字的背后所代表的利益和影响力,让凯瑟琳做什么她都愿意啊。
“今晚我去找你,还是你来找我?”